驱动内置的缓冲摇动履带移动平台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07403829U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21397518.9

    申请日:2017-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驱动内置的缓冲摇动履带移动平台及具有其的机器人,该移动平台包括中间车体、履带单元、缓冲式差动平衡装置;中间车体包括车架、驱动电机、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旋转座、旋转筒、中间轴、第一挠性件轮;履带单元包括履带架、第一履带驱动轮、第二挠性件轮、第一挠性件、第一履带轮、第一履带;缓冲式差动平衡装置包括横摆杆、连杆一、连杆二、弹性元件;本实用新型驱动电机内置使得履带单元结构得以简化,且驱动电机及电器元件的安装与布置都更加方便;缓冲式差动平衡装置上采用了缓冲装置,很好的缓解了履带通过障碍物时的冲击与震动,保证了机器人的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轮履变换移动底盘及具有其的消防探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06031544U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20887583.9

    申请日:2016-08-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履变换移动底盘,包括:主车架、履带行走部、变形轮式行走部;履带行走部为两组且设于主车架的两侧;变形轮式行走部为两个,与主车架相连,且变形轮式行走部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主车架固定连接;摆架,所述摆架为两个,摆架的上端与固定架可枢转地相连,且摆架的上端设有齿轮,两个齿轮相互啮合;轮式行走组件,所述轮式行走组件与摆架的下端相连,轮式行走组件包括车轮、车轮驱动件;变形驱动件,所述变形驱动件与摆架相连并驱动两个摆架的夹角变化。所述轮履变换移动底盘通过两个摆架夹角的变化,实现履带式行走模式与轮式行走模式的变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所述轮履变换移动底盘的消防探测机器人。

    绳牵引运输装置及用于其的断绳保护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04641740U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20361733.8

    申请日:2015-05-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绳牵引运输装置及用于其的断绳保护组件,其包括:支架;固定杆,固定杆为至少三个且三个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安全绳,安全绳平行地设在牵引绳的下方,且安全绳固定在至少三个固定杆的另一端;制动机构,制动机构连接在吊椅组件上并与安全绳相连,在绳牵引运输装置发生断绳事故时,制动机构与安全绳接触以对吊椅组件进行制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断绳保护组件,通过将安全绳设为与牵引绳平行,将固定杆固定在支架上,并与安全绳相连,将制动机构连接在吊椅组件上,使制动机构与安全绳相连,发生断绳事故时对吊椅组件进行制动,从而及时可靠地对吊椅组件进行保护,保障运送货物及乘坐人员的安全。

    基于麦克纳姆轮的摇杆式全方位移动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04250202U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20746195.X

    申请日:2014-12-02

    Abstract: 一种基于麦克纳姆轮的摇杆式全方位移动平台,包括主车体(1),左、右旋麦克纳姆轮组件(3)、(5),摇杆悬架一、二(2)、(15)和平衡机构(6);所述的摇杆悬架一、二的中部对称地以转动副与主车体的左右两侧相铰联;所述的平衡机构的横摇杆(8)的中部与主车体一端以转动副(10)相铰联,所述的平衡机构的侧连杆一、二(9)、(11)一端分别与横摇杆的左右两端以球副相铰联,另一端分别与摇杆悬架一、二以球副相铰联;所述的摇杆悬架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两种不同旋向的麦克纳姆轮组件,且摇杆悬架一、二同端的麦克纳姆轮旋向相反;本实用新型的车轮能始终与地面接触且分担载荷,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运动可控性和地形通过性。

    用于坑道探测与搜救的移动、飞行多机器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636824U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20892955.3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一种用于坑道探测与搜救的移动、飞行多机器人系统,包括坑道外指挥终端(1)、操控终端(2)、移动载体机器人(4)与飞行机器人(5);移动载体机器人与操控终端间采用光纤(3)通讯,并在遥控引导与自主避障的控制方式下运载飞行机器人进入坑道,可通过激光发生模块(8)发生激光束(9)引导起飞的飞行机器人飞行;机器人间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自动建立无线通讯网络;飞行机器人在激光引导、遥控与自主避障模块的联合控制下进行飞行,并向移动载体机器人回传探测信息,通过移动载体机器人进一步向操控终端、坑道外指挥终端传输现场探测信息;本实用新型采用移动与飞行相结合、光纤与无线通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坑道内的长距离探测与搜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