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9100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95760.7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挖掘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穿越富水破碎带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排水方法。通过在小净距隧道的间隔岩壁上设置导水结构将用水隧道的掌子面上的涌水排放至另一隧道,增加涌水隧道排水排放流量。本发明基于围岩渗流场理论,保持小净距隧道开挖时左右隧道保持安全距离,采用非涌水隧道作为引水隧洞代替设置单独引水洞的排水方式,解决了山岭隧道涌水量特大情况下隧道施工需要设置单独引水洞的问题,缩短了隧道施工周期,减少了工程造价,降低了施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3742154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752435.7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通风井施工方法,它将预制的沉井结构作为隧道通风井,沉井结构定位下沉与隧道盾构同步进行,沉井结构底口与隧道顶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连成整体,并在隧道顶部开口,形成通风井。该施工方法规避了传统地下连续墙深基坑施工的风险,减小了风井施工的深度,不影响盾构掘进施工并规避了盾构机进出风井的风险,加快了盾构区间施工工期,对需设置通风井的盾构公路或地铁隧道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75351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1509769.7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钊 , 宋相帅 , 许超 , 陈培帅 , 姬付全 , 高如超 , 刘朋飞 , 贺创波 , 熊栋栋 , 钟涵 , 张飞雷 , 温博为 , 孙恒 , 杨志勇 , 韩晓明 , 何源 , 唐天龙 , 李德杰 , 江鸿 , 杨林 , 杨睿 , 石章入 , 罗会武 , 李雪松 , 梁晓腾 , 任梦 , 刘东军 , 李杰华 , 曾德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评判动水对同步双浆液流动及凝固效果的试验装置,包括中空的试验箱,所述试验箱为透明筒状结构,所述试验箱内沿轴向设置有筒状管片,所述试验箱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布置在管片顶部以上的位置,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用于向管片外壁注浆的注浆管,所述注浆管的出浆口设置在管片外表面顶部,所述注浆管的出浆口与第一进水口或第二进水口相对设置,还提供了该装置的试验方法。该试验装置能够模拟水流方向与注浆方向相同或相反或两个方向均有水流时动水对浆液的流动及凝固效果的试验,实验结果能为实际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30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86731.4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6F18/25 , G06F18/24 , G06F18/213 , G06F18/15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6N3/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基于多注意力机制优化组合模型的盾构姿态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盾构机的历史特征数据、盾构姿态数据,对其进行缺失值补齐、掘进段数据提取、数据归一化,再由灰色关联分析两者关联度;通过选择核网络对输入特征注意力进行提取;建立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对包含长期趋势隐含输出进行预测;建立门控循环单元网络,对包含短期波动趋势隐含输出进行预测;拼接两组预测网络隐含输出,并利用多头注意力机制提取输出注意力,捕获组合模型输出的隐含特征与盾构姿态上的依赖关系,实现隐含输出到最终预测盾构姿态的映射。本发明提升了盾构姿态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与预测效率,有助于盾构施工阶段姿态的精细化控制,提升盾构施工效率与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17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081539.4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在分离体危岩稳定性分析系统和方法。包括根据危岩的承载能力构建基于分项系数法的稳定性计算模型;当潜在分离体危岩的作用力和抗力不满足所述稳定性计算模型的稳定性条件时,根据所述稳定性计算模型计算加固抗力,根据所述加固抗力对潜在分离体危岩进行加固。本发明的稳定性条件的组合验算不等式以不同变量的分项系数与代表值为基础来表达,解决了现有的安全系数法主观性、精度问题,适用于抗力参数变异性较小的破裂面计算。本发明首次将分项系数法引入危岩稳定性计算,建立应用系统,能指导危岩治理生产应用,与目前崩塌规范匹配,逻辑性强,操作简单,理论较先进。
-
公开(公告)号:CN11881666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308140.5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轨道交通分公司 , 江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井字法爆破出洞减震施工方法,在距离隧道出洞设定里程段,尤其在隧道变截面大跨度位置,变更工法为井字法,即将隧道掌子面进行分区形成类似井字型的多个爆破区域,对多个爆破区域进行标号,在部分爆破区域间设置竖向开挖支撑体系,并按照设定的爆破区域标号顺序依次进行分区逐孔起爆,采用逐孔微差弱爆破,控制爆破对岩石的扰动,配合机械开挖进行施工。本发明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和进度,同时减少隧道爆破出洞施工对自身和其它结构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73440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77069.6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江汉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爆法隧道全过程爆破精细化施工方法,包括对隧道掌子面拍照,将照片导入地质素描软件,得到掌子面地质素描报告,结合现场隧道施工情况将地质素描报告输入隧道爆破设计系统,得到爆破设计参数和炮孔布置图,根据爆破设计参数和炮孔布置图进行钻孔、装药和引爆,根据爆破情况进行爆后质量评价,将爆后质量参数输入隧道爆破动态辅助设计系统,优化爆破设计参数。本发明通过结合施工软件,采用了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设计了标准化的施工流程。可适用于城市地铁隧道、山岭隧道等采用钻爆法开挖的隧道施工,与常规爆破施工相比,本发明一方面有效规范了现场施工标准,提高了爆破施工质量,另一方面提高了爆破工效、降低了爆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624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99546.7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聚氨酯注浆封堵效果评价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反应管路、聚氨酯注入单元、水注入单元和监测单元,反应管路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多个聚氨酯入口;聚氨酯注入单元包括齿轮泵、连接齿轮泵与反应管路的多个聚氨酯入口的输送管路以及用于记录聚氨酯泵送流量的涡轮式流量计;水注入单元包括输送泵、连接输送泵和反应管路的吸入管路、设置于吸入管路上用于监测水流流量的电磁流量表以及设置于吸入管路末端的单向阀;监测单元包括安装在出水口处的电磁流量计以及用于对电磁流量计进行数据监测的控制器。本申请可辅助工程技术人员清晰聚氨酯浆液在注入至地下动水条件下的反应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11335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35075.6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V10/82 , G06V10/44 , G06V10/77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掌子面无纸化素描与岩体质量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拍摄存储若干不同岩体结构的隧道掌子面全景图像,并构建样本数据库;2)应用样本数据库训练Unet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掌子面素描识别模型,优化处理识别结果,输出掌子面素描图像;3)获取掌子面各岩体结构特征指标,并自动输入到岩体质量分级BQ公式中,得到岩体质量等级。本发明具有计算速度快,精度高,模型易于构建和训练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60692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0079315.4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钊 , 罗会武 , 彭琳琳 , 陈培帅 , 姬付全 , 邓志强 , 石章入 , 张瑞元 , 喻成成 , 杨俐 , 黄威 , 江鸿 , 李德杰 , 杨睿 , 饶为胜 , 任梦 , 李嘉成 , 梁晓腾 , 李雪松 , 曾德星 , 许超 , 袁青 , 高如超 , 杨林 , 熊栋栋 , 熊齐欢 , 贺创波 , 刘朋飞 , 邱敏 , 赵旭
IPC: E02D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降水联合气压劈裂进行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法,设置了可重复使用的井孔、井管结构,真空降水井和气压劈裂井的结构设置相同,可方便的进行转换,交替使用,不会影响后续工程施工,通过高压降水井抽取真空实现负压加载,可减少堆载预压工序,通过气压劈裂井劈裂地层提高渗透系数,提高降水井排水工效,两者结合能够显著提高软土地层排水固结的速率,施工工程量小,大大提高加载效率,缩短建造工期,具有极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