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系统最优速比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49422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66033.5

    申请日:2024-0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驱动系统最优速比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确定电驱系统中的多个档位速比值。针对每个速比值,收集相应的整车工况落点,形成集合。利用每个速比值对应的整车工况落点集合,计算出变速箱、电机和控制器的效率集合。基于每个速比值下的效率集合,计算出系统效率集合。对于每个速比值,计算其系统效率集合的平均值,得到系统平均效率。比较不同速比组合下的系统平均效率,选择效率最高的组合作为最优速比组合。本发明综合考虑了电机、控制器和变速箱的效率,能够更加精确地优化电驱系统的速比选择,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经济性。

    一种电机以及电机中高压接线端子的尺寸确定方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369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66720.0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以及电机中高压接线端子的尺寸确定方法、装置,高压接线端子包括与线缆连接的压线段、以及与接线柱连接的接线段,压线段与接线段相接,电机接线端子的尺寸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线缆段的第一横截面积;根据第一横截面积获取线缆段的产热功率;根据产热功率获取压线段的第一电阻;根据第一电阻和第一横截面积,确定压线段的第一长度和接线段的第二横截面积,可以实现对高压接线端子中压线段的尺寸的确定,在根据所确定的尺寸制备高压接线端子并采用该高压接线端子连接电机内部线缆和外部线缆时,不会因产热不均造成电机内部线缆的绝缘皮热变形,从而可以保证电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种整流格栅、空气流量传感器及整流格栅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11523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512552.4

    申请日:2024-04-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流格栅、空气流量传感器及整流格栅的设计方法,整流格栅包括稳流格栅区以及环绕稳流格栅区设置的周边格栅区,稳流格栅区包括稳流中心格栅孔,沿整流管的延伸方向,稳流中心格栅孔的中心与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测量探头相对,周边格栅区的各个格栅孔的通流面积随距离稳流格栅区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小。上述整流格栅通过设置稳流中心格栅孔,避免整流格栅遮挡测量探头,减少测量探头接触到分离气体的几率,并且通过格栅孔的不均匀设置,使其与气体在整流管内的分布情况相符,从而可以起到较为准确的整流作用,可以使经过整流格栅的气体在整流管内的流动情况更为稳定,有利于提升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一种车辆行驶控制方法、系统以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734166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501065.X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行驶控制方法、系统以及车辆,该控制方法包括:计算传动链间隙,当车辆行驶状态发生变化时,基于传动链间隙得到第一间隙消除时间,再基于第一间隙消除时间调节动力输入端的扭矩,使得动力输入端的扭矩缓慢变化至目标扭矩。其中,传动链间隙为车辆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出端之间的间隙,第一间隙消除时间又为车辆行驶状态发生变化时传动链间隙的消除时间。因此,该控制方法在车辆动力输入端和动力输出端从分离到发生碰撞所需的时间段内,调节输入扭矩,使得输入扭矩缓慢变化至目标扭矩,从而减轻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出端相接触时的碰撞感,进而当车辆的行驶状态发生变化时,减轻车辆的冲击感,提高车辆的驾驶舒适性。

    一种电机热仿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11378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90912.5

    申请日:2023-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热仿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电机热仿真方法包括:基于N种不同的电机工况,按照第i种电机工况的建模规则构建第一电机的第i仿真模型,N取值大于1的正整数,1≤i≤N;若第一电机的仿真工况为第i种电机工况,根据第一电机的第i仿真模型进行热仿真。本发明中,按照预先设计的每一种电机工况的建模规则,构建第一电机在每一种电机工况下的仿真模型;当第一电机的仿真工况为第i种电机工况,基于第一电机的第i仿真模型进行热仿真;采用不同电机工况的建模规则进行仿真建模,简化了仿真建模过程;在此基础上基于不同的仿真模型,对第一电机进行不同电机工况的热仿真,能够提高热仿真准确性和运算效率。

    平地机油门控制方法、平地机油门控制装置及平地机

    公开(公告)号:CN11241263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11210809.9

    申请日:2020-11-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工程机械动力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地机油门控制方法、平地机油门控制装置及平地机。该平地机油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平地机的档位信息;根据所述档位信息生成所述平地机的工作状态,并生成油门调节信息;当所述档位信息为第一档位区间时,所述平地机处于作业模式,根据所述油门调节信息,将所述平地机的油门调整至全程调速控制模式。本申请中的平地机油门控制方法中,可以使平地机处于作业模式时,平地机的油门在全程调速控制模式,以使平地机运行舒适,降低平地机的耗油。

    压电堆减振装置及电机
    7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5972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99357.3

    申请日:2022-05-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压电堆减振装置及电机,所述压电堆减振装置包括外环、内环、压电堆、内弹性支座和外弹性支座,所述内环安装在所述外环内侧且与所述外环之间形成环状空间,所述压电堆、内弹性支座和外弹性支座安装在所述环状空间中,所述外弹性支座的外侧与所述外环连接,所述内弹性支座的内侧与所述内环连接,所述外弹性支座的内侧与所述内弹性支座的外侧沿径向错开,所述压电堆连在所述外弹性支座的内侧和所述内弹性支座的外侧之间。该压电堆减振装置具有减振降噪效果好、组装简便、整体体积小、重量轻、刚度大、与电机耦合后对电机结构的固有频率改变小等优势。

    空气滤清器滤芯的验证装置及更换方法、清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8179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1467616.4

    申请日:2018-12-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气滤清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滤芯的验证装置及更换方法、清灰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空气滤清器滤芯的验证装置包括:信息采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空气滤清器滤芯上的防伪信息;信息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信息采集单元采集到的所述空气滤清器滤芯上的防伪信息的真伪并能够记录同一个所述空气滤清器滤芯的插拔次数;发动机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息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防伪信息的真伪控制发动机的工作状态。通过使用本发明所述的空气滤清器滤芯的验证装置及更换方法、清灰方法,能够有效的判别空气滤清器滤芯的真伪和清灰效果,保护发动机和DPF,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一种紧凑的铰接密封结构
    8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302048U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21101658.8

    申请日:2022-05-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紧凑的铰接密封结构,包括铰接接头以及铰接螺栓,所述铰接接头包括接头部以及与所述接头部连接的接管部,所述接管部设有与外界管道连通的第一过流腔,所述接头部设有与所述过流腔连通且贯穿的安装腔,所述铰接螺栓穿过所述安装腔与所述接头部密封配合,所述铰接螺栓具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过流腔以及连通所述第二过流腔与第一过流腔的通孔,所述安装腔内径一致,且所述铰接螺栓位于所述安装腔部分外壁内凹以在所述铰接螺栓外壁与所述安装腔腔壁之间形成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缓冲腔,如此形成缓冲腔,有效缩短了铰接接头的径向尺寸,使得铰接密封结构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降低了其整体的占用空间,满足机械紧凑型空间布局的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