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状钴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2544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137534.3

    申请日:2008-11-14

    Abstract: 一种层状钴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钴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层状钴氧化物(Ca0.85OH)1.16CoO2的制备方法存在工艺条件苛刻的问题。本发明层状钴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一、将Co3O4和CaO混合、压片,再烧结得到前驱粉体;二、将前驱粉体和KOH加入到去离子水中;三、将混合物倒入聚四氟乙烯的聚四氟乙烯内衬反应釜,密封后加热;四、洗涤,然后干燥100~140min,得到(Ca0.85OH)1.16CoO2粉体。本发明层状钴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不需要高温灼烧处理,可直接得到结晶度好、粒度分布窄的粉体。

    一种高温环境下DIC标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19068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0157016.7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一种高温环境下DIC标定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DIC标定装置,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在室温环境下进行标定操作,标定结果应用于高温测试无法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试验单元、标定单元、旋转单元和滑动单元,所述试验单元包括试验机和环境箱,环境箱安装在试验机的中部,所述标定单元悬浮于环境箱内,所述标定单元通过所述旋转单元与所述滑动单元连接。本发明是在试验温度下进行标定,解决了当前室温标定结果在高温测试应用而导致的测试精度较低的问题,有效的避免了因温度变化对标定结果产生的影响。所有操作都通过机器(计算机)进行控制,标定结果更加精确。本发明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

    一种高低温静态拉伸载荷测试试验箱

    公开(公告)号:CN11792909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156592.X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静态拉伸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低温静态拉伸载荷测试试验箱,包括试验机底座;横梁;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辅助均匀受热测试装置,所述辅助均匀受热测试装置内设置有测试板,所述横梁上设置有监测装置。本发明通过辅助均匀受热测试装置实现对测试板进行均匀加热、防热泄露和未检测区降温隔离的工作,通过启动防泄漏进给装置,在常态下利用密封卡座对测试板进行夹持,在夹持时达到防热泄露、热阻断的效果,在实现自动化对测试板进行向上的自动进给工作前脱离两个密封卡座对测试板的限制,继而便于进给工作,对准测试板的两面进行吹动降温,继而避免因热传递导致底部未测试的测试板受高温影响受损的问题。

    一种高循环稳定性生物质炭/镁复合材料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536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92096.3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一种高循环稳定性生物质炭/镁复合材料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生物质炭/镁复合材料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生物质炭作为镁金属表面人造的保护界面时,生物质炭/镁复合材料循环稳定性不高,电池工作过程中短时间容易失效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氢氧化钾以及磷酸对生物质炭进行化学活化处理,对天然生物质炭进行改性处理,破坏其共轭结构,在镁离子电池中起到人造SEI作用的改性生物质炭解决了电解质/溶剂选择困难的问题,在电池工作过程中循环稳定性有效提高。并且本发明原料来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工序简单、生态安全,简单的改性处理即可实现性能的大幅提高,满足产业化生产及应用。

    基于改进NSGA-II算法的多型号位标器共线装调重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937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0512378.4

    申请日:2022-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NSGA‑II算法的多型号位标器共线装调重调度方法,属于作业车间生产调度技术问题;其采用多目标进化算法解决多种位标器在同一条生产线进行装调并且存在正常生产、自检、军检三种优先度的调度问题。本发明首先建立总拖期最小和方案偏离度最小两个目标的柔性作业调度模型,其次对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改进,不仅消除了大量个体重复的特点还保持了个体的多样性,然后利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来解决多型号位标器共线装调生产调度问题,并利用层次分析法从Pareto最优解集中选出最为满意的一个解。

    一种基于显微观测的复合材料层内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515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157335.8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一种基于显微观测的复合材料层内仿真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层内仿真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仿真方法无法精确地模拟实际中出现的多种损伤类型,导致对材料性能的误解和不准确的预测问题,本发明步骤如下:一:对0°单向带进行拉伸实验;二:对90°单向带进行拉伸实验;三:建立织物复合材料基于纤维束、基体的细观尺度单胞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提取层内纤维束三个方向的损伤单元数量,基体的损伤单元数量;四:根据步骤一、二计算得到的损伤占比,将仿真中的层内损伤归类为基体损伤、界面损伤和纤维损伤;五:对织物复合材料的损伤断面进行显微观察,并计算三种损伤模式的占比。本发明属于仿真测量技术领域。

    一种碳纳米管和空心微珠混合增强铝基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8973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1241827.7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一种碳纳米管和空心微珠混合增强铝基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铝基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单一增强铝基多孔复合材料强度差、CNTs在复合材料中难以分散的问题。方法:将CNTs放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中进行超声和洗涤得到羧基化的CNTs,将空心玻璃微珠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并洗涤得到羟基化的空心玻璃微珠;将羧基化的CNTs和羟基化的空心玻璃微珠进行混合,得到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均匀吸附CNTs的混合增强体;预热并进行浸渗。本发明采用CNTs和空心玻璃微珠作为混合增强体,同时提升铝基多孔复合材料强度和吸能能力。并解决了CNTs难以分散的问题,保证了空心玻璃微珠完整。方法简单,可大批量制备,适合制备大尺寸材料,易于实现产业化。

    一种用于镁电池负极的生物质炭/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13435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1226915.5

    申请日:2022-10-09

    Abstract: 一种用于镁电池负极的生物质炭/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金属镁负极在大多数常规电解液中生成钝化膜而导致电池循环性能降低的问题。方法:称取块状的生物质炭和金属基体;将块状或预处理后粉末状的生物质炭置于钢模具中得到预制体并进行预热,得到预热的生物质炭预制体;将金属基体在保护气氛下加热得到熔融态的金属基体;液态金属浸渗得到生物质炭/镁复合材料。本发明将生物质炭与金属镁采用自排气压力浸渗技术进行复合,利用生物质炭作为金属镁表面的保护膜,避免了常规电解液在金属镁上的还原分解而生成钝化膜,在镁金属表面可作为镁离子传输通道,实现了镁离子可逆的沉积/剥离。

    一种用于镁电池负极的生物质炭/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1343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26915.5

    申请日:2022-10-09

    Abstract: 一种用于镁电池负极的生物质炭/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金属镁负极在大多数常规电解液中生成钝化膜而导致电池循环性能降低的问题。方法:称取块状的生物质炭和金属基体;将块状或预处理后粉末状的生物质炭置于钢模具中得到预制体并进行预热,得到预热的生物质炭预制体;将金属基体在保护气氛下加热得到熔融态的金属基体;液态金属浸渗得到生物质炭/镁复合材料。本发明将生物质炭与金属镁采用自排气压力浸渗技术进行复合,利用生物质炭作为金属镁表面的保护膜,避免了常规电解液在金属镁上的还原分解而生成钝化膜,在镁金属表面可作为镁离子传输通道,实现了镁离子可逆的沉积/剥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