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6759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94996.2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0K1/02 , B60K17/04 , B60R16/0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汽车驱动装置、系统以及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驱动装置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底盘上;所述电动汽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多个车轮;所述电动汽车驱动装置包括:多个电机,所述电机的数量与所述车轮的数量相等,以及与每个所述电机机械连接的减速器,每个所述减速器还与一个所述车轮机械连接;其中,每个所述电机用于通过一个所述减速器进而驱动一个所述车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再设置差速器,减少了器件之间的动力损失,并且采用分布式驱动结构可以对每个车轮的驱动更加灵活。此外,该电动汽车驱动装置是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底盘上的,降低了电动汽车的重心,提高了整车行驶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8153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31498.9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包头市三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电复合传动系统的实时优化控制方法,涉及机电复合传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开始;(S1)状态观测;利用状态观测得到机电复合传动系统中各元件当前的工作状态;(S2)动态预测;利用动态预测得到机电复合传动系统中各元件可行的工作范围;(S3)最优决策;制定并执行最优决策中各元件的最优控制命令;(S4)反馈校正;最后利用状态偏差对机电复合传动系统中的发动机和电机的控制量进行反馈校正;(S5)判断反馈校正是否满足要求,如果反馈校正满足要求,则本步骤结束,如果反馈校正不满足要求,则返回步骤(S1)重新进行。本发明能够根据各元件的状态偏差对相应的控制量进行修正,从而使机电复合传动系统获得良好的工作效率和状态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364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16595.X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N2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12 , G01N2291/023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涂层结合强度的透射式纵波高阶非线性参数表征方法,用于检测涂层的结合强度,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发明的涂层结合强度透射式纵波高阶非线性参数表征方法包括:根据透射式纵波的传播距离与被测材料声速确定激励信号的参数。高功率超声收发仪发射脉冲串信号,利用透射式纵波入射到热障涂层中,纵波与涂层与基体的结合界面处相互作用,产生高次谐波信号。实验过程中,记录涂层在不同状态下的非线性参数,与标准曲线比对,预测涂层的结合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7017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152206.6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型车辆混合动力系统前向自适应功率跟随控制方法,踏板开度信号由发动机控制单元接收并处理,输出相应的油门开度指令,输出动力改变发动机‑发电机组转速;能量管理单元依据踏板开度信号解析得到整车需求功率,考虑发动机油耗特性确定经济性目标转速工作点,并将目标转速指令发送给发电机控制单元,同时计算相应的驱动电机功率;设计自适应功率因子,结合待发电功率修正计算得到驱动电机功率;发电机控制单元接收目标转速指令,结合目标转速与当前转速偏差生成发电机发电转矩指令;驱动电机控制单元接收驱动功率需求指令,控制驱动电机输出相应的驱动转矩。本发明改善重型车辆混合动力系统稳定性、经济性及电池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57230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76965.3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50/423 , H01M50/403 , H01M50/491 , H01M50/414 , H01M50/489 , C08G81/00 , D01F6/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弹性的聚醚共聚改性聚酰亚胺电池隔膜。所述具有弹性的聚醚共聚改性聚酰亚胺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普通二胺单体溶于溶剂中,通入氮气,分批次加入二酐单体,然后加入聚醚进行反应,制备得到聚醚共聚改性聚酰胺酸溶液;所述聚醚共聚改性聚酰胺酸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得到聚醚共聚改性聚酰胺酸纳米纤维膜;将聚醚共聚改性聚酰胺酸纳米纤维膜进行亚胺化,得到聚醚共聚改性聚酰亚胺隔膜。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弹性的聚醚共聚改性聚酰亚胺电池隔膜具有优异的弹性,可为电池隔膜提供韧性及抗刺穿强度,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9437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72641.8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0R16/023 , B60F5/02 , G05D1/46 , G05D1/49 , G05D101/10 , G05D109/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式飞行汽车电子电气信息架构,包括:用于发送空中飞行切换指令、地面行驶切换指令,显示飞行切换状态信息、行驶切换状态信息,并对应接收应答信号,根据人员需求开闭灯光、空调、音响的座舱域;用于根据飞行器实时位姿信息、飞行器实时环境信息、飞行器实时位置、座舱实时位置的信息融合结果控制螺旋桨转动,执行对接操作,发送应答信号的飞行域;用于根据底盘环境信息、底盘实时位置、飞行器实时位置的融合结果控制底盘行车,执行对接操作,发生应答信号的底盘域。本发明所述一种分体式飞行汽车电子电气信息架构具有通信及时、响应迅速、飞行与行驶安全和稳定、干扰小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05472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38823.1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电复合传动系统耦合时频域转矩调控方法,包括:电机控制器根据驾驶员的输入转矩基指令、最优控制电流ic(1),生成永磁同步电机q轴电流;建立PMSM扩张状态模型;建立经过离散化的扩张状态观测器,获得各时刻PMSM多维复合干扰估计值:根据上述步骤以及价值函数,得到PMSM预测输出转矩估计值与最优控制电流,并在滚动优化中进行反馈校正,进而得到谐波补偿转矩;经过谐波补偿后,得到PMSM输出转矩实时值。本发明所述机电复合传动系统耦合时频域转矩调控方法具有精度高、实时性强、响应快、成本低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车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72372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1610739.5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式飞行车辆的线控底盘制动系统,包括:再生制动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VCU、液压调节模块、轮毂电机模块、电源;其中,VCU用于确定制动模式,并进行逻辑控制,向液压调节模块发送主缸需求液压制动压力,向电机调节模块发送需求电机制动力矩;液压调节模块用于进行液压制动压力调节;轮毂电机模块用于进行电机制动力矩调节;电源用于供电,并向VCU提供电池SOC。本发明所述分体式飞行车辆的线控底盘制动系统具有计算时间短、响应快、能应对突发状态、匹配分体式飞行车辆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工具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81560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010568693.X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0W30/02 , B60W40/06 , B60W40/112 , B60W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ESC系统的主环‑伺服环双闭环控制器。主环‑伺服环双闭环控制器中的主环控制器主要解决从车辆(被控对象)层面上的附加横摆力矩决策问题,以实现对车辆运动状况的合理调控。伺服环控制器主要是通过“执行器”调节相应车轮的纵向滑移率以实现主环路的控制目标。该主环‑伺服环双闭环控制器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控制算法结构清晰,主环控制器设计时不考虑轮胎的非线性特性,而将车辆水平合力看成是车辆ESC系统的控制输入,这样降低了控制设计的难度;2)、较难处理的轮胎非线性特性在伺服环轮胎力最优分配中加以考虑,而且包括轮胎‑地面附着和执行器状态在内的各种限制条件得以在轮胎力分配中考虑。
-
公开(公告)号:CN11516369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807741.5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控离合器系统及其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根据位置修正指令修正离合器摩擦转矩‑分离轴承位置映射表格;计算参考位置信号;采集位置传感器信号;计算位置偏差;判断偏差是否满足精度,如果满足,则维持制动器闭合状态,程序结束;如果不满足,则打开制动器;控制器计算控制指令;被控对象将接收到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并执行相应动作;采集离合器电机的电流,估计离合器电机阻力矩;识别离合器结合点位置;生成位置修正指令,刷新离合器摩擦转矩‑分离轴承位置映射表格,进入下一个控制循环。本发明实现了结合点位置的在线修正,避免了线性离合器摩擦片磨损后导致摩擦力矩偏移严重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