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11338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010196710.1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电堆、氢气供给系统和空气供给系统;所述空气供给系统上设有水管理系统,用于调节所述空气供给系统;所述燃料电池电堆上设有热管理系统,用于调节所述燃料电池电堆的反应温度,还用于调节所述空气供给系统供给的空气温度;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氢气供给系统和空气供给系统工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了高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供氢、供氧的精确性及水、热管理的有效联动,提升了高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工作性能。

    泡沫金属支撑的自呼吸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

    公开(公告)号:CN11609336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61369.X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泡沫金属支撑的自呼吸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能够提高电池单元的机械强度,降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的体积和成本;还能够促进阳极的电化学反应进行,提高电池片的功率密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设置在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的多个堆叠的电池单元,其中,电池单元包括:双极板,由阴极板和阳极板桥联构成,两个相邻的双极板之间形成夹持结构;电池片,内置于夹持结构;泡沫金属,阳极板和电池片分别贴合于泡沫金属的两侧,阴极板形成为具有多个通气孔的凹台结构。

    双极板和燃料电池堆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6804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80047117.3

    申请日:2021-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极板(3),所述双极板在其彼此远离指向的板表面处分别形成为带有反应物流场,所述反应物流场包括多个由桥接部(10)的壁部(11)限制的用于反应介质的流动通道(9),其中,相应的反应物流场与介质端口(4,5)经由处于活性区域(13)外的分配区域(14)中的分配器场在流动力学上连接,其中,分配器场的至少一个通道(15)设有分流器(12),用于在将流动的反应介质导入到活性区域(13)中之前对其进行划分。具有分流器(12)的通道(15)具有通道隆起(16),所述通道隆起包括上升部(17),所述上升部以预设的间距存在于所述分流器(12)的上游。本发明此外涉及一种具有多个这样的双极板(3)的燃料电池堆(1)。

    电池堆、制造电池堆的方法以及包括电池堆的燃料电池或电解池

    公开(公告)号:CN115552057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80034758.5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堆(2),所述电池堆包括多个单电池(9、10、11、12),每个单电池(9、10、11、12)包括:膜电极系统(3),所述膜电极系统具有阴极(6)、阳极(4)和位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膜(5);以及阳极气体扩散层(7)或者烧结的钛部件,所述阳极气体扩散层设置在阳极(4)外露的侧面上并具有沿机器横向(y)的第一厚度梯度;和设置在阴极(6)外露的侧面上的阴极气体扩散层(8),所述阴极气体扩散层具有沿机器横向(y)的第二厚度梯度,其中:在一个单电池(9、10、11、12)中,所述阳极气体扩散层(7)和阴极气体扩散层(8)相对于彼此设置成,使得阳极气体扩散层(7)的第一厚度梯度和阴极气体扩散层(8)的第二厚度梯度是反向的;或者在两个或更多个单电池(9、10、11、12)中,各阳极气体扩散层(7)相对于彼此设置成,使得这些阳极气体扩散层(7)的总厚度梯度最小化和/或在两个或更多个单电池(9、10、11、12)中,各阴极气体扩散层(8)设置成,使得这些阴极气体扩散层(8)的总厚度梯度最小化。

    一种双极板及电堆
    6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72862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94228.X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板及电堆,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双极板,单极板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分别位于单极板厚度方向的两侧,单极板向第一表面所在侧凸起,以在第一表面上形成位于活性区的第一主脊及位于分配区的第一分配凸起,并在第二表面上形成与第一主脊对应的第一主凹槽和与第一分配凸起对应的第一分配凹槽;第一分配凸起的顶面高于第一主脊的顶面。通过使第一分配凸起的顶面高于第一主脊的顶面,可与膜电极总成匹配,不仅能增大单极板的分配区与膜电极总成之间的间隙,即增大了气体分配流场的空间,还相当于增加了第一分配凹槽的深度,具有增大冷却液分配流场的空间的效果,提高气体及冷却液分配均匀性。

    用于燃料电池的基本模块
    6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3728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880024386.6

    申请日:2018-0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本模块,该基本模块包括通过用氧化剂氧化燃料来产生电子的氧化单元(10)、夹置电解质膜(20)的阳极(15)和阴极(25)、包括用于将含有燃料的阳极进料流(C)输送到阳极室(105)的燃料输送器支撑件(35)以及附接在燃料输送器支撑件上的阳极电子收集器(70)的阳极块(75)、包括用于将含有氧化剂的阴极进料流(O)输送到阴极室(65)的氧化剂输送器支撑件(30)以及附接在氧化剂输送器支撑件上的阴极电子收集器(40)的阴极块(45),基本模块分别在氧化单元与燃料输送器支撑件之间和氧化单元与氧化剂输送器支撑件之间限定阳极室和阴极室,阳极电子收集器和氧化单元、以及阴极电子收集器与氧化单元分别借助于阳极导电桥和阴极导电桥粘接地附接和电连接,阳极导电桥和阴极导电桥包含导电粘合剂。

    一种电堆炉装置
    6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2875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455119.X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堆炉装置,包括炉本体、盖体、电池堆和电力引出器。电力引出器设置在盖体上,且包括连接至盖体的电力引出套、设置在电力引出套内的下引出电极和上引出电极、以及第一绝缘垫;下引出电极连接至电池堆,且包括第一电极本体和设置在第一电极本体的顶端的第一电极凸台;上引出电极包括第二电极本体和设置在第一电极本体的顶端并抵接至第一电极凸台的第二电极凸台;第一绝缘垫位于电力引出套与下引出电极和上引出电极之间。根据本发明的电堆炉装置,能够有效保证下引出电极和上引出电极在电力引出套内设置的稳固性,保证电力引出套与下引出电极和上引出电极之间的绝缘性能,进而保证对电池堆电力引出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便于组成电堆的新型燃料电池集成双极板

    公开(公告)号:CN11452034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251593.3

    申请日:2022-03-15

    Abstract: 一种便于组成电堆的新型燃料电池集成双极板,属于燃料电池双极板领域。所述双极板同时集成有阳极流道和阴极流道。所述双极板具有第一台阶面、氧气出口、阳极侧流道、阳极侧肋板、中心柱、氢气流动口、侧面凸台、氢气主流道、第二台阶面、氧气出口、阴极侧流道、阴极侧肋板和氧气进气槽。氧气采用中心进气方式,在同等工作面积下能够有效缩短进气路径,使反应气体快速均布于流场区域;而氢气扩散能力较强,采用侧面进气方式。所述双极板同时设置中心柱释放槽、氧气主流道、氢气主流道、氧气进气槽、氧气进气槽释放口等结构,可有效解决燃料电池电堆中气体采用中心进气方式时的密封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