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3915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1486416.X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载体包括碳载体、氮掺杂的碳包覆层和CeO2,所述氮掺杂的碳包覆层包覆在所述碳载体的表面,所述CeO2分散于所述氮掺杂的碳包覆层中,其中,所述碳载体为碳纳米管和/或富勒烯。氮掺杂的碳包覆层为CeO2提供了较多的活性位点,使得CeO2均匀地分散于氮掺杂的碳包覆层中,此外,氮掺杂的碳包覆层以及CeO2减弱了碳载体间的范德华力,有效提升了碳载体的分散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93378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0219678.8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4228 , H01M8/04303 , H01M8/047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关机控制方法,包括:燃料电池关机前,对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和阴极进行吹扫;完成吹扫后,调整使得当前阴极压力等于目标阴极压力,并封闭所述阴极;对电堆施加电流进行燃料补给,完成后封闭所述阳极,放电电阻进行放电,完成燃料电池的关机。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开机出现氢空(氢氧)界面,避免了电池启动失败等问题;同时,本发明能够平衡阳极和阴极的氢气含量以及压力,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氢氧界面的产生,保电堆再次启动时,电堆性能保持不变。
-
公开(公告)号:CN11518900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0945997.2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2465 , H01M8/2483 , H01M8/2484 , H01M8/0202 , H01M8/0297 , H01M4/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的端部结构及燃料电池电堆,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的端部结构及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电堆的端部结构包括端板、集流板、柔性垫和气体扩散层,端板设有安装槽,集流板设于安装槽内;柔性垫夹设于集流板与端板之间,柔性垫的两侧分别与端板和集流板固定连接;气体扩散层粘贴于集流板。柔性垫的两侧分别与端板和集流板粘接,气体扩散层粘贴于集流板,以对端板、集流板和气体扩散层进行预装配,提高了端部结构的集成度,不仅可提高燃料电池电堆的装配效率,还可避免集流板和气体扩散层出现移位等问题,提高装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2773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573410.X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2404 , H01M8/24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装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装配结构及装配方法,通过驱动单元驱动安装有封装箱体和第一端板的固定装置相对于压装单元转动,以调节堆叠方向与压装方向之间的夹角,在堆叠方向与压装方向之间呈夹角倾斜且装堆口开口朝上时进行装堆,以便于装堆过程中对齐多个电池单片。而且在驱动单元驱动固定装置转动之前,将压装单元与固定装置及封装结构均分离,降低驱动单元驱动固定装置转动时对驱动单元的驱动力要求,而且提高了整个装堆过程中压装结构的稳定性,便于装堆。
-
公开(公告)号:CN11474425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404854.0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4225 ,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1M8/04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启动系统、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燃料电池启动系统包括通过液体管道进行连接的燃料电池与水箱;所述燃料电池与所述水箱之间设置有电磁加热组件,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包括感应线圈和电磁加热控制器,所述感应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磁加热控制器的两端,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套在所述液体管道上,所述液体管道用于流通从所述水箱到所述燃料电池的液体;其有益效果:能够防止金属离子的析出,降低液体回路的导电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并且液体回路导热快,且温度保持时间长,提高对燃料电池的加热效率,且通过液体回路对燃料电池加热,保证受热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517281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0812681.6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4223 , H01M8/04029 , H01M8/04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料电池的冷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燃料电池的冷启动控制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包括电堆和冷却液,冷却液用于对电堆进行热管理;台架,台架与电堆的阳极连通,用于向阳极通入氢气,台架还与电堆的阴极连通,用于向阴极通入空气;多通阀门,多通阀门设置在台架与电堆的阴极之间,且连通大气环境,用于控制电堆的阴极的进气量;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多通阀门连接,用于获取电堆冷启动时冷却液的温度,并根据温度确定多通阀门的目标开度,且控制多通阀门按照目标开度打开。本发明能够快速地提升燃料电池的电堆的温度,降低燃料电池启动时的暖机时间,从而提高燃料电池的台架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13486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1329113.7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26 , H01M8/0263 , H01M8/24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极板、双极板、电堆及燃料电池,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单极板、双极板、电堆及燃料电池,沿第一方向自上而下,若干主流道的宽度依次增大;或,在同一活性分区内的主流道的宽度相等,且沿第一方向自上而下,若干活性分区的主流道的宽度依次增大,主流道的宽度越大,排水能力越强,进而达到异化主流道排水能力的目的,以使双极板在实际使用状态下,不会受重力影响而出现双极板流道水淹问题,进而不会影响气体分配,有利于提高双极板气体分配均匀性及活性利用率;同时,还能降低双极板下方区域的压降,实现主流场压降的合理分布,从而降低整个流场的压降,通过降低附加功耗的方式,使燃料电池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05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111419731.6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202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02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集流板,该集流板包括集流板本体、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分别将集流板本体的第一连接区的外表面和第二连接区的外表面包覆,第一包覆层设置有第一冷却腔,第二包覆层设置有第二冷却腔,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通过流道连通,且第一进出液口与第一冷却腔连通,第二进出液口与第二冷却腔连通,冷却液通过第一进出液口进入第一冷却腔,然后通过流道进入第二冷却腔,最终第二冷却腔内的冷却液流入第二进出液口。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分别对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进行降温冷却,反应区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该集流板可以及时带走自身产生的热量,防止集流板出现热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506473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0877573.7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4223 , H01M8/0438 , H01M8/044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活化方法。所述活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氮气置换:将燃料电池电堆放置于测试平台上,将测试平台的氢气腔和空气腔进行湿氮气置换;(2)燃料电池电堆升温;(3)升高电压:将氢气腔置换为湿氢气,空气腔重新置换为湿空气;(4)氮气二次置换:将空气腔再次置换为湿氮气,氢气腔中依然为氢气,静置;(5)恒流放电循环:调整氢气腔的氢气,将空气腔置换为湿空气,将电流从初始电流拉载至预设电流,然后降载至初始电流,循环进行拉载‑降载的操作,活化结束。本发明提供的活化方法,提高了电堆稳定性,提升了活化效果,极大地减少了活化时间,降低了气体燃料用量,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活化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02073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0661791.7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267 , H01M8/0258 ,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1M8/241 , H01M8/24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极板、双极板及电堆,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单极板、双极板及电堆,单极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设有若干气体流道;第二板体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四表面设有若干冷却流道,第三表面与第二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三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形成有封闭的容纳槽,容纳槽内设有冷却液。气体流道中的反应物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单极板的表面,可使容纳槽中的冷却液迅速蒸发以带走热量,随着蒸发后的冷却液扩散,将热量传递至整个容纳槽内部,具有提高双极板热量分布均匀性的作用,避免局部过热;还能提高单极板冷却速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