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8900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945997.2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2465 , H01M8/2483 , H01M8/2484 , H01M8/0202 , H01M8/0297 , H01M4/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的端部结构及燃料电池电堆,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的端部结构及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电堆的端部结构包括端板、集流板、柔性垫和气体扩散层,端板设有安装槽,集流板设于安装槽内;柔性垫夹设于集流板与端板之间,柔性垫的两侧分别与端板和集流板固定连接;气体扩散层粘贴于集流板。柔性垫的两侧分别与端板和集流板粘接,气体扩散层粘贴于集流板,以对端板、集流板和气体扩散层进行预装配,提高了端部结构的集成度,不仅可提高燃料电池电堆的装配效率,还可避免集流板和气体扩散层出现移位等问题,提高装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2773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73410.X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2404 , H01M8/24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装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装配结构及装配方法,通过驱动单元驱动安装有封装箱体和第一端板的固定装置相对于压装单元转动,以调节堆叠方向与压装方向之间的夹角,在堆叠方向与压装方向之间呈夹角倾斜且装堆口开口朝上时进行装堆,以便于装堆过程中对齐多个电池单片。而且在驱动单元驱动固定装置转动之前,将压装单元与固定装置及封装结构均分离,降低驱动单元驱动固定装置转动时对驱动单元的驱动力要求,而且提高了整个装堆过程中压装结构的稳定性,便于装堆。
-
公开(公告)号:CN11483889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53208.0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M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气密性的快速检测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供气模块和外漏测试模块,供气模块、外漏测试模块和燃料电池依次连通,燃料电池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燃料电池内部的氢腔连通,外漏测试模块包括快速充气旁路和单侧外漏支路,快速充气旁路包括第一旁路,所述第一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旁路和所述供气模块连通,所述第一旁路上设有第一阀门,单侧外漏支路包括第一流量测试装置和设有第四阀门的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一端和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另一端和所述第一流量测试装置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流量测试装置另一端和所述供气模块连通。通过设置快速充气旁路,缩短了燃料电池的充气时间,提升燃料电池的气密性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9301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79264.7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378 , G01R31/38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面积比电阻的测试方法,包括:在第一压头和第二压头之间依次层叠放入第一碳纸、第一极板、第一膜电极、第二极板和第二碳纸,并在第一压头和第二压头两端施加第一压力和第一电压,得到第一电阻值R1;将第一膜电极替换为第二膜电极,得到第二电阻值R2;基于第一电阻值R1和第二电阻值R2得到电阻值差;获取剩余膜电极同时与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分别贴合部分的面积,得到剩余接触面积;基于电阻值差和剩余接触面积得到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与剩余膜电极之间的面积比电阻。本申请解决了在测试燃料电池面积比电阻时,包含了碳纸与双极板之间的电阻、双极板和膜电极本身电阻的问题,提高了燃料电池面积比电阻的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18900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0945997.2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2465 , H01M8/2483 , H01M8/2484 , H01M8/0202 , H01M8/0297 , H01M4/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的端部结构及燃料电池电堆,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的端部结构及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电堆的端部结构包括端板、集流板、柔性垫和气体扩散层,端板设有安装槽,集流板设于安装槽内;柔性垫夹设于集流板与端板之间,柔性垫的两侧分别与端板和集流板固定连接;气体扩散层粘贴于集流板。柔性垫的两侧分别与端板和集流板粘接,气体扩散层粘贴于集流板,以对端板、集流板和气体扩散层进行预装配,提高了端部结构的集成度,不仅可提高燃料电池电堆的装配效率,还可避免集流板和气体扩散层出现移位等问题,提高装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2773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573410.X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2404 , H01M8/24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装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装配结构及装配方法,通过驱动单元驱动安装有封装箱体和第一端板的固定装置相对于压装单元转动,以调节堆叠方向与压装方向之间的夹角,在堆叠方向与压装方向之间呈夹角倾斜且装堆口开口朝上时进行装堆,以便于装堆过程中对齐多个电池单片。而且在驱动单元驱动固定装置转动之前,将压装单元与固定装置及封装结构均分离,降低驱动单元驱动固定装置转动时对驱动单元的驱动力要求,而且提高了整个装堆过程中压装结构的稳定性,便于装堆。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05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111419731.6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202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02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集流板,该集流板包括集流板本体、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分别将集流板本体的第一连接区的外表面和第二连接区的外表面包覆,第一包覆层设置有第一冷却腔,第二包覆层设置有第二冷却腔,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通过流道连通,且第一进出液口与第一冷却腔连通,第二进出液口与第二冷却腔连通,冷却液通过第一进出液口进入第一冷却腔,然后通过流道进入第二冷却腔,最终第二冷却腔内的冷却液流入第二进出液口。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分别对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进行降温冷却,反应区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该集流板可以及时带走自身产生的热量,防止集流板出现热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88523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76764.3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29 , H01M8/04007 , H01M8/04701 , H01M8/04225 , H01M8/04302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包括:电堆、第一冷却回路、第二冷却回路和冷却液存储装置;电堆的两端串联有多通元件和水泵;第一冷却回路串联于多通元件和水泵之间,第一冷却回路中设置有加热器;第二冷却回路串联于多通元件和水泵之间,第二冷却回路中设置有散热器,散热器和加热器并联;冷却液存储装置包括第一存储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第一存储单元的出口与第一冷却回路连接,第二存储单元的出口与第二冷却回路连接。本申请的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根据工况需求控制辅助回路向冷却回路输出第一温度的冷却液或第二温度的冷却液,降低了系统的寄生功耗,提高了系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05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19731.6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202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02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集流板,该集流板包括集流板本体、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分别将集流板本体的第一连接区的外表面和第二连接区的外表面包覆,第一包覆层设置有第一冷却腔,第二包覆层设置有第二冷却腔,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通过流道连通,且第一进出液口与第一冷却腔连通,第二进出液口与第二冷却腔连通,冷却液通过第一进出液口进入第一冷却腔,然后通过流道进入第二冷却腔,最终第二冷却腔内的冷却液流入第二进出液口。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分别对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进行降温冷却,反应区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该集流板可以及时带走自身产生的热量,防止集流板出现热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220324493U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21764837.4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2475 , H01M8/04007 , H01M8/04225 , H01M8/04701 , H01M8/04302 , H01M8/027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堆封装箱体及燃料电池,在相变腔室内填充相变介质,燃料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导热内板传导至相变介质,利用相变介质吸收热量;同时保温树脂层具有保温功能,实现利用相变介质和保温树脂层吸热储能,外界温度较低时,可以延长燃料电池降温所消耗的时长,有利于燃料电池冷启动。保温树脂层还兼具对相变介质进行支撑作用,同时采用支撑外板为保温树脂层提供支撑,避免保温树脂层因外界撞击支撑外板而发生断裂,从而达到保证封装箱体的结构强度的效果,降低设置相变腔室对封装箱体结构强度造成的影响,保证封装箱体的防撞性能。树脂的密度相对偏小,有利于燃料电池的轻量化设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