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2034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251593.3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山东建筑大学
IPC: H01M8/0258 , H01M8/0276 , H01M8/241 , H01M8/2465
Abstract: 一种便于组成电堆的新型燃料电池集成双极板,属于燃料电池双极板领域。所述双极板同时集成有阳极流道和阴极流道。所述双极板具有第一台阶面、氧气出口、阳极侧流道、阳极侧肋板、中心柱、氢气流动口、侧面凸台、氢气主流道、第二台阶面、氧气出口、阴极侧流道、阴极侧肋板和氧气进气槽。氧气采用中心进气方式,在同等工作面积下能够有效缩短进气路径,使反应气体快速均布于流场区域;而氢气扩散能力较强,采用侧面进气方式。所述双极板同时设置中心柱释放槽、氧气主流道、氢气主流道、氧气进气槽、氧气进气槽释放口等结构,可有效解决燃料电池电堆中气体采用中心进气方式时的密封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70726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185739.X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山东建筑大学
IPC: H01M8/026 , H01M8/02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径向流场结构,包括极板材(1)、进气口(2)、环形流场(3)、多级肋板(4)和流道孔(5),所述的进气口(2)位于整个流场结构的中心,其形状可为圆形或正多边形,所述的多级肋板(4)上分布着贯通的流道孔(5),所述的进气孔(2)和多级肋板(4)均加工在极板材(1)上。反应气体从进气孔(2)进入流场,由中心向四周通过每级肋板上的流道孔(5)径向扩散到下一层环形流场(3)。与现有发明相比,本发明促进反应气体在流场中的充分扩散,提高了反应气体的扩散传质效率,改善了电池的输出效率,同时反应气体通过流道孔向四周均匀扩散,保证了气体在流场中的均匀分布,避免了流道堵塞和水淹现象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1370726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85739.X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山东建筑大学
IPC: H01M8/026 , H01M8/02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径向流场结构,包括极板材(1)、进气口(2)、环形流场(3)、多级肋板(4)和流道孔(5),所述的进气口(2)位于整个流场结构的中心,其形状可为圆形或正多边形,所述的多级肋板(4)上分布着贯通的流道孔(5),所述的进气孔(2)和多级肋板(4)均加工在极板材(1)上。反应气体从进气孔(2)进入流场,由中心向四周通过每级肋板上的流道孔(5)径向扩散到下一层环形流场(3)。与现有发明相比,本发明促进反应气体在流场中的充分扩散,提高了反应气体的扩散传质效率,改善了电池的输出效率,同时反应气体通过流道孔向四周均匀扩散,保证了气体在流场中的均匀分布,避免了流道堵塞和水淹现象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217361652U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20583390.X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山东建筑大学
IPC: H01M8/0258 , H01M8/0276 , H01M8/241 , H01M8/2465
Abstract: 一种便于组成电堆的新型燃料电池集成双极板,属于燃料电池双极板领域。所述双极板同时集成有阳极流道和阴极流道。所述双极板具有第一台阶面、氧气出口、阳极侧流道、阳极侧肋板、中心柱、氢气流动口、侧面凸台、氢气主流道、第二台阶面、氧气出口、阴极侧流道、阴极侧肋板和氧气进气槽。氧气采用中心进气方式,在同等工作面积下能够有效缩短进气路径,使反应气体快速均布于流场区域;而氢气扩散能力较强,采用侧面进气方式。所述双极板同时设置中心柱释放槽、氧气主流道、氢气主流道、氧气进气槽、氧气进气槽释放口等结构,可有效解决燃料电池电堆中气体采用中心进气方式时的密封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