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65798A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03815179.0
申请日:2003-06-26
Applicant: 三得利株式会社
IPC: C07D307/84 , A61K31/343 , A23L1/30 , A23L1/28 , A23L2/00 , C12C5/00 , C12G3/00 , A61K35/72 , A61K35/78 , A61P1/00 , A61P1/14 , A61P13/02 , A61P4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07/84 , A23L33/105 , A61K31/343
Abstract: 能够刺激消化道运动的物质,包含式(I)的化合物(互为立体异构体的活性物质α和活性物质β),该物质衍生自天然产物,因而不会造成副作用,即使在长期连续应用时也是高度安全的并可以广泛用作饮食品的添加剂等;和含有包含所述刺激性物质的添加剂的饮食品。特别地,经过分离和提纯从啤酒获得的能够作用于毒蝇碱M3受体的消化道运动刺激性物质,该物质是一种具有可饮用性刺激作用的物质;和得自于天然产物或经加工的天然产物、包含上述物质的组合物。所提供的物质或组合物用作饮食品的添加剂,由此提供能够刺激消化道运动的饮食品。
-
公开(公告)号:CN1208330C
公开(公告)日:2005-06-29
申请号:CN02144771.3
申请日:2002-12-13
Applicant: 中国医科大学
IPC: C07D307/84 , A61K31/343 , A61P1/04
Abstract: 丹参抗消化性溃疡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其制备工艺:丹参药材加水煎煮,滤液上聚酰胺柱(2Kg生药/Kg),先用蒸馏水洗10个保留体积除去杂质,再用90%乙醇液洗脱10个保留体积,减压回收乙醇溶液,得红棕色固体,用水加热溶解(300ml/Kg生药),沉淀,过滤得黄色上清液,沉淀用少量水洗涤,减压除去水分得产品,棕色,收率约为0.6%。该提取物是一种二类中药新药,主要化学成分是以丹酚酸B为主的丹酚酸类成分,并含有少量的脂肪酸类成分。具有明显抗消化性溃疡作用,对急慢性胃炎亦有良好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590383A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03156388.0
申请日:2003-09-05
Applicant: 天津药物研究院
IPC: C07D307/84 , C07D307/79 , A61K31/343 , A61K35/78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参提取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尤指丹参总酚酸或其可接受的盐的提取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现代化领域。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提取:以丹参为原料,用水、低级醇、或含水低级醇提取,过滤,得到提取液;2)浓缩:提取液在低温下减压浓缩,蒸去低级醇;3)调pH值:浓缩液用无机酸调节至酸性,过滤;4)萃取:滤液用极性溶剂或混合极性溶剂处理使其形成水层和有机溶剂层;5)干燥:分取有机溶剂层,浓缩,干燥,即得丹参总酚酸。本发明的优点是:该方法简便、环保、工艺过程简单,不需特殊设备,安全,易于操作和进行质量控制,成本低廉,所得丹参总酚酸或丹参总酚酸盐含量高,性能稳定,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3126C
公开(公告)日:2005-01-05
申请号:CN95194969.1
申请日:1995-09-06
Applicant: 范德比尔特大学
IPC: C07D307/82 , C07D307/84 , C07D333/66 , C07D333/68 , A61K31/343 , A61K31/381 , A61P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07/79 , C07D333/54
Abstract: 具有结构式(A)的化合物,其中(a)W是-C(X’)-NRR’或NR-C(X’)R’;(b)X和X’各自为O或S;(c)每个Y各自是氢或具有1至约3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者,两个Y连接成具有3至约7个碳原子的环烷基;(d)Z是未取代的支链或环状烃基,或者是未取代或烷基取代的苯基或苄基,Z除氢原子之外另有3至约10个原子;(e)R选自氢、具有1至约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烃基和具有3至约6个碳原子的环烃基;(f)R’选自氢、羟基、具有1至约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烃基或烃氧基,以及具有3至约7个碳原子的环烃基;含有这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使用这类组合物治疗炎症或疼痛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247855A
公开(公告)日:2000-03-22
申请号:CN98111076.2
申请日:1998-09-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C59/52 , C07D307/84 , A61K35/78 , A61K31/19 , A61K3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丹参多酚酸盐的制备方法,采用热水提取大孔树脂分离,精制丹参多酚酸盐。它主要的活性成分为丹酚酸B镁盐,含量高达60%,所得的丹酚酸盐可在心脑血管药物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1598A
公开(公告)日:1992-06-03
申请号:CN91108400.2
申请日:1991-10-29
Applicant: 石原产业株式会社
IPC: C07D333/68 , C07D307/84 , C07D215/48 , A01N43/12 , A01N43/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77/68 , A01N37/28 , A01N43/12 , A01N43/42 , A01N43/78 , A01N43/90 , C07C243/36 , C07C243/38 , C07D215/48 , C07D215/54 , C07D307/85 , C07D333/68 , C07D333/70 , C07D333/78 , C07D495/04
Abstract: 以分子式(I)表示的肼类化合物或其盐:(其中,A、W、R、n如说明书中所限定),它们的制备方法,及以它们为活性成分的杀虫剂。
-
公开(公告)号:CN11571019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110964428.8
申请日:2021-08-2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7C231/02 , C07C273/18 , C07C269/04 , C07C233/13 , C07C233/66 , C07C235/60 , C07C235/78 , C07C271/46 , C07C275/28 , C07C327/48 , C07C333/04 , C07D209/42 , C07D213/81 , C07D213/82 , C07D215/54 , C07D237/24 , C07D239/28 , C07D241/24 , C07D241/44 , C07D263/58 , C07D275/03 , C07D277/68 , C07D285/06 , C07D285/14 , C07D307/68 , C07D307/84 , C07D333/38 , C07D333/70 , C07D471/04 , A01N37/20 , A01N37/42 , A01N43/08 , A01N43/10 , A01N43/12 , A01N43/40 , A01N43/54 , A01N43/56 , A01N43/58 , A01N43/60 , A01N43/80 , A01N43/82 , A01N43/90 , A01N47/22 , A01N47/30 , A01P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杀线虫活性的含三氟烯烃类化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顺反异构体或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杀线虫活性。#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99406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69892.6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307/84 , C07D307/80 , A61P29/00 , A61P11/06 , A61P11/00 , A61P17/00 , A61P11/02 , A61P19/02 , A61P1/04 , A61P1/00 , A61P13/12 , A61P9/10 , A61P3/10 , A61P17/04 , A61P17/06 , A61P17/08 , A61P17/02 , A61P17/14 , A61P35/02 , A61P9/06 , A61P9/12 , A61P25/28 , A61P35/00 , A61P25/14 , A61P25/16 , A61P25/24 , A61P25/00 , A61P25/18 , A61P21/00 , A61K31/3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具有下式I所示的结构。经研究证实,本申请的式I的化合物可有效地抑制磷酸二酯酶4活性,增加细胞内cAMP的堆积,同时能显著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炎症因子TNF‑α的分泌,有望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磷酸二酯酶4相关疾病的药物或用于制备改善皮肤敏感的化妆品,尤其有望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银屑病与特应性皮炎的药物,因此,本申请的化合物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2065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599703.4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IPC: C07D307/84 , G01N21/64 , G01N33/68 , A61P29/00 , A61P35/00 , A61P25/00 , A61P39/06 , A61P31/12 , A61P31/04 , A61P31/10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酚酸B小分子活性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丹酚酸B和炔基胺加入至溶剂中,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反应,得到所述丹酚酸B小分子活性探针,还公开了一种丹酚酸B小分子活性探针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丹酚酸B小分子活性探针及其应用,本发明适用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通过选定合适的催化剂,创建的合成体系能采用一步反应得到本发明的丹酚酸B小分子活性探针,产率达到甚至超过了四步法的水平,大大简化了合成步骤,且丹酚酸B小分子活性探针可作为生物正交标记探针,有助于深入了解丹酚酸B的作用机制,有助于设计出更安全和高效的神经保护等药效的丹酚酸B衍生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80526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0483797.X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曲阜师范大学
IPC: C07D307/8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粘度和极性响应型平台荧光探针、硫化氢检测荧光探针及其合成工艺与应用。所述硫化氢检测荧光探针的结构如下所示;#imgabs0#。本发明针对生理微环境中极性及粘度检测中存在的可操作性差、灵敏度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环境粘度和极性检测的高灵敏度平台荧光探针,该探针可通过荧光强度的剧烈变化反应环境粘度的改变,通过荧光发射位置的变化反应环境极性的改变;同时该探针分子可充当优良的平台分子用于不同应用领域探针的合成;通过改造所述荧光探针分子的羟基,得到高灵敏度硫化氢检测荧光探针,其检测灵敏度可达36纳摩,可用于细胞中硫化氢的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