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7412766U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21476673.X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绵阳高新区达高特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D1/00 , B01D5/00 , C07D307/68
Abstract: 一种用于生产2‑氰基呋喃的分离纯化装置,包括分离纯化装置本体,所述分离纯化装置本体内部通过导流板被分割成上部的冷凝室以及下部的蒸发室,所述蒸发室的底部设有高温加热盘管,所述的高温加热盘管一端连通于加热液输送入口,另一端连通于加热液输送出口,所述的加热液输送入口与加热液输送管相连,所述蒸发室的上部设有粗产品进口,所述蒸发室的底部设有精产品出口,所述冷凝室底部设有回流出口,所述冷凝室内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沿圆周均匀分布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内设有冷却液分配管,冷却液分配管为相互缠绕的螺旋式双通道结构,所述的冷却液分配管连通于冷却液输送管,所述冷凝管的顶部共同连通于冷却液出口,所述的导流板中间凸起,凸起部分为贯通的正六角形蜂窝孔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19502693U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20554371.9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吉林省中科聚合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IPC: B01J8/10 , C07D307/6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2,5呋喃二甲酸的转鼓式反应器,属于化工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应不均和反应效率低的问题。包括有能转动的转筒,所述转筒内壁上固接有混合组件,用于跟随转筒转动混合物料;风机单元,所述风机单元与所述转筒连通,用于为所述转筒内循环二氧化碳;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风机单元连通,用于加热二氧化碳。本发明进行2,5‑呋喃二甲酸的制备时,物料跟随转筒转动混合,增加了物料在转筒内的滞留时间,并且物料运动到到高处,在重力作用下落下时,流动态的物料在空中横截面减小,可以更地与二氧化碳进行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68461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0679473.2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IPC: C07C391/02 , C07D307/68 , C07D261/18 , C07C391/00 , C07B4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见光促进硒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发明中的芳基酮酸化合物和二硒醚,在可见光下照射下进行搅拌反应,得到硒酯化合物。本发明反应条件简单、操作简便,不需要使用过渡金属、氧化剂和光催化剂,具有绿色高效等优点;本发明还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严格排除水分或空气的优点,为硒酯化合物开拓了新的合成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和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94801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80068917.2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环球油品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7D307/68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备呋喃‑2,5‑二羧酸(FDCA)和FDCA衍生物的一体化方法组合了糠醛氧化反应、中间体水去除步骤和糠酸盐羧化反应。在催化剂和过量碱的存在下,用空气作为氧化剂,用碱性溶液来氧化糠醛进料流。将来自第一方法步骤的所得糠酸酯溶液干燥以去除水。将无水固体产物送至羧化过程以产生FDCA盐,该FDCA盐可以任选地进一步反应以形成FDCA或FDCA酯。
-
公开(公告)号:CN1198230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339861.8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33/38 , C07D207/34 , C07D307/24 , C07D239/28 , C07D307/68 , C08K5/20 , C08L2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杂环类四元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杂环类四元酸具有式I所示结构,#imgabs0#其中,Y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团,R1、R2独立的选自C1~C1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芳环。所述杂环类四元酸由于酰胺键的存在具有生物兼容性好、毒性低等优点,适用于合成低毒性的增塑剂。
-
公开(公告)号:CN11982307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27120.9
申请日:2023-07-17
IPC: C07D307/68 , C07C209/00 , C07C209/84 , C07C209/86 , C07C211/09 , C07C211/12 , C30B29/54 , C30B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脂肪族二胺呋喃二甲酸盐及其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戊二胺呋喃二甲酸盐(PA5F盐)、己二胺呋喃二甲酸盐(PA6F盐)、庚二胺呋喃二甲酸盐(PA7F盐)、辛二胺呋喃二甲酸盐(PA8F盐)、壬二胺呋喃二甲酸盐(PA9F盐)、癸二胺呋喃二甲酸盐(PA10F盐)及其晶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特定方法所提供的晶体,消除了脂肪族二胺臭味,具有更高的堆积密度使其便于运输,也改善了聚合单体的稳定性,满足了尼龙聚合对摩尔比的要求,使其可以直接用于聚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45597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60930.4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B01J23/889 , B01J23/34 , B01J23/75 , B01J23/80 , B01J37/03 , B01J37/00 , B01J35/45 , B01J35/50 , C07D307/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微结构化多金属氧化物用于选择性催化氧化5‑羟甲基糠醛制2,5呋喃二甲酸的方法,本发明将不同的金属盐与碱性添加剂混合于溶剂中,利用溶剂在亚临界状态下具备优异的溶解能力和扩散性能的特性,使金属离子在亚临界流体中充分接触并迅速结晶,调控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实现对多金属氧化物微观结构的调控,从而激发多金属活性位点,然后焙烧,制备得到多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能在碱性、水溶液条件下实现5‑羟甲基糠醛高效高选择性地转化为2,5‑呋喃二甲酸。本方法制备催化剂具有高分散性、可控性强,迅速结晶的优点。相对于贵金属催化剂,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多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成本较低,且稳定性高,可循环利用,具有广阔的应用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97513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33150.8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科国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D307/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一步纯化2,5-呋喃二甲酸及颗粒制备的方法,包括:将粗品2,5-呋喃二甲酸、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和一定量的活性炭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高温搅拌反应1h后,将高温固液混合物通过夹套过滤器导入结晶器中降温结晶(全程传质管道为夹套保温管道),待结晶器中温度降至室温后将固液混合物导入离心机中得到白色晶体,烘箱干燥后得到高纯产品,本发明整个过程所需反应时间较短,效率极高,成本低,纯化方式简单易操作,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7511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636038.8
申请日:2024-11-15
IPC: C07B63/00 , A61K8/9789 , A61Q19/08 , A61P29/00 , G01N30/02 , G01N30/06 , G01N30/14 , G01N30/86 , A23L33/105 , A23K10/30 , A23K20/121 , A23K20/111 , A23K20/105 , A23K20/137 , A23K20/132 , A23K20/126 , C07D309/32 , C07D307/68 , C07H1/08 , C07H15/203 , C07D213/51 , C07D239/54 , C07D207/333 , C07D209/42 , C07D213/82 , C07D307/83 , C07D493/04 , C07J9/00 , C07H17/07 , C07C47/56 , C07C47/575 , C07C65/03 , C07C45/78 , C07C51/42 , A61K31/341 , A61K31/405 , A61K31/404 , A61K31/44 , A61K31/40 , A61K31/343 , A61K31/37 , A61K31/7048 , A61K31/7034 , A61K31/575 , A61K31/11 , A61P3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炎和抗氧化活性的构树枝提取物的筛选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首次基于活性导向/谱效分离技术对构树树枝中的抗氧化和抗炎的活性部位进行了系统筛选和分离。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精简分离操作的步骤,减少分离中化合物的损失,降低分离流动相和填料的消耗。同时,活性导向分离能提高发现活性化合物的概率,降低测定获取化合物活性的成本,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7077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61802.3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231/10 , C07C233/65 , C07C235/46 , C07D317/68 , C07D213/81 , C07D213/82 , C07D333/38 , C07D307/68 , B01J23/34 , C07C253/28 , C07C255/54 , C07C255/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伯酰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芳香酮作为模型底物,氧气作为氧源,氨气作为氨源,在OMS‑T作用下,芳香酮发生氧化裂解,生成伯酰胺。该策略的创新点在于对OMS‑T表面的氧空位浓度的调控,通过对催化剂晶化温度的调控,来改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此方法催化剂易制备、廉价,氧化效率高,选择性好,产品收率高,并且以氧气作为氧源,氨气作为氨源,不仅大大的提高了原子利用率,还经济、环保,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