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40723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811457787.9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孙京 , 迟关心 , 姜生元 , 李鹏 , 马超 , 张伟伟 , 全齐全 , 唐德威 , 邓宗全 , 侯绪研 , 蒙承奇 , 刘飞 , 殷参 , 赖小明 , 邓湘金 , 姚猛 , 郑燕红
IPC: G01N3/58
Abstract: 一种单刃直线切削负载特性测试平台,属于月面采样返回探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对模拟月壤进行切削性能测试的测试平台的问题。它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垂直固接在底座上方的机架、固设在底座上方且位于机架一侧的六维力传感器、装设在六维力传感器上方的广义模拟月壤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进尺驱动部件、冲击驱动部件、主运动驱动部件,冲击驱动部件滑动设置在水平导轨上,主运动驱动部件固设在机架上,冲击驱动部件通过主运动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出端实现其沿水平方向的滑动,进尺驱动部件固设在机架上且位于水平导轨与机架之间,水平导轨通过进尺驱动部件实现其沿竖直方向的滑动,冲击驱动部件上设置有刀具。
-
公开(公告)号:CN109050974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811080924.1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球车坡道转移用的安全护栏,包括平台护栏和坡道护栏,平台护栏成对对向设置,坡道护栏成对背向设置,星球车转移时,在着陆平台上,车轮在平台护栏的防护下行进,在坡道梯面上,车轮在坡道护栏防护下行走,平台护栏包括平台挡边和多个平台支承座,多个平台支承座支撑平台挡边,平台挡边包括直挡边和弯折挡边,坡道护栏包括坡道挡边和多个坡道支承座,多个坡道支承座支撑坡道挡边,坡道挡边包括长直挡边和外旋挡边,同一侧的平台护栏和坡道护栏的交汇处设置车轮过渡导引段。本发明在星球车从着陆平台台面转移至地面过程中,可防止星球车发现侧翻、侧向滑移,保障平台至坡道梯面顺利过渡转移,对星球车的多个车轮独立纠姿和导向。
-
公开(公告)号:CN10939732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516504.3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级减速传动的双自由度关节装置,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筒座和第二筒座;第一筒座内设有第一方向输出转轴和第二方向输出转轴;第一输出法兰,第一输出法兰的回转中心平行于第一方向转轴的方向设置;第二输出法兰,第二输出法兰的回转中心垂直于第二方向转轴的方向设置;第一筒座内设有直齿轮传动组,包括相互配合的主动直齿轮和从动直齿轮,主动直齿轮设在第一方向输出转轴上,第一输出法兰通过谐波减速器组件连接至从动直齿轮;第二筒座内设有锥齿轮传动组,包括相互配合的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设在第二方向输出转轴上,第二输出法兰通过谐波减速器组件连接至从动锥齿轮。本发明设计紧凑,具有较大的输出力矩。
-
公开(公告)号:CN109335029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58368.5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气浮式飞行器在轨分离地面模拟与测试装置,属于飞行器在轨分离地面模拟与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浮式飞行器在轨分离地面模拟与测试装置。解决了现有气浮仿真平台不可借助外力运动,无法真实反映出飞行器在分离之后运动特性的问题。它包括触发系统、模拟墙、连接单元、气浮模拟小车、大理石平台、护栏和缓冲墙。它主要用于飞行器在轨分离后的地面模拟与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933502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58340.1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球杆素材组装的大型空间桁架在轨建造系统及方法,建造系统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原料储存箱、截面建造机械臂、截面建造单元、拓展建造机械臂和拓展建造单元,截面建造机械臂将设置在原料储存箱中的球节和链杆输入到截面建造单元中,截面建造单元将球节和链杆组装成截面,拓展建造机械臂将截面建造单元输出的截面输入到拓展建造单元中,相邻的两个截面之间通过链杆组装成立体结构,依次重复组装,搭建出空间桁架。本发明采用不同的球节和链杆能够搭建多种几何构型的空间结构;具有零件素材可拆卸,能够重复利用;桁架具有较高的占空比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05099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93678.3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646
Abstract: 一种空间飞行器对接用柔性传动轴,涉及航天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对接机构质量大、碰撞能量大及系统复杂的问题。它包括电动缸、固装在电动缸一端部的挡板、通过挡板与电动缸固接且与推杆同轴设置的套筒以及同轴设置在套筒内的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外万向节、外弹簧套、对接柱、若干弹簧、若干内弹簧套、若干数量与内弹簧套数量相等的内万向节,其中外万向节与推杆固接,外弹簧套及若干内弹簧套均为环形件,外弹簧套套设在外万向节上,若干内弹簧套对应套设在若干内万向节上,且若干内万向节并排设置在外万向节与对接柱之间,相临两个弹簧套之间以及内弹簧套与对接柱之间各设置一个弹簧,伸缩组件通过推杆在套筒内做伸缩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0905099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80925.6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飞行器用径向卡锁式捕获锁及其工作方法,捕获锁包括安装在主动飞行器上的主动端和安装在被动飞行器上的被动端,所述的被动端为锥形结构,所述的主动端包括外壳组件、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和卡锁组件,所述的外壳组件用以支撑、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和卡锁组件,所述的驱动组件驱动传动组件使传动组件将回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所述的传动组件控制所述卡锁组件的径向往复移动,所述的卡锁组件径向伸出外壳组件时卡紧所述被动端,所述卡锁组件径向收回外壳组件时释放所述被动端。本发明解决现有对接机构技术的系统复杂、质量大、通用性差等问题,在飞行器对接过程中实现低扰动的捕获、锁紧和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08466705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264188.9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钢带传动多级套筒式展收机构,该展收机构包括内驱动式和外驱动式,所述外驱动展收机构的卷带轮、驱动轮和多级套筒模块通过刚带进行同步传动,支撑轮在驱动轮的下方,多级套筒模块由n个空心套筒相互嵌套而成,其中n≥2,钢带在多级套筒模块的外部。所述内驱展收机构的钢带在多级套筒模块的内部,且不设置支撑轮。解决了现有展收机构,存在拓展有限、机构收回时所占空间大、轮廓大、质量大、结构复杂、工艺空间利用有限的问题。本发明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适合的长度、横截面形状及驱动方式,具有展收比大、拓展方便、机构收回时所占空间小、轮廓小、结构简单、质量小、工艺空间利用充分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00747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0766832.8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C25/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地面标识的无人飞行器自主定位及位姿校正技术,涉及自动控制及图像处理领域。其特征在于在无GPS信号的情况下,融合飞行器上惯性元件、地磁计及光流模块信息,利用相机识别地面标识,完成对飞行器的位置和姿态校正。惯性元件及光流模块用于获取飞行器的俯仰滚转信息及位置信息,地磁计用于获取飞行器的偏航信息;相机用于获取地面标识图像,根据地面标识在获取图像和初始地理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解算飞行器相对于初始地理坐标系的位置和姿态;利用相机所获取位姿信息对利用惯性元件、地磁计和光流模块信息所得位姿进行校正。本发明可采用白色特征带组成的固定间隔网格或地面瓷砖缝隙作为地面标识,实现对飞行器的全局定位及姿态校正。
-
公开(公告)号:CN104077456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410326561.0
申请日:2014-07-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飞行器姿态控制地面仿真系统效能评估方法,根据仿真系统可信度理论,研究动力学系统、运动学系统、测量系统和控制系统四个子系统的可信度,综合计算得到空间飞行器姿态控制地面仿真系统的整体可信度,对空间飞行器姿态控制地面仿真系统的效能进行评估。本发明提供的评估方法从各个方面考虑地面仿真系统与实际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可信度,充分利用仿真数据,客观量化描述了地面仿真系统的可信度。本发明提供的评估方法理论依据可靠,计算过程简单,具有比较广泛的适用范围,为其他仿真系统的效能评估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借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