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气体传感器浓度信号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49833B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010298973.X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红外气体传感器,具体是一种用以高精度确定目标气体浓度的红外气体传感器浓度信号处理方法。解决了目前红外气体传感器所用气体浓度确定方法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红外气体传感器浓度信号处理方法就如下因素进行修正:1、在目标气体不存在的情况下红外气体传感器零位输出比对检测结果的影响;2、入射检测通道的红外光波长范围内非吸收波段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实施两次温度补偿:1、引入温度补偿参数,实现实时温度补偿;2、对理想气体定律中温度的影响实现二次补偿;最终获得高检测精度的目标气体浓度。方法合理、有效,能很大程度地提高红外气体传感器的检测精度,满足对于检测精度要求高的场合的实际使用需要。

    一种适用于高转速飞行体姿态测量的半捷联式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175242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25476.7

    申请日:2011-01-2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惯性导航测量技术,具体是一种适用于高转速飞行体姿态测量的半捷联式结构。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惯性导航系统不适用于高转速飞行体姿态测量的问题。一种适用于高转速飞行体姿态测量的半捷联式结构包括轴向负荷承载区、径向负荷承载区、惯性测量组合及解算电路区、质量偏置区、以及外框架;轴向负荷承载区包括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径向负荷承载区包括第一球轴承和第二球轴承;惯性测量组合及解算电路区包括前轴、内筒、以及后轴。本发明实现了微惯性测量组合在旋转方向与载体不捷联,其它两个方向与载体捷联,从而有效解决了传统惯性导航系统不适用于高转速飞行体姿态测量的问题,适用于高转速飞行体的姿态测量。

    一种适用于高旋弹药的主动式半捷联惯性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55886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25530.8

    申请日:2011-01-2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捷联惯性测量装置,具体是一种适用于高旋弹药的主动式半捷联惯性测量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半捷联惯性测量装置系统参数设计难度大、以及通用性较低的问题。一种适用于高旋弹药的主动式半捷联惯性测量装置包括半捷联结构机械支撑模块、微惯性测量组合减旋模块、以及惯性姿态解算模块;所述半捷联结构机械支撑模块包括半捷联外筒、半捷联内筒、转轴、支撑轴承、以及滑环。本发明通过设计合理的减旋装置给微惯性测量组合创造出了一个旋转轴向相对稳定的工作平台,彻底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半捷联惯性测量装置系统参数设计难度大、以及通用性较低的问题,能够满足常规高旋弹药的各种测试需求。

    微加速度计可靠性强化试验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39488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10075247.9

    申请日:2009-08-22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MEMS类传感器-微加速度计的测试方法,具体是一种微加速度计可靠性强化试验测试方法。能够了解微加速度计在温度、振动和湿度综合应力环境下的失效模式,方便产品研发,改善产品整体性能,步骤如下:1、微加速度计于温度应力下的强化测试步骤;2、微加速度计于温度、振动综合应力下的强化测试步骤;3、微加速度计于温度、振动、湿度综合应力下的强化测试步骤。本发明兼顾温度、振动和湿度三应力对微加速度计内部结构的影响。通过对微加速度计逐步施加温度、振动和湿度三应力,了解与微加速度计功能失效前和失效时对应的三应力情况,以便解决微加速度计的缺陷,提高微加速度计的整体性能、可靠性,利于高可靠性微加速度计新产品开发。

    便携式红外瓦斯报警仪
    6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67120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10074252.8

    申请日:2009-04-2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瓦斯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红外瓦斯报警仪。解决了现有瓦斯红外检测装置的灵敏度和精度未能达到理想的要求等问题,该报警仪包括置于盒体内的检测单元、信号处理电路,盒体上设有功能按钮、显示屏、报警器、报警指示灯,盒体上开有与检测单元正对的通气孔;检测单元为内置有红外光源、红外探测器的集气罐,集气罐包含侧壁上开有通孔的筒体、分别固定于筒体两端的端盖,端盖的内表面为凹镜镜面,红外光源、红外探测器分别通过支撑体与两端盖的内表面固定,并处于端盖内表面凹镜镜面的焦点位置。检测单元结构简单、合理、紧凑,便于加工,便于随身携带,整个报警仪的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测量精度高,应用范围广。

    微机械角加速度传感器
    6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05067C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510012884.3

    申请日:2005-09-3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微机械角加速度传感器,主要包括一个悬浮质量块,两根连接悬浮质量块与固定端的梁和两块与检测角加速度相关的检测极板,检测极板与固定端固定,质量块与检测极板为电容的两个极;在连接质量块的梁上施加一个旋转的角加速度时,质量块将发生偏转,导致质量块与检测极板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最终导致检测极板与质量块之间的电容值发生变化,通过测试检测极板的电容变化量就可以判定被测角加速度的大小。具有结构简单,抗过载能力强,灵敏度和测量精度高的微机械角加速度传感器。

    利用冲击加速度发生器测量微加速度计动态线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68810C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510070953.6

    申请日:2005-05-1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利用冲击加速度发生器测量微加速度计动态线性的方法。将微加速度计安装固定于冲击加速度发生器的细长棒的一端,用双膛冲击加速度发生器同时发射两个弹体,两个弹体同时与细长棒相撞,通过控制冲击加速度发生器,使两个弹体作用于细长棒上的冲击加速度脉冲的频率相同且峰值分别为a1、a2,测出微加速度计此时输出的加速度的峰值Y;冲击加速度发生器再分别发射两个其施加于细长棒上的冲击加速度脉冲的峰值分别为a1、a2的两个弹体,分别测出微加速度计对应的输出加速度的峰值Y1、Y2,计算是否(Y1+Y2)=Y或求得ΔY=(Y1+Y2)-Y,以ΔY是否在要求的精度范围内,来评价被测微加速度计的动态线性。本发明添补了微加速度计动态线性度测量的空白。

    三轴微加速度计轴心差角的四点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60942C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510012518.8

    申请日:2005-05-15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三轴微加速度计轴心差角的四点测试方法,涉及三轴微加速度轴心差角的测试方法。本发明解决目前没有测试三轴微加速度计轴心差角的具体方法的问题。将三轴微加速度计以被测轴垂直于分度头轴线、其它两轴分别平行于分度头轴线的方向固定于分度头夹具上,分别测出被测轴水平夹角为0°、90°、180°、270°时的加速度计对应于被测轴的电压输出,代入相应公式即可测得被测轴的轴心差角。本发明首次提出了利用精密光学分度头测试三轴加速度计轴心差角的测试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通过对几个固定位置的输出参数的测量,即可得到各轴的轴心差角且测量结果精确,与现有测试方法相比避免了大量反复寻找、测试的过程。

    利用冲击加速度发生器测量微加速度计动态线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77113A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200510070953.6

    申请日:2005-05-1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利用冲击加速度发生器测量微加速度计动态线性的方法。将微加速度计安装固定于冲击加速度发生器的细长棒的一端,用双膛冲击加速度发生器同时发射两个弹体,两个弹体同时与细长棒相撞,通过控制冲击加速度发生器,使两个弹体作用于细长棒上的冲击加速度脉冲的频率相同且峰值分别为a1、a2,测出微加速度计此时输出的加速度的峰值Y;冲击加速度发生器再分别发射两个其施加于细长棒上的冲击加速度脉冲的峰值分别为a1、a2的两个弹体,分别测出微加速度计对应的输出加速度的峰值Y1、Y2,计算是否(Y1+Y2)=Y或求得ΔY=(Y1+Y2)-Y,以ΔY是否在要求的精度范围内,来评价被测微加速度计的动态线性。本发明添补了微加速度计动态线性度测量的空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