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00913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710098601.0
申请日:2007-04-23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晶用低锰、低硫原料纯铁的成分及生产方法,该原料纯铁特征在于其重量百分比组成为:C:0.03-0.07%,Si:0.10-2.0%,Mn:0.03-0.06%,P:≤0.02%,S:≤0.005%,Al:≤0.02%,Sn:≤0.008%,Ti:≤0.01%。其生产采用非真空工艺,利用铁水预处理—转炉吹炼—LF精炼—方坯连铸生产流程,其中:进行铁水预处理降低铁水中S含量,转炉炼钢采用双渣法或者多次造渣,转炉深脱碳、脱锰,出钢时严格控制下渣量;炉后采用FeSi、Al或者单独用Al进行预脱氧,全程底吹搅拌;精炼工序利用硅铁与硅钙进行扩散脱氧,深脱硫、降Al、升温,喂钙线软搅拌后经连铸成纯铁坯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104197A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710119933.2
申请日:2007-08-03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IPC: B22D11/108 , B22D27/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的凝固与连续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凝固过程中弥散植入细微异相粒子的方法和添加原料,该方法是向凝固过程中的金属液内连续喂入一种由金属或合金基体以及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棒或板带,这种棒或板带中含有重量百分比0.2%~6%、尺寸为10nm~1000nm的金属氧化物,并在振动源的驱动下做高频小振幅振动,其插入金属液的部分被连续熔化,而其中的高熔点的金属氧化物则在振动和流体流动的作用下被均匀弥散到整个液相中,使凝固后的金属组织中得到大量弥散分布的细微粒子。这些细微粒子不仅为金属液的凝固形成等轴晶带来大量形核核心,而且对其后的金属加工过程中的相变、热处理以及焊接等晶粒长大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333097C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410101590.3
申请日:2004-12-24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 安徽省双鼎特种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产含硼合金钢材料中一种铁基的中间材料制备领域。主要适用于精炼含硼合金钢或低硼微合金化钢用中间合金,特别是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用冷轧含硼软钢材料。该中间合金成分为:Al 30~50%;Mn 20~35%;B 2~4%;P≤0.1%;S≤0.1%;C≤1.0%;余量为Fe。采用本发明所设计的铝锰硼铁中间合金钢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该中间合金的成分设计合理,而且能控制炼钢过程中的母合金成分进行微合金化与均匀性的调整,降低含硼合金钢材料中硼及其他元素的烧损,较传统加入方法的硼收得率高且稳定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648274A
公开(公告)日:2005-08-03
申请号:CN200410101590.3
申请日:2004-12-24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 安徽省双鼎特种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产含硼合金钢材料中一种铁基的中间材料制备领域。主要适用于精炼含硼合金钢或低硼微合金化钢用中间合金,特别是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用冷轧含硼软钢材料。该中间合金成分为:Al 30~50%;Mn 20~35%;B 2~4%;P≤0.1%;S≤0.1%;C≤1.0%;余量为Fe。采用本发明所设计的铝锰硼铁中间合金钢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该中间合金的成分设计合理,而且能控制炼钢过程中的母合金成分进行微合金化与均匀性的调整,降低含硼合金钢材料中硼及其他元素的烧损,较传统加入方法的硼收得率高且稳定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265344A
公开(公告)日:2000-09-06
申请号:CN00103379.4
申请日:2000-03-03
Applicant: 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连续铸造领域。所述的金属薄带连续铸装置包括以两个水冷辊为主构成的楔形空间、整形辊、去毛刺机、轧机、剪切机和卷取机。两个同直径的水冷辊水平平行放置,在水冷辊的轴向两侧端分别设置了与水冷辊同心的缓凝圆环,在两个水冷辊的同一侧端,在两个缓凝圆环的外侧安置在两个侧挡块,该侧挡块固定在机架上。在水冷辊的下方设置了一对整形辊。本发明不仅金属收得率高,且边部质量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950992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610543448.7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一次冷轧法制造的晶粒取向纯铁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转炉冶炼→钢液真空循环脱气法精炼→连铸→板坯加热→热轧→常化→冷轧→退火,其中:所述的连铸步骤后,得到的连铸板坯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0.01~0.08%,Si:0.01~1.0%,Mn:0.05~0.5%,P:0.01~0.1%,S:0.003~0.01%,Als:0.005~0.05%,N:0.005~0.02%,Cu:0.05~0.8%,其余为Fe;在所述热轧步骤,控制终轧时获得的γ相含量按质量百分比为10~30%;所述常化步骤为在650~800℃保温30~600s;所述退火步骤包括脱碳退火和高温退火。本发明可以利用当前钢铁企业现有生产设备,通过成分设计、抑制剂组成的合理配合、轧制与热处理工艺的合适设定等手段,利用传统厚板坯生产工艺获得具备既具备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又具备锋锐的{110} 择优取向的取向纯铁。
-
公开(公告)号:CN103741031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741741.0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 四川省川威钒钛冶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的含钒普通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取向电工钢技术领域。薄板坯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0.025~0.055%、Si2.5~4%、Mn0.05~0.2%、Cu0.4~0.6%、S0.005~0.01%、Al0.005~0.02%、N0.004~0.02%、P0.001~0.02%、V0.002~0.02%,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取向硅钢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薄板坯连铸→均热炉加热→热连轧→第一次冷轧→脱碳退火→二次冷轧→回复退火→涂MgO隔离剂→高温退火→冷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板坯加热温度低,均热时间短,降低了能耗;添加适量V形成辅助抑制剂,增强了抑制能力,提高成品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776314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58353.2
申请日:2012-07-24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 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仇圣桃 , 廖鹏 , 秦哲 , 夏文勇 , 侯泽旺 , 罗仁辉 , 朱果灵 , 袁玉军 , 王明林 , 傅军 , 王一成 , 赵和明 , 赵敏森 , 张菊根 , 吴绍杰 , 袁静 , 陈连军
IPC: C21C5/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磷钢冶炼方法。该超低磷钢冶炼方法采用顶底复吹转炉并以铁水和废钢为原料。该超低磷钢冶炼方法包括脱磷期和脱碳期,其中,在脱磷期,以脱磷剂和上炉钢留下的脱碳渣作为造渣材料来进行脱磷冶炼,在脱磷期结束时倒掉40~60%的脱磷渣,脱磷剂包括石灰、轻烧白云石和云母矿;在脱碳期,重新造渣来进行少渣吹炼,并且将产生的脱碳渣留下作为下炉钢的造渣材料。根据本发明的超低磷钢冶炼方法可以在同一顶底复吹转炉中分开地完成脱磷操作和脱碳操作,并可以大大地减少造渣材料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1935809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279509.6
申请日:2010-09-1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稀土双相不锈钢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双相不锈钢技术领域。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C≤0.04%,S≤0.020%,Si≤2.00%,P≤0.030%,Mn 1.00~2.00%,Cr 18.00~24.00%,Ni 3.0~6.0%,Mo 1.0~3.5%,N 0.10~0.40%,B 0.001~0.01%,以铈为主的混合稀土:0.01~0.25%,Fe余量。其工艺步骤包括冶炼和铸造、铸锭或铸坯开坯、钢材轧制和固溶处理。在出钢前,加入稀土金属,钢液浇铸温度控制在1500-1650℃,开坯始锻温度控制在1100-1250℃,终锻温度≥950℃;轧制时开轧温度控制在1150-1200℃,终轧温度≥950℃;固溶处理温度1020-1150℃,保温30-60分钟。优点在于,显著提高了机械强度,并改善了热加工、耐高温和耐盐酸等腐蚀性能,生产成本低,稀土回收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256203C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200410069058.8
申请日:2004-07-19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IPC: B22D11/114 , B22D1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连续铸造领域,特别涉及提高连铸坯质量的方法及震动支撑辊装置。该方法通过紧贴在连铸坯壳外壁的震动支撑辊在保持与连铸坯表面同步转动的同时,在震动源的驱动下做垂直于铸坯厚度方向或平行于拉坯方向的震动,并通过接触将这种震动传输给带液芯的凝固壳。上述方法所用的震动支撑辊装置由紧贴在连铸坯外壁的震动支撑辊、与其相连接的震动传输管线以及震动发生源组成。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通过结构简单、易控制的震动支撑辊装置来提高连铸坯中心等轴晶率以达到明显改善连铸坯中心缩孔和疏松、减少偏析且有效避免了采用凝固末端轻压下所造成的轧制裂纹产生,从而改善连铸坯质量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