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2033178U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020689561.4
申请日:2010-12-30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汽车部件性能检测柔性工装,该工装包括支撑梁(1)、与支撑梁(1)配合设置的横梁(2),支撑梁(1)与横梁(2)为可拆卸、滑动配合相连,在横梁(2)上可拆卸安装有可旋转式螺柱支座(3),所述的可旋转式螺柱支座(3)与横梁(2)为可滑动配合相连,在柔性工装本体上设有与柔性工装可拆卸连接的直角形的地脚转接支座(4)。采用本方案,能够实现对汽车座椅及转向管柱的性能检测夹装,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装夹方法简便,可以拆卸,通用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222875941U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22048983.8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21/231 , B60R21/2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囊的气袋、气囊和车辆,气袋包括第一充气部,所述第一充气部充气后覆盖A柱和风挡下方;第二充气部,所述第二充气部与所述第一充气部连接,所述第一充气部内的气体选择性地通入到所述第二充气部内,所述第二充气部充气后覆盖A柱和风挡。气袋包括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第一充气部充气后覆盖A柱和风挡下方,第二充气部充气后覆盖A柱和风挡,这样可以在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充分保护行人的头部,减少对乘员和行人的伤害,可以在车辆追尾卡车时,解决乘员舱变形大和乘员伤亡率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009922U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21541403.8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5/20 , B60K15/067 , B60K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地板总成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后地板总成包括后地板骨架,覆盖在所述后地板骨架上方的后地板面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后地板骨架下方的后地板下部横梁;所述后地板骨架具有分设在两侧的后地板纵梁,以及连接在两侧所述后地板纵梁之间的后地板中横梁;所述后地板下部横梁呈开口朝前的“C”字型,且所述后地板下部横梁连接在两侧所述后地板纵梁的前段与所述后地板中横梁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后地板总成,能够增加后地板总成前部位置的强度与刚度,有利于提升油箱或电池包安装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19838526U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21718862.9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传力结构和车辆,该车身传力结构包括车身纵梁和前轮罩边梁,所述车身纵梁和所述前轮罩边梁通过支撑组件和连接梁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车身纵梁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梁的前端连接,所述连接梁的后端与所述前轮罩边梁连接,所述车身纵梁的前端连接有前防撞梁,所述支撑组件靠近所述前防撞梁设置,所述支撑组件的前端具有与所述前防撞梁配合的撞击部。本实用新型的车身传力结构,通过支撑组件和连接梁将车身纵梁和所述前轮罩边梁连接,从而构成完整的传力通道,将力分散传递至车身纵梁和前轮罩边梁,能够在碰撞前期充分吸收碰撞能量,降低乘员舱侵入量,提升碰撞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5621861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0366164.1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22/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安全带组件、座椅和车辆,所述的安全带组件,包括:体征检测机构,所述体征检测机构适于检测座位上的乘员的体征;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体征检测机构通讯连接以接收所述体征检测机构发出的乘员体征信息并根据乘员体征信息计算与乘员匹配的限力等级;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并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向限力杆施加与所述限力等级匹配的预紧力。本申请的安全带组件,通过体征检测机构确定乘员的体型特征,控制单元和执行机构对限力杆自动调整,实现自适应主动限力的安全带技术,可为各类体型特征的乘员提供最佳的保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4396664U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20375977.7
申请日:2021-02-18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能结构及车辆碰撞防护系统,该吸能结构配置于车辆的纵梁上,包括设于纵梁上的驱动单元,且驱动单元具有因被驱使而向纵梁外侧伸出的驱动件,该吸能结构还包括连接于纵梁和驱动件之间的伸缩式吸能单元,且伸缩式吸能单元可收纳于纵梁上,并可由伸出的驱动件带动而展开于纵梁的外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能结构,通过驱使驱动件向纵梁外伸出,可将伸缩式吸能单元展开在纵梁的外侧,而可对小重叠碰撞模式下的碰撞能量进行吸收和传递,从而减小乘员舱的侵入量,并提高车辆的使用安全性,此外,伸缩式吸能单元收纳在纵梁上,在减小空间占用量的同时,还可减小对车辆在其他碰撞模式下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使用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149960U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20965339.5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及其组合开关装置,组合开关装置,包括组合开关本体,点火锁和罩在点火锁外并位于组合开关本体下方的下护罩,还包括设置在下护罩上的镂空安装立柱,镂空安装立柱支撑在点火锁与下护罩之间,镂空安装立柱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吸能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开关装置,当车辆发生碰撞驾驶员膝部撞击下护罩时,镂空安装立柱承担大部分力,当镂空安装立柱所受的力大于材料的屈服极限时,镂空安装立柱在撞击力的作用下顺着吸能孔逐渐被压溃,在压溃过程中,镂空安装立柱吸收膝部碰撞能量,缓冲、吸能效果较好,所以能够增强吸能效果,从而减小车辆在发生碰撞时对驾驶员膝部和大腿的伤害,进而提高车辆安全星级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204641888U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20355661.6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于小重叠碰撞工况的车体结构,包括前纵梁,以及经由吸能盒与所述前纵梁相接的防撞梁,相对于所述吸能盒连接于前纵梁另一端的前围板,在所述前围板的侧部连接有前支柱,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前纵梁的外侧与防撞梁之间的前端传力部,连接于所述前纵梁与前支柱之间的中间抗弯部,以及后端加强部,所述后端加强部包括与所述前支柱的底部相连、且呈阶梯型设置的门槛梁,以及在所述前围板上于所述前纵梁的连接点一侧设置的至少一个抗压组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针对于小重叠碰撞工况的车体结构,可使车体在小重叠碰撞工况中可对碰撞力进行有效传递,从而提升车辆于小重叠碰撞中的保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4196890U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20565591.2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T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及汽车,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包括用于承载车身电子稳定装置的本体,在本体的一侧边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翻边,相邻的两个翻边之间设有第一缺口,每个翻边与车身电子稳定装置的侧面上的螺纹孔相对的区域设有开口孔,所述开口孔的开口方向相对车身电子稳定装置的底面向上,所述本体与车身电子稳定装置的底面上的螺纹孔相对的区域设有通孔。当汽车中设置有上述支架来承载车身电子稳定装置时,如果汽车受到正面高速碰撞,车身电子稳定装置会与支架脱离,从而避免由车身电子稳定装置后移而导致驾驶员腿部受伤的情况出现,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4037679U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20428850.7
申请日:2014-07-31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及用于车辆的C柱组件。其中,C柱组件包括:两个后纵梁;两个后部横梁;C柱,C柱的下端构造有C柱下端前连接部和C柱下端后连接部,C柱下端前连接部与相应侧的后纵梁和位于前面的后部横梁固定,C柱下端后连接部与相应侧的后纵梁和位于后面的后部横梁固定;以及顶盖后横梁,顶盖后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左侧和右侧的C柱的上端固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C柱组件,利用两个C柱、顶盖后横梁以及两个后部横梁构造成第一闭环和第二闭环,可以为C柱组件提供两条传力通道,由此可以显著增强车辆的扭转刚度、以及车顶抗压强度,还可以改善整车的NVH性能,减小振动,降低噪声,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