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64558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380024565.7

    申请日:2013-05-23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被设置为,能够使无级变速器和齿轮系在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传递转矩,其中,所述无级变速器使变速比在被输入驱动力源所输出的转矩的输入轴和输出转矩的输出轴之间连续地进行变化,所述齿轮系具有无法由所述无级变速器设定的至少一个变速比,通过输入元件、输出元件和反力元件这三个旋转元件来实施差动作用的前进后退切换机构与所述输入轴被配置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反力元件通过停止旋转而使所述输入元件和所述输出元件相互朝向相反方向进行旋转,在所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设置有第一离合机构、制动机构、第二离合机构和第三离合机构,所述第一离合机构对该三个旋转元件中的至少任意两个旋转元件进行连结,所述制动机构使所述反力元件的旋转停止,在所述第二离合机构中,所述输入元件和所述输出轴经由所述无级变速器而被连结,并且所述第二离合机构对从所述输入轴经由所述无级变速器而到达所述输出轴的第一转矩传递路径实施转矩的传递和截断,在所述第三离合机构中,所述输出元件和所述输出轴通过所述齿轮系而被连结,并且所述第三离合机构对从所述输出元件经由所述齿轮系而到达所述输出轴的第二转矩传递路径实施转矩的传递和截断。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4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34926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280073425.4

    申请日:2012-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在输入驱动力源所输出的转矩的输入轴与从该输入轴被传递转矩而旋转的输出轴之间,使变速比连续变化的无级变速器、在前进行驶的情况下传递转矩的第一齿轮组和在后退行驶的情况下传递转矩的第二齿轮组相互并排地设置,该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第一离合器机构,将从所述输入轴经由所述第一齿轮组到达所述输出轴的转矩的传递路径切换为能够传递转矩的状态和无法传递转矩的状态;牙嵌式离合器,将在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传递转矩的路径切换为经由所述无级变速器进行转矩传递的无级变速路径和经由所述第二齿轮组进行转矩传递的反向用路径;及第二离合器机构,将所述无级变速路径和反向用路径一起相对于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的至少一方断开或连接。

    传动带以及传动带的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06452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180005160.X

    申请日:2011-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5/16 Y10T29/49895

    Abstract: 一种传动带,通过使多个板片状的元件在其板厚方向上排列,并通过带状的圆环将所述多个板片状的元件捆扎成环状而形成,所述传动带的特征在于,所述元件包括至少一个调整元件,所述调整元件用于调整端隙,所述端隙是通过所述圆环将所述元件捆扎成环状时相互相对的所述元件彼此间的间隙的累积,所述调整元件包括:插入槽,所述插入槽面向所述端隙开口;以及插入部件,在调整所述端隙时,所述插入部件被插入到所述插入槽中,并且所述插入部件的一部分从所述插入槽向所述端隙突出。

    动力传递装置的控制装置
    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16651B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080002118.8

    申请日:2010-0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9/18 F01N5/04 F02B67/06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利用在内燃机中产生的排气的能量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控制装置。一种动力传递装置的控制装置,包括:动力传递装置(12),被输入动力;可动部件(17、20),被设置成能够移动以控制动力传递装置(12)的动力传递状态;以及压力室(18、21),被传递压力而产生施加给可动部件(17、20)的力,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内燃机(2),将在使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转换成动能并输出;以及流体压送装置(23),通过被使燃料在内燃机(2)中燃烧时产生的排气的动能驱动,来压送供应给压力室(18、21)的流体。

    润滑装置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48904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980157997.9

    申请日:2009-0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5/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的润滑装置。在润滑装置(1-1)中,由于流量调节阀(13)的开度随着离合器卡合压的增大而机械性地增大,因此从油底壳(12)向喷射泵(11)的抽吸部(11b)中被吸入的机油的流量随着该离合器卡合压的增大而增大。因此,从喷射泵(11)的喷出部(11d)中喷出的机油的流量随着离合器卡合压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对摩擦离合器(20)的润滑部(20a)进行润滑的机油的流量随着离合器卡合压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即使不采用例如转矩传感器这样的转矩/机油流量变换机构,而仅通过流量调节阀(13)也能够改变从喷射泵(11)中喷出的机油的流量。由此,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液压控制单元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73152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580019093.1

    申请日:2005-06-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66272 F16H2312/14

    Abstract: 一种液压控制单元,具有:动力传动系统,该动力传动系统布置在从原动机到车轮的线路上;油接收装置,油供给到该油接收装置,并且该油接收装置基于油供给条件来控制所述动力传动系统的动力传输条件;油存储装置,该油存储装置用来将油供给到所述油接收装置,所述液压控制单元的特征为:其中,油存储装置包括:活塞,该活塞中整体地并且同轴地布置大直径部分和小直径部分;第一液压室,所述大直径部分液密地容纳在该第一液压室中并且可前后移动;第二液压室,所述小直径部分液密地容纳在该第二液压室中并且可前后移动;其中,所述大直径部分面向所述第一液压室的第一承压面的承压面积大于所述小直径部分面向所述第二液压室的第二承压面的承压面积;其特征为包括油供给量控制装置,该油供给量控制装置用来通过提高所述第二液压室中的油压以操作所述活塞,将所述第一液压室中的油供给到所述油接收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