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热管理系统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06865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680008695.5

    申请日:2016-01-26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热管理系统,具有:使制冷循环(25)的低压侧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冷机(21);使由冷机冷却后的热介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却器芯(22);以及使热介质在冷机及冷却器芯循环的冷却器冷却回路(11)。车辆用热管理系统具有:使热介质在发动机(31)循环的发动机冷却回路(12);以及使发动机冷却回路的热介质和外气进行热交换的发动机散热器(32)。车辆用热管理系统具备:切换独立模式和连通模式的切换装置(43、120),其中,独立模式为热介质彼此独立地在冷却器冷却回路及发动机冷却回路循环的模式,连通模式为冷却器冷却回路和发动机冷却回路连通以使热介质在冷机与发动机散热器之间流动的模式;以及在发动机冷却回路的热介质的温度小于第一热介质温度的情况下,对切换装置进行控制以切换为连通模式的控制部(80)。

    车辆用热量管理系统
    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61775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580011685.2

    申请日:2015-02-23

    Abstract: 车辆用热量管理系统具有:高温侧泵(12),其吸入并排出热介质;压缩机(23),其吸入并排出制冷循环(22)的制冷剂;高压侧热交换器(15),其使制冷循环(22)的高压侧制冷剂与通过高温侧泵(12)进行循环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热介质外气热交换器(13),其使通过高温侧泵(12)进行循环的热介质与外气进行热交换;以及泵控制部(50a),其控制高温侧泵(12)的动作,使得即使压缩机(23)停止,高温侧泵(12)也继续动作。能够提高再启动压缩机时的循环效率。

    车辆用空调装置
    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48937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480071010.2

    申请日:2014-11-28

    Abstract: 具有:泵(11、12),吸入并排出热介质;第1热介质空气热交换器(16、17),使通过泵(11、12)循环的热介质与向车室内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显热交换而调整送风空气的温度;第1热传递设备(13、81),具有供热介质流通的流路,在与通过泵(11、12)循环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传递;热介质温度调整部(14、15),对通过泵(11、12)循环的热介质的温度进行调整;以及热交换器用调整部(60a、60b、60c、60f、60g、60k),调整与第1热传递设备(13、81)中的热介质的热传递量、或者第1热介质空气热交换器(16、17)的热交换能力以使与由第1热介质空气热交换器(16、17)温度调整后的送风空气的温度(TC、TH)相关联的温度接近第1目标温度(TCO、THO)。因此,能够适当地控制使向车室内吹送的送风空气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的温度。

    车辆用热管理系统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08155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80041612.3

    申请日:2014-0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3 B60H1/00485 B60K11/02

    Abstract: 车辆用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阀芯(211)、第二阀芯(212)、第三阀芯(221)和第四阀芯(222)。第一阀芯(211)分别对于三个以上热媒流通设备(15-19),切换从第一泵(11)排出的热媒流入的状态和未流入的状态。第二阀芯(212)分别对于三个以上热媒流通设备(15-19),切换从第二泵(12)排出的热媒流入的状态和未流入的状态。第三阀芯(221)分别对于三个以上热媒流通设备(15-19),切换热媒向第一泵(11)流出的状态和未流出的状态。第四阀芯(222)分别对于三个以上热媒流通设备(15-19),切换热媒向第二泵(12)流出的状态和未流出的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