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丝材或棒材温静液挤压制造方法及其挤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1015841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71787.0

    申请日:2007-02-14

    Abstract: 镁合金丝材或棒材温静液挤压制造方法及其挤压模具,它涉及一种镁合金丝材或棒材温静液挤压制造的方法及该方法的专用挤压模具。本发明有效解决了镁合金塑性加工时存在塑性差、流动摩擦阻力较大、易产生龟裂、加工成本高的问题。本方法的具体工序包括:镁合金坯料加工、涂润滑剂、蓖麻油加热、温静液挤压模具加热及温度控制、放镁合金坯料、注蓖麻油、放活动凸模、加压、挤出成形。镁合金丝材或棒材温静液挤压模具包括活动凸模(26),活动凸模(26)置于凸模(6)的正下方并与凸模(6)同轴,活动凸模(26)的下端穿过凹模压板(17)中间设有的凸模通孔(8)装在挤压筒(13)内的上部,所述的挤压筒(13)为多层冷压组合挤压筒。该方法和该专用模具制造出的丝材与棒材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和更好的表面质量,比强度、比刚度指标也有所提高。

    用于功率器件芯片键合的夹心结构预制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395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70982.2

    申请日:2024-02-06

    Abstract: 用于功率器件芯片键合的夹心结构预制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子封装微互连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用于功率器件芯片键合的夹心结构预制片,包括中间预制片和外围预制片,所述外围预制片设置在中间预制片的外周并将中间预制片包围。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两种材料简单混合,该夹心结构预制片抵抗电迁移的性能更好,从而减少发生短路的可能,提高其低温烧结高温服役的可靠性;同时,中间预制片的导电材料单独存在形成通路,其导电性能优于传统方法中两种颗粒简单混合;本发明制备的夹心结构预制片可作为低温连接、高温服役的功率器件芯片键合材料,能较好的应用于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制造和微电子封装、电力电子封装等领域。

    一种Ag-Cu@Pd钎料预制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56454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14432.7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一种Ag‑Cu@Pd钎料预制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子封装微互联技术领域,所述Ag‑Cu@Pd钎料预制片由微米Cu@Pd核壳颗粒和纳米Ag颗粒组成,不含其他组分,所述微米Cu@Pd核壳颗粒与纳米Ag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为65%~80%:20%~35%。本发明将Ag‑Cu@Pd钎料制成预制片,Pd元素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Cu的高温抗氧化性,改善Ag的电迁移和离子迁移问题。此外,预制片避免了有机物溶剂挥发过程造成的孔隙率升高,增加合金量使得焊点强化。预制片易于制成特定形状和尺寸,方便拾取和快速放置,在低温低压条件下实现芯片与基板互连,可以在产业化大批量生产中发挥巨大优势。

    一种微米Cu@Pd核壳与纳米Ag复合焊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81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57249.0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一种微米Cu@Pd核壳与纳米Ag复合焊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微米Cu@Pd核壳颗粒的制备;步骤二:纳米Ag颗粒的制备;步骤三:复合焊膏制备;步骤四:基板的处理;步骤五:焊膏的涂覆;步骤六:热压烧结。本发明采用Cu@Pd微米核壳颗粒代替银纳米焊膏和铜纳米焊膏,解决了银纳米焊膏的电迁移和离子迁移、铜纳米焊膏易氧化的问题,同时钯与铜、银分别可以形成无限固溶体,解决了混合焊膏压力烧结时银壳从铜核上剥离,从而产生大量氧化的问题。

    一种黑磷基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9816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48629.9

    申请日:2022-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磷基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电极由黑磷纳米片、碳材料和TiOx复合而成,其中:黑磷纳米片、碳材料和TiOx的质量比为0.5~10:1:0.15~1.5。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将黑磷与碳材料在溶剂热条件下复合,反应条件提供的巨大能量使得黑磷与碳材料通过共价键紧密相连,提高电极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获得磷碳复合材料后,通过溶胶凝胶法在该复合材料制备的电极表面旋涂无定型结构的TiOx,在首次放电过程中能够原位生成具有“零应变”特性的LiyTiOx,由此充分缓解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进一步提高电极的循环稳定性,使得该复合电极可以实现大电流密度下稳定的长循环及较高的容量保持率。

    扫描式电路板焊点虚焊自动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35850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0591848.1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扫描式电路板焊点虚焊自动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属于印刷电路板焊点质量离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扫描式电路板焊点虚焊自动检测系统,包括振镜式扫描激光器、数码光学显微镜、红外热像仪和计算机,振镜式扫描激光器包括激光头和系统平台,激光头设置在系统平台的上方并与系统平台电连接,红外热像仪和数码光学显微镜分别位于激光头的旁侧,红外热像仪和数码光学显微镜的视野重合并位于激光头在待测电路板的扫描范围内,红外热像仪与计算机电连接,数码光学显微镜与计算机或者系统平台电连接。本发明突破性地解决了电路板焊点虚焊难以检测的业界传统难题,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市场前景广阔。

    一种用于畜禽运输车的多电源智能供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9522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35747.9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畜禽运输车的多电源智能供电系统,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该多电源智能供电系统,在驻车时,市电通过充逆一体机给储能电瓶和整车用电设备供电;在行驶时,锂电池储能电瓶为整车用电设备供电,同时回收原车发电机发出的多余电量,实现行车过程中的补充充电。人机交互大屏通过监测当前车辆的运行状态以及货仓内的环境变化,实时切换系统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货仓直流用电器的工作情况。本发明所述用于畜禽运输车的多电源智能供电系统优化了电源分配,减少了车辆运输过程中的油耗量,实现了节能减排,极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保证了系统供电的持续性和运行的稳定性。

    电动汽车大功率动态无线供电系统接收端多模块SISO电路拓扑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91156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1268003.5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电动汽车大功率动态无线供电系统接收端多模块SISO电路拓扑及控制方法,所述电路拓扑结构具体包括磁耦合机构和补偿拓扑,接收端电能变换器和负载;所述磁耦合机构和补偿拓扑与接收端电能变换器相连接,接收端电能变换器与负载相连接;所述接收端电能变换器分为两个电能变换模块,每个电能变换模块均由H桥,变压器和可控整流电路顺次串联构成;输出侧的整流电路可控,双模块协同控制输出功率,电能输入侧为两组串联的H桥电路,输出侧两组串联输出的可控整流电路,同时由于两组串联的接收端电能变换器内部相互独立,可以使用更多模块串联以实现更大功率与更宽范围的电压调节幅度。

    一种纳米IMC均匀增强锡基焊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77238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911359228.9

    申请日:2019-12-25

    Inventor: 王春青 刘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IMC均匀增强锡基焊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焊料包括如下组分:纳米IMC均匀增强锡基粉末、分散剂、粘结剂、稀释剂、助焊剂,纳米IMC均匀增强锡基粉末为锡固溶体基体中弥散分布Cu6Sn5、Cu3Sn或Ag3Sn纳米IMC的粉末、SnPb基体中弥散分布Cu6Sn5、Cu3Sn、Ag3Sn或Ni3Sn4纳米IMC的粉末、SAC305基体中弥散分布Cu6Sn5、Cu3Sn、Ag3Sn或Ni3Sn4纳米IMC的粉末中的一种。本发明可实现纳米颗粒在钎料合金中的均匀分布,保证纳米金属、纳米IMC与钎料合金基体的有效反应,有效提高钎料合金熔点,并获得均匀的组织、高的钎料合金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