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轮毂省力成形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864915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610012829.9

    申请日:2006-06-1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轮毂省力成形方法及装置,包括铸造坯料—均匀化处理—预成形制坯—挤压—镦挤前轮缘—扩口翻边后轮缘工艺,特点是铸造坯料经预成形制成为空心坯料,挤压与镦挤前轮缘工艺中的凸模与凹模为整体模具,凸模内带有芯轴,挤压工艺采用在模具中由芯轴挤压空心坯料,挤压成筒底带孔的圆筒形零件;镦挤前轮缘工艺采用金属分流充填成形;扩口翻边后轮缘工艺采用整体凸模与分体凹模进行扩口翻边及成型后轮缘。简化了工序和工艺过程,减少了模具工装和设备,降低了成形力,减少了能耗,产品细化组织,提高成形的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主要用于铝、镁合金轮毂制造。

    非对称组合零件整体挤压成形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864881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610012828.4

    申请日:2006-06-1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对称组合零件整体挤压成形方法及装置,使用凸、凹组合模具装置,坯料加热-整体挤压成形;其特点是:根据零件上凸台的位置及尺寸,设计不等厚度的坯料;坯料放在凹模内有一个偏置量S,坯料厚度大的一边放置,或偏置的方向在非对称组合零件需要金属量大的一边(带凸台的一边);通过坯料的不等厚度或坯料放在凹模内偏置量S,控制金属流量与流动方向,使金属充填满模腔而成形零件。模具装置为组合式结构,工作稳定,减少了模具工装和设备;工艺简化,零件可一次性整体挤压成型,降低了生产成本;制成产品尺寸精度和表面精度高、材料利用率高。

    一种立式液压机用镁合金型材大变形复合挤压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38213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10279194.9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立式液压机用镁合金型材大变形复合挤压制备方法,包括①下料,②均匀化处理,③坯料和模具加热并保温,④涂抹润滑剂,将坯料放入正挤压型腔,⑤正向挤压坯料,坯料经定径带挤入储料型腔,⑥坯料继续受压流动,直至接触到储料型腔的底部时,坯料发生径向流动,并逐渐将储料型腔内空间全部充满,该过程中坯料发生镦粗变形,⑦受凸模的下压作用,坯料金属开始向与储料型腔两侧相通的侧向型腔挤压口流动,发生侧向挤压变形,当凸模行程结束时,侧向挤压过程也结束,⑧脱模。本案实现正向挤压‑镦粗‑侧向挤压大塑性变形一次成形,提高应变量,丰富应力应变状态、改善组织和弱化织构强度,有效的减少了生产工序,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前景。

    轮毂成形方法
    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38343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493234.7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轮毂成形方法。该轮毂成形方法包括:选取环形坯料作为加工原料;对环形坯料进行正挤压成形,一次性同时完成轮毂的轮辐与轮辋的预成形;对预成形的环形坯料进行轮辋的扩口和轮缘的翻边成形;对轮毂的轮辐进行缩孔和精确成形。根据本申请的轮毂成形方法,能够简化生产工序,提高成形效率,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铝镁合金杯形件旋转挤压成形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171572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622836.0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铝镁合金杯形件旋转挤压成形模具,包括上模具组件、凸模、凹模和芯模,所述芯模固定在所述成形型腔内,芯模与凹模之间的部分为成形型腔,成形型腔包括挤入段型腔、变形段型腔以及挤出段型腔,通过改变挤入段型腔与变形段型腔连接处的成形通道,以及变形段型腔与挤出段型腔连接处的成形通道的横截面积以及倾斜角度,并且凹模和芯模在挤压过程不停旋转,使得金属在变形过程中经历两次剪切变形、两次缩径挤压变形和扭转变形,极大的提高了杯形构件的塑性变形量,增强了晶粒细化效果,降低了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提高了杯形构件的综合力学性能。并且本发明可通过更换芯模的方式,制备不同规格杯形构件,降低了生产成本。

    轮毂成形方法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38343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493234.7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轮毂成形方法。该轮毂成形方法包括:选取环形坯料作为加工原料;对环形坯料进行正挤压成形,一次性同时完成轮毂的轮辐与轮辋的预成形;对预成形的环形坯料进行轮辋的扩口和轮缘的翻边成形;对轮毂的轮辐进行缩孔和精确成形。根据本申请的轮毂成形方法,能够简化生产工序,提高成形效率,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变壁厚筒体零件辊挤成形辊轮复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4795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073533.5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变壁厚筒体零件辊挤成形辊轮复位方法,该复位方法涉及一种成形装置,成形装置包括与辊轮轴对应独立的复位装置,复位装置包括挡板、限位螺栓、连接螺栓、限位板;该方法为:辊挤完成后,安装在辊轮轴上的挡板与限位螺栓抵触,辊轮复位;当辊轮错位较小时,松开螺母,调节限位螺栓与挡板的接触长度,消除辊轮错位;当辊轮错位较大时,松开挡板和限位板的连接螺栓,旋转限位板后重新固定挡板,松开螺母,调节限位螺栓与挡板的接触长度,消除辊轮错位。本发明简化变壁厚筒体零件辊挤复位方法,克服辊轮错位情况下无法快速在线消除辊轮错位的问题,使得辊挤可以持续高效的工作,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及工件成形精度。

    立式液压机的变截面厚度薄板热辊轧成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24135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84930.4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22 B21B27/06 B21B2001/225

    Abstract: 立式液压机的变截面厚度薄板热辊轧成形装置,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齿条的上端卡接在固定板内,固定板与上模板之间设有垫板,且三者之间通过一号螺钉连接固定,齿条与齿轮啮合,齿轮通过键与辊轴的两端部连接固定;辊轴的左右两端部穿设在支板内,且两者之间设有偏心铜套,偏心铜套与的周边设有法兰环;支板的侧壁通过二号螺钉连接有导向套;齿条穿设在导向套内;辊轴与垫筒的连接处设有油杯;辊轴的外壁设有型槽,对坯料起到自动定位的作用,便于整个辊轧过程快速进行。解决用立式挤压机生产薄板类零件所出现的问题,并且提高零件的综合力学性能,特别是辊轧方向上的强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有效解决机加件强度不足的问题。

    一种变壁厚筒体零件辊挤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95617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40820.8

    申请日:2013-09-25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精密塑性成形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壁厚筒体零件辊挤成型装置。一种变壁厚筒体零件辊挤成型装置,该装置由上下两层辊挤机构组成,每层均包括一个主动辊轮、与通过锥齿轮与主动辊轮啮合的两个从动辊轮、复位装置;复位装置包括气缸、齿条、活塞,在同层辊挤机构中,主动辊轮上的复位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连接活塞,活塞安装在气缸上。本发明装置封装了两层辊挤机构,能够一次成形出无飞边的变壁厚筒形零件,能够实现该零件的快速、精确成形。

    一种曲线回转外形筒体零件的辊挤去飞边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41514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80029.5

    申请日:2013-07-05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精密塑性成形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曲线回转外形筒体零件的辊挤去飞边成型装置。一种曲线回转外形筒体零件的辊挤去飞边成型装置,该装置的2个辊轮圆周表面开设有与筒体曲线回转外形相对应的型腔,在辊挤成形过程中,2个辊轮同速反向被动旋转,从而促进金属沿筒体轴向延伸,产生连续的局部塑性变形,所述辊轮上开设有飞边倒角,所述飞边倒角入口处开设有圆角。本发明解决曲线回转外形筒体零件辊挤成形过程中存在纵向飞边且难以消除的问题。同时有效降低辊轮所受径向挤压力,可以有效提高辊轮以及整个辊挤装置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