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00540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774865.7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管半刚性节段接头防水体系及其水密检漏方法,本发明的沉管半刚性节段接头防水体系包括安装在两个相邻节段之间的第一防水带和第二防水带,所述第一防水带和第二防水带均为沿沉管管节周向布置的封闭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防水带和第二防水带之间留有间隙,并形成封闭的环形腔体,所述第一防水带位于第二防水带内侧,通过在两个节段之间布置多个防水带,从而形成有效的节段接头防水体系,保证节段接头处不会发生漏水的问题,同时,通过本发明的沉管半刚性节段接头防水体系的水密检漏方法,对防水体系进行模拟水密实验,确保防水体系在使用过程中万无一失,不会发生渗漏,为工程质量提供可靠的科学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741974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774947.1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支撑方法及验证方法,该支撑方法首先对最终接头进行支撑并完成钢壳的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根据起吊点的位置确定支撑点,并对最终接头采取点支撑的受力体系方式,从而建立最终接头浇筑、吊装过程中的支撑点反力管理体系,确保在各个阶段过程中最终接头结构受力明确,结构变形小,使最终接头在起吊前和起吊后的结构状态基本一致,使最终接头在吊装过程中变形量降到最低,进而保证最终接头在后期顶推过程中顺利实施,保证顶推小梁顺利顶出,顺利完成施工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712145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086122.1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公开了一种中埋式可注浆止水带的注浆方法,其包括步骤:在相邻两个混凝土构件的管节接缝处安装一道中埋式可注浆止水带,在其两侧分别设有预埋式注浆管,并设置多根与所述预埋式注浆管连通的注浆导管;先从第一注浆导管注浆,待与所述第一注浆导管相邻的第二注浆导管与第三注浆导管出浆时,停止注浆,此时封闭第一注浆导管,接着从第二注浆导管和第三注浆导管开始注浆,待与所述第二注浆导管相邻的第四注浆导管和与所述第三注浆导管相邻的第五注浆导管出浆后,封闭所述第二注浆导管和第三注浆导管,随后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根注浆导管出浆后,停止注浆。本发明注浆效果好、浆液利用率高且施工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4612423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510085132.3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上施工缆系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沉管横移系泊绞缆控制系统。该系统为了满足多点位、多功能、隔水相望远距离简易操作要求,设计了机旁控制室和集中控制室,从而在绞车执行不同任务时,根据需要选择机旁操作或能够实现无线遥控的智能化集中操作。其中,集中控制室为指挥人员提供全方位、无死角的视频信息。此外,该系统操作简易,指挥智能,普通工人可操作绞车,通过简单操作变换绞车多种牵引功能,对被拖物进行有效控制。通过指挥人员对绞车各种功能的调用使绞车系统变得智能化,能在复杂环境实现超大型沉管管节在深浅坞的系泊、管节横移、管节纵向出坞和深坞门的开闭等,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提高指挥、操作人员作业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790154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632427.9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笼顶推系统及顶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滑移框、顶推装置、导轨和总控装置实现对钢筋笼同步顶推的顶推系统以及应用该顶推系统实现的顶推方法。该顶推系统包括用于放置钢筋笼并实现其水平位移的滑移框、多个用于对滑移框顶推的顶推装置、多条用于实现顶推装置水平位移的导轨以及用于总体控制钢筋笼顶推系统工作的总控装置;所述顶推装置对应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顶推装置一端与所述滑移框对应连接,所述顶推装置的反力端与所述导轨呈可滑动连接;所述各导轨沿滑移框并排设置,所述总控装置与所述顶推装置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3754770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633897.7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隧道沉管的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筋笼吊装装置,该吊装装置包括吊架、劲性骨架、吊索和提升绞车,所述吊架设于钢筋笼的上方,所述劲性骨架支撑在所述钢筋笼的内部,所述吊架设有多个吊点,所述吊索经所述吊点引出后与所述劲性骨架连接,所述提升绞车设于所述吊架上并与所述吊索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劲性骨架与钢筋笼的结构相匹配。本发明在钢筋笼内增加劲性骨架,采用吊架的多个吊点共同保护劲性骨架,劲性骨架提高了钢筋笼的整体刚度,从而提高钢筋笼在体系转换中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726511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629401.9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大体积隧道沉管整体浇筑的模板系统,其包括底模、侧模、内模、端模和液压驱动系统,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分别驱动底模、侧模、内模移动脱模和复位。本发明提供的模板系统提高了沉管浇筑的生产效率,并提高沉管的制造精度;能够有效避免在制造沉管过程中资源的浪费,节省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693176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29579.3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建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沉箱坞门,其包括沉箱和钢扶壁,所述钢扶壁设于沉箱的前端,所述沉箱由多个仓格组成,所述仓格内设有排水管和潜水泵,所述排水管与潜水泵连接。本发明采用多个仓格的沉箱结构,一方面在开启坞门时通过排出仓格内的水而降低坞门的重量,另一方面可在闭合坞门时通过想仓格内进水而提高坞门的重量,从而使得坞门启闭容易,且在沉箱的前端设置钢扶壁,可减少海水对沉箱的腐蚀。
-
公开(公告)号:CN11225236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011287920.8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浮力沉管及其预制方法,沉管包含本体,所述本体的设计干舷值小于0。无需将管节设计为对应水域中能够自浮,因此,无需为保证浮运时最小干舷值而增加沉管的截面高度,避免了设计环节中考虑干舷值与运营期抗浮的设计矛盾,无需设置干坞检测干舷值,特别适用于场地受限的工程项目。本申请打破了现有技术中必须采用自浮沉管的设计理念,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结构高度,节省主体结构、基槽回填等工程量,无需设置干舷调整层,有效节省预制成本及施工成本,有利于降低设计难度及预制难度,避免了浮运环节在水中调节干舷值的繁琐操作,有利于缩短运输时间,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07189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110271730.5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管运输船的支墩及沉管运输船,支墩包含槽型结构的底座,所述底座的槽口处设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顶面高于所述底座顶面,所述支撑平台的底部通过底支撑连接于所述底座的槽底,所述支撑平台的侧面通过至少三个侧支撑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侧壁,所述底座、底支撑和侧支撑均为橡胶构件,所述支撑平台为钢制构件。本申请的支墩能够将传统作用在支墩形式上的水平剪切力转化为由支墩侧向橡胶承受压力,有效适应船舶在运输、下潜过程中的变形,能够抵抗较大的水平力,且具有缓冲作用,不易损坏,避免将船体的震动直接传递给沉管,避免管节受力不均而出现裂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