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60236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597255.2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通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连轧→常化→可逆冷轧→脱碳退火及涂MgO→高温退火→热拉伸平整及涂绝缘层。本发明采用冷连轧方式对热轧板进行预处理,改善热轧板组织;热轧板预处理与常化工艺配合,提高产品磁性能,铁损P1.7平均降低0.1W/kg,磁感B8平均提高0.08T。
-
公开(公告)号:CN102407210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010291623.0
申请日:2010-09-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中小型取向硅钢脱碳退火线MgO涂层控制方法及设备,包括MgO涂层液的配制和MgO涂层液的涂覆方法及设备以及MgO涂层涂覆过程中的控制工艺,其涂覆时上喷管的喷孔在喷管的正下方,距涂层辊水平距离100~130mm,下喷管的喷孔设在朝向涂层辊一侧的斜上方,距涂层辊水平距离70~100mm,与竖直方向成40°~60°,机组速度1~20m/min,涂层辊压力0~0.9KN,MgO涂层液的流量0.2~26m3/h。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方法配制的MgO涂层液均匀,水化率恒定;采用本专利方法可实现200~600mm取向硅钢窄带的MgO涂层液在整个循环喷涂过程中的连续性;采用本专利方法可保证钢板上下表面MgO涂层厚度和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748259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810229771.2
申请日:2008-12-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加热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方法,将用通常工艺生产的取向硅钢板坯进行加热,接着进行热轧,热轧板退火或常化后经一次大压下率冷轧,轧制到接近成品厚度,再在湿气氛中进行脱碳退火,之后进行渗氮,涂敷隔离剂,最后进行高温退火,其特征在于:板坯加热温度控制在1280℃以下;脱碳退火板渗氮之前在不润滑的情况下进行1.5%~3%的临界变形冷轧来破坏SiO2薄膜;所述的隔离剂是尺寸<10um的Al2O3细颗粒,其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5%~30%TiO2。本发明解决脱碳退火板表面形成的SiO2薄膜阻碍渗氮的问题,同时获得性能优良的玻璃膜底层。
-
公开(公告)号:CN101748258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810229767.6
申请日:2008-12-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低温GO取向硅钢磁性能的生产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一次冷轧-中间退火-二次冷轧-脱碳退火-高温退火,其特点是在一次冷轧前对热轧板卷进行常化退火,退火温度为900~1200℃,保温时间为1~5min,之后随炉冷却;高温退火在罩式退火炉内进行,退火保温过程分三个温度区域进行控制,三个区域的温度差为5~20℃,且I>II>III。本发明在一次冷轧前用罩式炉对热轧板卷进行常化退火使热轧板组织均匀,弥散析出更多的AlN抑制剂。高温退火分上、中、下三个温度区域进行控制,有效提高了最终成品的磁性能,使P1.7降低0.1w/kg,B8升高0.01T,经济效益显著。而且,降低板坯加热温度,可降低吨钢能耗,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748253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810229770.8
申请日:2008-12-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GO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冶炼-连铸-热轧-一、二次冷轧-高温退火,其特点是在两次冷轧之间进行一次冷轧板的中间退火,退火工艺为:采用快速升温法,升温速度为15~35℃/s,退火温度为850~1150℃,保温时间2.5~5.5min,保护气氛为20%H2+80%N2,露点为35~60℃;二次冷轧后先在冷轧板表面涂敷Al2O3隔离剂再进行高温退火。本发明低温GO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降低了板坯加热温度,减少吨钢能耗,节约能源;通过中间退火过程的特殊工艺,用Al2O3作为高温退火的隔离剂,省掉了脱碳退火工序,大大降低了能耗和生产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748263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810229769.5
申请日:2008-12-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9/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取向硅钢板坯的加热方法,按普通取向硅钢要求的成分进行冶炼,铸成板坯,冷却到常温后对板坯进行表面处理,然后放入加热炉进行加热,其特征在于,板坯采用分段加热方式,控制板坯表面到1/8处温度达到1300~1350℃,保温10~20min,使其具有足够的第二相固溶,能够在热轧或常化过程中在热轧板次表层弥散析出,起到抑制初次晶粒、促进二次晶粒长大的目的,本明在不改变原始成分的条件下,可大幅度降低取向硅钢板坯在炉高温加热时间,不仅能获得较好的产品电磁性能,还能显著降低热轧生产成本、提高成材率和生产效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031342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910187784.2
申请日:2009-09-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细化二次晶粒尺寸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常化、冷轧、脱碳退火、涂覆隔离层、高温退火、涂覆绝缘涂层和热拉伸平整退火工艺,其特点是在脱碳退火前对冷轧板进行激光照射处理,使钢板表面形成相互平行且等距的线状应变区。所述应变区的宽度为100~200μm,应变区的间距为10~20mm,应变区的深度20~100μm,应变区与钢板轧向的夹角为60~120°。本发明工艺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既不破坏表面氧化膜,又无需改造现有设备。采用本发明最终成品B8可增高0.01~0.05T;最终成品P17可降低0.02~0.10W/kg。
-
公开(公告)号:CN11865304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154601.8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短流程制备方法,属于钢铁冶金领域。所述取向硅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Si:3.1~3.2 wt.%、Al:0.025~0.030 wt.%、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述方法,包括冶炼及连铸→热轧工艺→冷轧工艺→渗氮工艺→高温退火工艺。采用本发明设计的短流程工艺可以大幅度减少合金元素的投入,使初始成分尽可能的纯净化。另外,本发明设计的制备工艺还可以在起到节能减排的同时极大程度地提升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8773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84117.3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薄规格高磁感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钢中化学成分为C:0.05%~0.06%,Si:3.1%~3.3%,Mn:0.08%~0.12%,P:0.01%~0.025%,S:0.005%~0.009%,N:0.006%~0.0085%,Als:0.026%~0.03%,Sn:0.035%~0.065%,Ti<0.003%,其余为Fe及杂质。制备方法包括冶炼及连铸、热轧、常化、冷轧、脱碳退火+渗氮+MgO涂层、高温退火及拉伸退火工序。通过全流程的协同控制,结合工艺的细致优化,实现全流程的组织与织构调控,钢中具有高锋锐度的Goss织构,进而使极薄规格取向硅钢具备高磁感、低铁损的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12169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60901.9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3C8/26 , C23C8/80 , C23C8/02 , C21D1/26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0 , C21D1/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渗氮法取向硅钢色差缺陷的方法,(1)采用环形炉进行高温退火,装炉时在钢卷上方放一块保护板,保护板的直径与钢卷直径相同;(2)通入N2+H2的混合气体,以大于60℃/h的速度快速升温到350~400℃,以20~30℃/h的速度慢升温到650~750℃,保温3~10小时去除结晶水,控制露点小于零;(3)之后气氛不变,以10~20℃/h的速度缓慢升温到950~1050℃发生二次再结晶;升温到980~1080℃形成硅酸镁底层;升温至1200℃后换成纯H2气氛,保温3~10小时净化基体内的S和N;本发明采用高温退火钢卷上方加保护板和优化高温退火工艺,减少钢卷顶部与水汽的接触,减小钢卷内外圈温差,有效去除结晶水,显著改善取向硅钢成品板的色差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