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纤维增强金字塔点阵夹芯板芯子的组装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1708638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0910073307.3

    申请日:2009-11-30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备纤维增强金字塔点阵夹芯板芯子的组装模具,它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纤维增强点阵夹芯板芯子的组装模具。以解决现有制备纤维增强金字塔点阵夹芯板芯子的模具制备出的纤维增强金字塔点阵夹芯板芯子力学性能差的问题。模具由下模体及上、下网架组成,下模体由底板和多个长方体组成,下网架由多个下网架纵、横向嵌片咬合构成,上网架由多个上网架纵、横向嵌片咬合构成,下网架设置在底板上,下网架的每个网格内装有一个长方体,上网架设置在下网架上,上网架纵、横向嵌片咬合,上网架、下网架和多个长方体合模形成一个整体。本发明用于成型纤维增强金字塔点阵夹芯板芯子。

    一种制备金字塔型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的混合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1885214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10221112.1

    申请日:2010-07-08

    Abstract: 一种制备金字塔型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的混合模具,它涉及一种制备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的混合模具。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刚性模具成型的金字塔型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存在力学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的多个第一单体和多个第二单体一正一倒相间平铺设置构成平板,第一单体的第一异形模块的第一半圆形通孔与相邻的第二单体中的第二异形模块的第二半圆形通孔形成圆形通孔;平板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边板,由边板上的多个第三半圆形通孔与相邻第一单体上的多个第一半圆形通孔组合构成多个第二圆形通孔,平板状模的两端各固定装配有一个夹板,每个第一圆形通孔和每个第二圆形通孔内均配合安装有一个热膨胀芯模。本发明用于金字塔型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的成形。

    一种用于制备纤维增强金字塔点阵夹芯板芯子的组装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1708638A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10073307.3

    申请日:2009-11-30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备纤维增强金字塔点阵夹芯板芯子的组装模具,它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纤维增强点阵夹芯板芯子的组装模具。以解决现有制备纤维增强金字塔点阵夹芯板芯子的模具制备出的纤维增强金字塔点阵夹芯板芯子力学性能差的问题。模具由下模体及上、下网架组成,下模体由底板和多个长方体组成,下网架由多个下网架纵、横向嵌片咬合构成,上网架由多个上网架纵、横向嵌片咬合构成,下网架设置在底板上,下网架的每个网格内装有一个长方体,上网架设置在下网架上,上网架纵、横向嵌片咬合,上网架、下网架和多个长方体合模形成一个整体。本发明用于成型纤维增强金字塔点阵夹芯板芯子。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点阵夹芯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22362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144329.5

    申请日:2007-09-19

    Inventor: 吴林志 王兵 金鑫

    Abstract: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及其制造方法,它涉及点阵夹芯板及其制造方法。它解决了现有金属点阵夹芯板成型困难,使用材料只是局限在金属材料的问题,本发明的点阵设在纤维复合上面板(1)与纤维复合下面板(3)之间,点阵由若干根纤维复合柱(2)构成,纤维复合柱(2)的上端与纤维复合上面板(1)固接,纤维复合柱(2)的下端与纤维复合下面板(3)固接。制备方法一、设计清理模具,并涂上脱模剂;二、预浸料剪裁成设计的尺寸挫成杆,将杆放入模具孔内;三、铺放上面板和下面板;四、加温加压固化,即得纤维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本发明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与传统金属点阵夹芯板相比较具有更高的比强度、比刚度,易于设计。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损伤图像预测车用CFRP冲击能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529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97495.1

    申请日:2024-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损伤图像预测车用CFRP冲击能量的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车用CFRP层合板和冲击锤头仿真模型,进行落锤冲击仿真;步骤二、从仿真结果中获得纤维拉伸损伤图像、纤维压缩损伤图像、机体拉伸损伤图像、机体压缩损伤图像和分层损伤图像,按照不同大小的冲击能量和不同类别的损伤图像,将仿真所得的损伤图像整合处理成对应的数据集;步骤三、将不同类别损伤图像数据集传入多种深度神经网络,并基于多种优化方法进行训练;通过准确率、损失值以及可视化热力图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与初始冲击能量关联度最高的损伤图像类别和最优模型。基于深度学习方法针对损伤图像生成对应模型来预测车用初始冲击能量,提高预测效率和精度。

    一种返回舱缓冲座椅、返回舱和航天器

    公开(公告)号:CN11875353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30955.1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返回舱缓冲座椅、返回舱和航天器,涉及航天器零部件技术领域,该返回舱缓冲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座椅本体具有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座椅本体用于安装在返回舱的舱体的内部;悬挂结构,悬挂结构的上端铰接于舱体内,悬挂结构的下端与第一端铰接;缓冲单元件,缓冲单元件安装在舱体的内部,缓冲单元件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位于第二磁性件的上方,且与第二磁性件相斥,第二端位于第一磁性件的上方,且与第一磁性件相抵。该返回舱缓冲座椅的缓冲单元件利用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磁性力,而且缓冲单元件的结构较为简单,可在保证返回舱缓冲座椅的缓冲性能的同时,提升拆装维护便捷性。

    一种贯通直孔发汗结构冷却效率的快速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207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10227.1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热防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贯通直孔发汗结构冷却效率的快速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定义发汗结构和主流流域的几何参数;定义冷却工质、主流和发汗结构的物性参数,根据实际环境工况设置主流边界条件,利用数值模拟程序进行仿真计算,在边界条件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冷却工质在主流流域中会进入一种动态平衡的阶段,分为三种情况,本发明可以快速且有效地预估贯通直孔发汗结构的冷却效率,同时这种方法的模块化设计使得其容易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种TPMS梯度多孔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3707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12154.9

    申请日:2023-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孔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TPMS梯度多孔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S1、结构类型选择,S2、梯度设计,S3、生成模型,S4、有限元体网格划分和S5、结构优化设计;本发明基于隐式曲面方程控制三维结构形状的变化,开展TPMS多孔结构的参数化设计,通过有限元仿真和力学实验等手段,研究隐式曲面多孔结构的力学行为和传热性能,获得满足一定力热承载性能的结构形式,为功能梯度多孔结构的可控性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基于优化分析,进行隐式曲面梯度变化的多样性多孔结构设计,实现同一构件不同空间位置的孔隙率、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等连续性变化,以期为新一代热防护结构设计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为材料设计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一种缓冲装置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187848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582040.1

    申请日:2021-05-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缓冲装置包括:壳体、多个缓冲管、弹性部、支撑件以及弹性支撑部。缓冲管的孔壁上设置有多个类环形凹槽,且缓冲管上具有多个沿缓冲管轴向设置的缝隙。弹性部设置在容纳腔内。每一支撑柱的外壁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类环形凸起。弹性支撑部设置在连接孔内,并位于壳体与支撑柱之间。其中,支撑柱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凸起段及支撑尾段,多个支撑柱的支撑尾段的长度至少为二种。本申请提供的缓冲装置,由于多个支撑柱中的支撑尾段长度不同,使不同的支撑柱上的凸起段存在相位差,所以不同支撑柱所受到的阻力也不相同,从而通过不同支撑柱的组合来改变结构的载荷‑位移曲线,进而大幅度提高缓冲装置的比阻尼系数达到增强结构缓冲性能。

    一种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工字梁熔融粘接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03489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910520225.2

    申请日:2019-06-14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工字梁熔融粘接成型方法,它涉及热塑性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存在采用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单向带常规铺设方法无法制作工字梁问题,本发明设计工字梁模具,工字梁模具在竖直方向单向受压的状态下,通过模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转化为对工字梁两个方向施加压力,将各组件同时粘接在一起,得以通过预浸料片材制作工字梁,并且做到了纤维连续并合理布局,使得产品的性能优异。此外,本发明还具有成型周期短,能耗低等特点。本发明应用于飞行器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