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墙面施工进度预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11599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589853.8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墙面施工进度预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室内墙面施工进度预测方法包括:建立室内施工数据集,内含若干带有标注的室内图片;基于Mask R‑CNN图像分割算法构建施工进度预测模型;采用室内施工数据集训练施工进度预测模型;采集施工现场图片,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获得的数据与图像输入训练好的施工进度预测模型,获得施工进度预测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对室内结构构建施工的精细化监管、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精度高、可视化效果好等优点。

    一种基于力流管载荷路径的3D打印填充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4191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15010.9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王硕 王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力流管载荷路径的3D打印填充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绘制零件的力流场可视化图形;2)根据力流场分别确定力流线以及主区域Fm和非主区域Fr;3)对零件装夹区域A以及载荷施加区域B进行网格填充,并对主区域力流线进行修剪以及合并曲线,确定打印顺序形成最终的力流层Flayer,并输出单层打印路径;4)将不同主载荷方向的力流层Flayer或混合其他填充线型层进行层间排列,并按层叠顺序逐一输出打印路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平衡精确性和经济性、能够生成各种网格或正交结构、保证在主载荷方向上保持恒定的载荷传递等优点。

    一种基于力流管载荷路径的3D打印填充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82911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1154302.6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王硕 王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力流管载荷路径的3D打印填充设计方法,包括下步骤:1)获取零件的主受力方向并且按照直角坐标系方向构建零件的三维模型,并划定零件装夹区域A和载荷施加区域B,确定约束边界Lb以及载荷边界或载荷点Lf;2)通过有限元分析获取各节点的力流场方向并绘制力流场可视化图形;3)设定填充质量密度以及挤出头口径d,并根据载荷的类型确定载荷施加分配方式,形成力流线的端点;4)分别绘制主区域的力流线Sm和非主区域的力流线Sr;5)按照绘制的力流线进行3D打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因为孔缺陷等问题引起的局部薄弱问题,有效提高零件整体的强度。

    无菌纳米气泡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0984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55178.X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菌纳米气泡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用材料领域。采用加压溶气法通过增压和释压循环过程形成的反复压差调节气体溶解度得到纳米气泡水,再经过紫外灯照射灭菌得到无菌纳米气泡水,步骤如下:纯水机制得超纯水后用增压泵注入至溶解室,用无菌气瓶向溶解室内增压来增加气体在超纯水中的溶解度,溶解室出来的液体进入无菌瓶释压产生微纳米气泡,重复增压和释压循环直至气泡浓度稳定,制得的纳米气泡水紫外照射消毒不低于10小时,得到无菌纳米气泡水。本发明制备的无菌纳米气泡水中气泡为纳米尺寸且分布较窄,气泡粒径均匀且浓度稳定,紫外消毒后不含细菌和真菌,保存时间长,可用于微生物和动植物细胞培养等生物领域。

    一种建模与切片并行的3D打印路径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6527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0935304.2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模与切片并行的3D打印路径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绘制扫掠路径;2)离散化形成有序的路径点并保存各路径点坐标;3)建立矢量并通过矢量vi表示Pi至Pi+1段的轴线方向;4)构建罗德里格旋转矩阵R,获得其空间旋转变化的旋转轴k以及旋转角度θi;5)获取起始层和终止层的截面轮廓;6)求解中间层截面的点集;7)重复第6)步的计算,依次求得中间各层的截面点集;8)根据旋转公式对各层的截面点集进行平移和旋转变换,得到最终模型的空间坐标集合M;9)按照双摇篮五轴坐标与直接坐标系的对应转换,实现建模与切片并行的3D打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同时进行切片和建模、适用于多种模型等优点。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用户行为认证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230084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710306325.6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用户行为认证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每位用户的历史交易记录及网页访问信息;统计历史交易记录及网页访问信息,得出交易数据,根据交易数据中的特征信息为每位用户构建交易行为证书;判断是否存在用户在线交易行为;若是,则抽取出此次交易行为的交易行为信息,从数据库中提取该用户的交易行为证书与交易行为信息的数据特征匹配,得交易行为的风险度,根据风险度判断该交易行为得出用户身份认证结果,并依据交易行为信息及用户身份认证结果更新行为证书。若否,则持续在离线状态下获取历史交易记录及网页访问信息并计算交易数据。

    一种均质压燃发动机不完全燃烧和爆震的前馈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3707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65874.0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均质压燃发动机不完全燃烧和爆震的前馈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同步采集均质压燃发动机的缸压信号和离子电流信号;2、利用采集的缸压信号计算缸压信号的特征值,利用采集的离子电流信号计算离子电流信号的特征值;3、根据缸压信号的特征值和离子电流信号的特征值预测均质压燃发动机是否即将发生不完全燃烧现象和爆震现象,若是,则执行下一步;4、对即将发生的不完全燃烧现象和爆震现象进行预防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均质压燃发动机在一个燃烧循环内的前馈控制,避免均质压燃发动机运行在边界工况可能出现的非正常燃烧现象等优点。

    一种双向准Z源逆变式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97099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63351.8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21/05 H02M7/797 H02P2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准Z源逆变式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电容C2电压和永磁同步电机电流;获取dq轴电压分量;获取直通占空比;根据dq轴电压分量和直通占空比,采用插入直通占空比的SVPWM算法得到控制三相桥式逆变器三相桥臂通断的六路PWM控制信号;六路PWM控制信号经过逻辑运算输出控制IGBT开关管S7通断的PWM控制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传统SVPWM控制方法加入平均直通占空比和电容电压闭环控制闭环策略,可以实现直流侧电压的具备升压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设计与直通状态互补的功率开关S7,可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

    基于坐标变换谐波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52661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15878.1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坐标变换谐波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方法,通过采集三相电流变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定子电流,将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定子电流变换到五次、七次、十一次、十三次谐波旋转坐标系下,将五次、七次、十一次、十三次等高次谐波电流在相应坐标系下通过低通滤波器提取成直流量,通过设计基于转速自适应二阶低通数字滤波器完成对指定阶次谐波的提取,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具有交叉耦合的比例积分电流控制器,最终完成谐波电流的抑制,从而抑制转矩脉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基础上,能够减少输出电流谐波含量,降低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脉动和振动噪声等负面影响。

    一种基于switch电感型准Z源逆变器的电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847137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496737.1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switch电感型准Z源逆变器的电驱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电源、升压驱动变换器和电机,所述的升压驱动变换器为switch电感型准Z源逆变器,所述的switch电感型准Z源逆变器包括逆变器阻抗网络和全桥逆变器,所述的逆变器阻抗网络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逆变器阻抗网络输出端连接全桥逆变器输入端,全桥逆变器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驱动系统解决了传统电压型逆变器导致的母线电压受限和死区时间导致转矩脉动大、电磁噪声大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提高母线升压比,减小了电压应力,提高系统功率密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