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97099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10363351.8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准Z源逆变式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电容C2电压和永磁同步电机电流;获取dq轴电压分量;获取直通占空比;根据dq轴电压分量和直通占空比,采用插入直通占空比的SVPWM算法得到控制三相桥式逆变器三相桥臂通断的六路PWM控制信号;六路PWM控制信号经过逻辑运算输出控制IGBT开关管S7通断的PWM控制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传统SVPWM控制方法加入平均直通占空比和电容电压闭环控制闭环策略,可以实现直流侧电压的具备升压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设计与直通状态互补的功率开关S7,可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5897099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63351.8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准Z源逆变式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电容C2电压和永磁同步电机电流;获取dq轴电压分量;获取直通占空比;根据dq轴电压分量和直通占空比,采用插入直通占空比的SVPWM算法得到控制三相桥式逆变器三相桥臂通断的六路PWM控制信号;六路PWM控制信号经过逻辑运算输出控制IGBT开关管S7通断的PWM控制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传统SVPWM控制方法加入平均直通占空比和电容电压闭环控制闭环策略,可以实现直流侧电压的具备升压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设计与直通状态互补的功率开关S7,可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5915147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610247481.5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H02P2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直接特征控制的鼠笼式感应电机控制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静止坐标系下获取鼠笼式感应电机的定子α轴和β轴的电压方程;2)将定子α轴和β轴的电流以及转子α轴和β轴的磁链作为状态变量,得到状态方程;3)获取当前时刻的定子α轴和β轴的电流以及转子α轴和β轴的磁链;4)获得预测控制方程,预测出下一时刻的定子α轴和β轴的电流以及转子α轴和β轴的磁链;5)获得下一时刻定子α轴和β轴的电压;6)将下一时刻定子α轴和β轴的电压发送到SVPWM中,驱动鼠笼式感应电机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数字化、抑制谐波、响应快、应用广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591575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610014884.5
申请日:2016-01-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隐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直接特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系统包括位置环控制电路、转速环控制电路、定子电流检测模块、滑模变结构观测器、预测控制模块、特征控制模块、单位延时模块和逆变模块,定子电流检测模块连接永磁同步电机,滑模变结构观测器输入端连接定子电流检测模块、位置环控制电路和单位延时模块,输出端连接预测控制模块,预测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位置环控制电路和单位延时模块,输出端连接特征控制模块输入端,特征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位置环控制电路和转速环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单位延时模块和逆变模块输入端,逆变模块输出端连接永磁同步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更紧凑、控制精确、电流响应速度变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15147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47481.5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H02P2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2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直接特征控制的鼠笼式感应电机控制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静止坐标系下获取鼠笼式感应电机的定子α轴和β轴的电压方程;2)将定子α轴和β轴的电流以及转子α轴和β轴的磁链作为状态变量,得到状态方程;3)获取当前时刻的定子α轴和β轴的电流以及转子α轴和β轴的磁链;4)获得预测控制方程,预测出下一时刻的定子α轴和β轴的电流以及转子α轴和β轴的磁链;5)获得下一时刻定子α轴和β轴的电压;6)将下一时刻定子α轴和β轴的电压发送到SVPWM中,驱动鼠笼式感应电机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数字化、抑制谐波、响应快、应用广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97100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610363360.7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双向准Z源逆变器电机驱动系统,包括调速控制模块、传感器单元,以及依次连接的电源模块、双向准Z源前级无源网络、三相桥式逆变器和电机,双向准Z源前级无源网络和三相桥式逆变器构成双向准Z源逆变器,调速控制模块分别连接传感器单元和双向准Z源逆变器,双向准Z源前级无源网络包括电感L1、L2、电容C1、C2、IGBT开关管S7和二极管D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构建双向准Z源逆变器系统作为单级逆变器结构,取代传统电驱动领域两级变换DC\DC和DC\AC变换,避免电池组电压波动,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可调,由于不存在传统逆变器死区时间的问题,可以降低输出电压的畸变,降低转矩脉动和电磁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05897100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63360.7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双向准Z源逆变器电机驱动系统,包括调速控制模块、传感器单元,以及依次连接的电源模块、双向准Z源前级无源网络、三相桥式逆变器和电机,双向准Z源前级无源网络和三相桥式逆变器构成双向准Z源逆变器,调速控制模块分别连接传感器单元和双向准Z源逆变器,双向准Z源前级无源网络包括电感L1、L2、电容C1、C2、IGBT开关管S7和二极管D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构建双向准Z源逆变器系统作为单级逆变器结构,取代传统电驱动领域两级变换DC\DC和DC\AC变换,避免电池组电压波动,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可调,由于不存在传统逆变器死区时间的问题,可以降低输出电压的畸变,降低转矩脉动和电磁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05591575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014884.5
申请日:2016-01-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隐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直接特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包括位置环控制电路、转速环控制电路、定子电流检测模块、滑模变结构观测器、预测控制模块、特征控制模块、延时模块和逆变模块,定子电流检测模块连接永磁同步电机,滑模变结构观测器输入端连接定子电流检测模块、位置环控制电路和延时模块,输出端连接预测控制模块输入端,预测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位置环控制电路和延时模块,输出端连接特征控制模块输入端,特征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位置环控制电路和转速环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单位延时模块和逆变模块输入端,逆变模块输出端连接永磁同步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更紧凑、控制精确、电流响应速度变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5847137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496737.1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switch电感型准Z源逆变器的电驱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电源、升压驱动变换器和电机,所述的升压驱动变换器为switch电感型准Z源逆变器,所述的switch电感型准Z源逆变器包括逆变器阻抗网络和全桥逆变器,所述的逆变器阻抗网络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逆变器阻抗网络输出端连接全桥逆变器输入端,全桥逆变器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驱动系统解决了传统电压型逆变器导致的母线电压受限和死区时间导致转矩脉动大、电磁噪声大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提高母线升压比,减小了电压应力,提高系统功率密度。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