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4722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111317736.8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积物耗氧污染物的解析装置及方法,其中解析装置包括了测量室,以及用于向测量室内加入药剂的加药装置,以使药剂与测量室内的沉积物发生反应,以及用以发出超声波的超声波发生装置,以辅助药剂加快到达沉积物处,以及用于检测水中溶解氧浓度的溶解氧电极;解析方法包括了通过解析装置的辅助计算沉积物总耗氧量(SOD),再通过除解生物耗氧因素,计算生物和化学SOD,再通过解除S2‑耗氧因素,计算S2‑和Fe2+引起的化学SOD。本发明通过解析装置与解析方法的结合,可以简单的测定得到水体中各个因素引起的耗氧量,对更加深入地研究沉积物耗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其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83142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048920.0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12N1/14 , C02F3/34 , B09C1/10 , C02F101/20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具有锰氧化能力的真菌,该真菌能够将水体中的Mn2+氧化生成不溶于水的锰氧化物,该Mn2+氧化真菌为枝孢菌Cladosporium sp.XM01,保藏号为CGMCC NO.21083。将本发明的枝孢菌XM01菌株用于自然水体中的Mn2+氧化,其操作稳定(15‑30℃)在常温范围,pH值(6.0‑7.5)在中性范围,具有很高的Mn2+氧化效率,通过本发明所采用的XM01循环氧化二价锰,可实现重金属或微量有机物污染的水体和土壤原位修复。本发明菌株生长过程中氧化生成的锰氧化物在污水治理、水环境修复和土壤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04722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17736.8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积物耗氧污染物的解析装置及方法,其中解析装置包括了测量室,以及用于向测量室内加入药剂的加药装置,以使药剂与测量室内的沉积物发生反应,以及用以发出超声波的超声波发生装置,以辅助药剂加快到达沉积物处,以及用于检测水中溶解氧浓度的溶解氧电极;解析方法包括了通过解析装置的辅助计算沉积物总耗氧量(SOD),再通过除解生物耗氧因素,计算生物和化学SOD,再通过解除S2‑耗氧因素,计算S2‑和Fe2+引起的化学SOD。本发明通过解析装置与解析方法的结合,可以简单的测定得到水体中各个因素引起的耗氧量,对更加深入地研究沉积物耗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其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91960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34249.1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瓜尔胶‑无机盐杂化型绿色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天然有机高分子瓜尔胶为原料,首先通过磺化反应,得到磺化瓜尔胶,然后与乙烯基硅氧烷发生接枝共聚得到的硅烷交联的瓜尔胶分子,最后在碱性条件下进一步与无机铝盐或铁盐进行水解聚合反应得到。本发明絮凝剂分子中有机和无机部分通过共价键结合,充分发挥有机和无机协同絮凝增效作用,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含有较高的电荷密度,提高对水体中胶体的电中和性能,絮凝调理的对象范围变宽;经过磺化改性后含丰富的羟基、磺酸基团,对重金属离子具有优越的吸附和络合能力,絮凝过程中的架桥能力增强,产品具有高效的絮凝效果,投放量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91960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134249.1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瓜尔胶‑无机盐杂化型绿色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天然有机高分子瓜尔胶为原料,首先通过磺化反应,得到磺化瓜尔胶,然后与乙烯基硅氧烷发生接枝共聚得到的硅烷交联的瓜尔胶分子,最后在碱性条件下进一步与无机铝盐或铁盐进行水解聚合反应得到。本发明絮凝剂分子中有机和无机部分通过共价键结合,充分发挥有机和无机协同絮凝增效作用,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含有较高的电荷密度,提高对水体中胶体的电中和性能,絮凝调理的对象范围变宽;经过磺化改性后含丰富的羟基、磺酸基团,对重金属离子具有优越的吸附和络合能力,絮凝过程中的架桥能力增强,产品具有高效的絮凝效果,投放量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831422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48920.0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12N1/14 , C02F3/34 , B09C1/10 , C02F101/20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具有锰氧化能力的真菌,该真菌能够将水体中的Mn2+氧化生成不溶于水的锰氧化物,该Mn2+氧化真菌为枝孢菌Cladosporium sp.XM01,保藏号为CGMCC NO.21083。将本发明的枝孢菌XM01菌株用于自然水体中的Mn2+氧化,其操作稳定(15‑30℃)在常温范围,pH值(6.0‑7.5)在中性范围,具有很高的Mn2+氧化效率,通过本发明所采用的XM01循环氧化二价锰,可实现重金属或微量有机物污染的水体和土壤原位修复。本发明菌株生长过程中氧化生成的锰氧化物在污水治理、水环境修复和土壤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20984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55178.X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菌纳米气泡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用材料领域。采用加压溶气法通过增压和释压循环过程形成的反复压差调节气体溶解度得到纳米气泡水,再经过紫外灯照射灭菌得到无菌纳米气泡水,步骤如下:纯水机制得超纯水后用增压泵注入至溶解室,用无菌气瓶向溶解室内增压来增加气体在超纯水中的溶解度,溶解室出来的液体进入无菌瓶释压产生微纳米气泡,重复增压和释压循环直至气泡浓度稳定,制得的纳米气泡水紫外照射消毒不低于10小时,得到无菌纳米气泡水。本发明制备的无菌纳米气泡水中气泡为纳米尺寸且分布较窄,气泡粒径均匀且浓度稳定,紫外消毒后不含细菌和真菌,保存时间长,可用于微生物和动植物细胞培养等生物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85318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59023.0
申请日:2022-05-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3/34 , C12N1/36 , C12P3/00 , C12R1/645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锰氧化真菌驱动的生物铁锰氧化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生物铁锰氧化物去除水体中双酚A和吲哚的方法为:将锰氧化真菌接种到含有铁离子、锰离子和双酚A或吲哚溶液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驯化,生成的生物铁锰氧化物实现对双酚A或吲哚的去除。这种以锰氧化真菌为驱动源生成的铁锰氧化物制备简单、无需外加能源,同时兼具铁氧化物和锰氧化物的综合特性,能够实现对双酚A和吲哚的完全去除。此外,生物铁锰氧化物降解双酚A或吲哚过程中释放的铁锰离子又能够在锰氧化真菌的作用下再次生成生物铁锰氧化物,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3186227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258424.8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12P3/00 , C12N13/00 , C02F1/72 , C12R1/645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磁场强化生物锰氧化的方法及其应用,将锰氧化菌接种到含Mn2+的培养基中,在培养过程中进行磁化处理,之后收集生物锰氧化物。该方法通过在培养6~12h时进行初次磁场处理,磁场强度为0.2~50mT,处理时间为1~5h,初次磁化处理后,继续培养,然后每隔24h磁化处理一次,培养时间为72h。施加磁场,加快锰氧化菌对Mn2+的氧化率,72h内交变磁场或恒定磁场作用下生物锰氧化率分别提高了36.4%和23.8%。磁化后得到的生物锰氧化物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可加快其对水体或固体基质中重金属或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与氧化性能。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