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时调整激光入射角的微孔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4103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59779.1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时调整激光入射角的微孔加工方法,S1:依据具体应用环境和使用性能要求确定微孔材料类型、微孔尺寸及深径比等参数;S2:针对所述的微孔材料类型和特征参数,编写加工路径图档,控制激光束逐层以螺旋线方式按照图档路径进行打孔;S3:对每一层进行加工时,激光按照图档路径以螺旋线方式进行扫描,之后在边缘位置以同心圆方式进行修边;S4:通过实验拟合出入射角和锥度的函数关系,调节每层激光加工的入射角,并通过该函数确定每层入射角度的补偿量逐层递减补偿,消除通孔正锥度;S5:如此循环,按照这种方式,完成所有层数的加工;S6:最后一层加工结束后,以同心圆方式进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往复修边,实现微孔高质量加工。

    一种基于感觉毛结构的三维力柔性触觉传感器及其阵列

    公开(公告)号:CN11832926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62778.8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感觉毛结构的三维力柔性触觉传感器,包括:仿生刚毛、柔性压敏单元、高频力传感阵列、柔性封装腔体;所述仿生刚毛的一端以嵌入的形式与柔性压敏单元结合,另一端暴露在柔性压敏单元的上表面外作为外界力接触介质;所述柔性压敏单元为多臂悬臂式结构,各悬臂下表面末端黏附于柔性封装腔体;所述高频力传感阵列与柔性压敏单元的各悬臂一一对应,高频力传感阵列的下表面黏附于柔性压敏单元的上表面;所述柔性封装腔体为三维结构,与器件表面接触;当外界任意方向接触力作用于仿生刚毛时,传感器通过多臂悬臂式结构的柔性压敏单元感知静态力,分布于各悬臂上的压电薄膜单元感知动态力。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感觉毛结构的三维力柔性触觉传感器阵列。

    一种基于非对称热整流结构的柔性多模态触觉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545220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0888107.9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对称热整流结构的柔性多模态触觉传感器,由上至下包括柔性上衬底、叉指电极、柔性基体和柔性下衬底;柔性基体的上表面具有微凸起结构且涂覆有导电涂层,微凸起结构与叉指电极相接触并形成电性连接;柔性基体的下表面设有成对的微沟槽,微沟槽内填充导热填料,成对的微沟槽通过导热差异形成冷区和热区,冷区和热区上分别设有块状电极,冷区和热区的块状电极之间通过热电引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柔性多模态触觉传感器具有柔韧性好、热电性能高、成本低廉、性能可定制的特点,同时实现温度压力传感一体化,解决了单一器件只能检测单一物理量的问题。

    一种内嵌三维薄膜温度传感阵列的燃料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890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48709.4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嵌三维薄膜温度传感阵列的燃料电池及其制作方法,其三维薄膜温度传感阵列为柔性结构,包括若干传感器单元,沿传感器单元的延伸方向分为引出线区、连接线嵌合区和折叠区,折叠区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薄膜单元,每个薄膜单元对应一个传感器单元并具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位点;三维薄膜温度传感阵列贴附于双极板表面,连接线嵌合区配合于表面开设的浅槽内,薄膜单元折叠贴附于流道内侧壁,对通入双极板流道的气体进行多个点位温度的检测。本发明不会阻挡燃料电池双极板流道与气体扩散层之间的传质,不影响电子传导面积,兼顾了不减小燃料电池输出功率和对其内部所需参数进行原位检测的要求。

    嵌入温度传感器的氢能燃料电池及其内部温度场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3997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97705.0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温度传感器的氢能燃料电池,按序包括阳极集流板、阳极流场板、膜电极、柔性薄膜热电偶阵列、阴极流场板和阴极集流板;柔性薄膜热电偶阵列包括顶部绝缘层、中间金属层和底部绝缘层,中间金属层通过两种金属线交织形成若干热电传感节点;阴极流场板设有流道和浅槽,柔性薄膜热电偶阵列配合于流道和浅槽中,热电传感节点用于对阴极流场板上的若干点位进行温度监测,底部绝缘层的表面设有若干嵌入所述流道的三维微结构凸起,且三维微结构凸起不与热电传感节点重合。本发明可以实现氢能燃料电池内部温度分布式测量,为电池热管理与安全运行提供数据支持,同时降低传感器嵌入对电池性能的负面影响。

    加工柔性压力传感器互锁敏感层的方法和柔性压力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79614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68237.4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加工柔性压力传感器互锁敏感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不同比例的高导电性碳系纳米材料分散至PDMS中制备成具有不同力学和电学性能的导电复合材料;(2)利用三维建模仿按扣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敏感层,所述仿按扣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敏感层包括公层和母层,所述公层和母层相向的一侧分别包括凸起阵列和凹坑阵列;(3)利用变入射角激光加工所述导电复合材料,得到步骤2中建模的仿按扣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敏感层;(4)分别在所述的仿按扣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敏感层的公层和母层的背面各制备一层电极层,并将公层类球凸起阵列和母层凹坑阵列进行对准预压组装形成机械互锁。本发明还提供了经过上述方法制备的柔性压力传感器。

    一种可实现反应区域温场动态监测与调控的智能多孔载体

    公开(公告)号:CN11722532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37562.8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反应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反应区域温场动态监测与调控的智能多孔载体,具体为多种不同属性的材料组成的三维多孔结构;三维多孔结构利用多材料3D打印技术与选择性碳化工艺制造成形;所述三维多孔结构由热电相、导体相与结构相三部分组成,分别负责温场感知、温场调控与电学隔离;温场感知是由热电相与导体相结合形成热电偶利用塞贝克效应实现;温场调控是通过对导体相输入电流产生焦耳热实现;所述温场感知与温场调控过程由结构相保持结构互连与电学隔离,是利用结构相的绝缘属性来实现。本发明结合多材料3D打印技术与选择性碳化技术构建由热电相、导体相与结构相组成的智能多孔载体,实现了反应区域三维温场的闭环智能控制。

    基于六维力传感器的机械臂末端负载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2110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51839.0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六维力传感器的机械臂末端负载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涉及机械臂负载辨识技术领域,包括:基于牛顿‑欧拉动力学方程构建机械臂末端负载动力学模型,并转化为线性形式并加入六维力传感器误差项;设计机械臂初始激励轨迹,对该轨迹进行优化求解,控制机械臂运行最优激励轨迹,并采集实验数据;对采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滤波和中心差分处理,通过机械臂雅克比矩阵获得待辨识方程中所需数据;将获得的待辨识方程中所需数据输入加权和声算法中,求解出负载的动力学参数,实现负载动力学参数的辨识。本发明具有实时性好,受空间约束小和精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多种非结构环境下的机械臂负载动力学参数辨识。

    一种负锥度微结构快速制造的激光加工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2786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472811.0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负锥度微结构快速制造的激光加工系统和方法,包括激光发生器、扩束镜、动态偏转扫描模块、平移模块、移动平台和协同控制模块;所述动态偏转扫描模块将从所述扩束镜输出的光线进行偏转和焦点移动;所述平移模块将从所述动态偏转扫描模块输出的光线进行平移实现光线不同锥度的倾斜;所述移动平台对被加工件进行高精度大范围自由移动;所述协同控制模块与所述激光发生器、所述动态偏转扫描模块、所述平移模块和所述移动平台相连实现运动的协同控制以对被加工件进行负锥度加工。本发明提高了激光加工的效率,拓宽了激光加工微结构的结构范围。

    一种非接触式超声波移液枪及其移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4097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197767.7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超声波移液枪及其移液方法,移液枪包括:壳体、压电式聚焦超声探头、半导体激光器、控制电路、电源和触发按钮;压电式聚焦超声探头、控制电路、电源和触发按钮从取液端起沿壳体内壁依次设置;半导体激光器包括两个,对称分布于压电式聚焦超声探头前端面两侧;电源与控制电路相连以供电;触发按钮与控制电路相连以控制两半导体激光器完成光定位,并驱动压电式聚焦超声探头产生超声场,实现对超疏水表面上液滴的近场声悬浮。本发明能够实现超疏水表面上液滴的非接触式操控,解决了传统接触式移液枪需要频繁更换枪头造成操作繁琐、枪头消耗、试剂浪费及样本污染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