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48939B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810410585.2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压电‑热电的汽车尾气微型能量收集器,悬臂梁的一端与支撑座固定连接,另一端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形成自由端;质量块固定在悬臂梁的自由端;压电片固定在悬臂梁的上表面,薄膜电极分别位于压电片的上下表面;散热片固定于上薄膜电极的上表面;能量收集器放置于汽车排气管外围管壁上;悬臂梁受到汽车振动而产生振动,压电片感受悬臂梁振动产生电荷,由薄膜电极引出;压电片的下表面接收由排气管壁传导过来的尾气的热量,而上表面的上薄膜电极放置有散热片,从而在压电片上产生温度变化,由热释电效应产生电荷,再通过薄膜电极引线导出,为气体监测传感器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615420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83608.1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溶解氧型海水电池及发电方法,所述的溶解氧型海水电池包括电机,电机防水密封,阳极防水密封,电池支撑架。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水下高功率电源装置;具体来说,海水电池采用原电池原理,以海水作为天然的电解质,金属阳极放电产生电子经过外电路到达电池阴极,电子在阴极被海水中的溶解氧消耗,海水中的带电离子在电池两极之间定向移动,从而产生电流;海水电池的功率取主要决于流速以及溶解氧浓度,消耗海水电池自身的少量能量驱动电机使得碳纤维刷状阴极自转,以此产生阴极附近的对流,使得溶解氧得以补充提升海水电池的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13016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858350.7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L5/1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电式柔性触觉传感器及触觉感应结构,该触觉传感器包括柔性上基体、刚性阵列单元、压电传感单元和柔性下基体,刚性阵列单元包括若干刚性体,若干刚性体散布在该柔性上基体,压电传感单元设在该刚性阵列单元和柔性下基体之间,作用在该柔性上基体的接触应力依次通过该柔性上基体、刚性阵列单元传递至该压电传感单元感应该接触应力的大小。该触觉感应结构,包括呈阵列布设的多个压电式柔性触觉传感器,多个触觉传感器共用同一柔性上基体,多个触觉传感器共用同一柔性下基体。它具有如下优点:提高应力的传递效率,避免感应信号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1049425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1413084.0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液体作为俘能介质的低频多方向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包括腔体以及设置于腔体内部的液体、绝缘支撑杆、阵列式能量转换装置、浮块;液体覆盖在腔体的底部与浮块之间的区域;将阵列式能量转换装置固定在距离腔体底部的一定高度处并与水平面保持平行;浮块的一面与阵列式能量转换装置固定连接,浮块的另一面悬浮在液体表面;当受到外界振动激励时,悬浮在液体中的浮块跟随着液体的晃动而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阵列式能量转换装置发生运动从而产生电能,实现低频、多方向的振动能量收集。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高效地俘获环境中的低频、多方向振动能量并转化电能,从而实现外界的振动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0581180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17284.9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2N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1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绳牵引的宽频压电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包括质量块、至少一个牵引梁、固定支架、牵引绳、压电片、上、下电极和受迫梁;固定支架具有一谐振腔;牵引梁根据外界振动方向设置,其一端与谐振腔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受迫梁位于牵引梁的上方或下方,其一端与谐振腔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质量块分别固定在每一个牵引梁与受迫梁自由端;牵引绳的一端连接于牵引梁的自由端,另一端连接于受迫梁的自由端;压电片固定在受迫梁上;上、下电极位于压电片的上下表面;牵引梁的牵引绳带动受迫梁发生振动,使受迫梁上的压电片发生形变产生电能,压电片通过连接上、下电极输出电能;当牵引梁的数量大于1时,其在水平面内呈阵列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7934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12105.X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T17/00 , G06T7/33 , G06T7/73 , G06T3/4038 , G06T5/50 , G06V20/64 , G06V10/26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5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视触融合的空间机器人对目标航天器重建方法与系统,涉及空间机器人协同感知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不同时刻采集的点云预处理后进行配准,获得相机位姿与目标位姿的相对关系,之后对每一帧点云进行拼接并筛选关键帧;使用配置电子皮肤的机械臂末端进行触觉探索,将触觉图像转化为局部触觉点云,并与视觉点云进行融合,基于视触觉融合信息修正目标航天器的位姿;使用数据集训练PointNet++网络,将融合后的点云输入到PointNet++网络,识别航天器上的部件;利用泊松重建算法实现三维重建得到目标航天器几何构型。本发明使空间机器人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外界信息,提高机器人的目标定位精度和信息感知能力,为空间机器人在轨维修装配任务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499585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1411862.5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密封与装拆性的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主要用于实现微反应器在高温高压应用场合的可靠密封,以及微反应器的可拆卸、反应载体的可更换。本发明由入口燃烧蒸发模块、燃烧蒸发模块、燃烧混合腔板、燃烧反应模块A、重整反应模块A、燃烧反应模块B、出口腔板模块等组成。模块由腔板构成空间,腔板之间通过真空“面‑面”焊接的形式焊接在一起,保证了重整腔板与燃烧腔板组合在一起后的可靠密封;本发明的真空“面‑面”焊接后的结构体侧面采用密封用压板与石墨密封片以及螺栓、螺母的形式密封,保障了微反应器整体密封与微反应器的可拆卸、反应载体的可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249958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11862.5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密封与装拆性的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主要用于实现微反应器在高温高压应用场合的可靠密封,以及微反应器的可拆卸、反应载体的可更换。本发明由入口燃烧蒸发模块、燃烧蒸发模块、燃烧混合腔板、燃烧反应模块A、重整反应模块A、燃烧反应模块B、出口腔板模块等组成。模块由腔板构成空间,腔板之间通过真空“面‑面”焊接的形式焊接在一起,保证了重整腔板与燃烧腔板组合在一起后的可靠密封;本发明的真空“面‑面”焊接后的结构体侧面采用密封用压板与石墨密封片以及螺栓、螺母的形式密封,保障了微反应器整体密封与微反应器的可拆卸、反应载体的可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104942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413084.0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液体作为俘能介质的新型低频多方向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包括腔体以及设置于腔体内部的液体、绝缘支撑杆、阵列式能量转换装置、浮块;液体覆盖在腔体的底部与浮块之间的区域;将阵列式能量转换装置固定在距离腔体底部的一定高度处并与水平面保持平行;浮块的一面与阵列式能量转换装置固定连接,浮块的另一面悬浮在液体表面;当受到外界振动激励时,悬浮在液体中的浮块跟随着液体的晃动而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阵列式能量转换装置发生运动从而产生电能,实现低频、多方向的振动能量收集。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高效地俘获环境中的低频、多方向振动能量并转化电能,从而实现外界的振动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06849597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10228726.4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2K3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方向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包括球形固定腔体、能量转化装置、导管、牵引结构、滚球;所述能量转化装置一端与球形固定腔体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牵引结构穿过导管,一端连接于能量转化装置的自由端,另一端连接于滚球,所述滚球与球型固定腔体的内壁相抵;当外界任意方向的激励作用于该装置时,所述球形固定腔体与滚球产生相对运动,使得所述滚球带动牵引结构摆动,同时,导管相对于能量转化装置保持静止;从而使得所述导管把滚球任意方向的动量转化为作用于能量转化装置的单方向冲击力,所述牵引结构带动能量转化装置从而产生电能,实现三维平面内多方向的能量收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