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结构增强异质金属结合的薄壁火箭推力室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080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35534.1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结构增强异质金属结合的薄壁火箭推力室制造方法,包括薄壁推力室内衬和异质金属护套;所述薄壁推力室内衬的内部形成有再生冷却流道,所述异质金属护套通过冷喷涂的方式形成在所述薄壁推力室内衬的外壁上;其中,所述薄壁推力室内衬的外壁形成有球坑凸起微结构,所述球坑凸起微结构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球坑以及形成在多个球坑之间的凸起,所述异质金属护套通过冷喷涂的方式喷涂在所述球坑凸起微结构上,所述多个球坑用于分散喷涂材料冲击时产生的压力。应用本技术方案可提供一种微结构增强异质金属结合的薄壁火箭推力室制造方法,以提高推力室的运行可靠性。

    一种基于双光楔的高动态的五轴激光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581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98278.5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光楔的高动态的五轴激光加工装置,能有效提高五轴激光加工装备的性能,装置包括激光发生器、光场调控模组、双光楔光束偏移模组、调焦扩束模组、分光镜、观测系统、扫描模组、聚焦模组、运动平台、控制系统和操作软件;所述激光发生器产生激光束,激光束经过所述光场调控模组进行调控后进入所述双光楔光束偏移模组;所述双光楔光束偏移模组进行激光束偏离光轴,激光束与光轴平行并进入所述调焦扩束模组;所述调焦扩束模组放大激光束的离轴量并改变激光束发散角和直径;随后激光束通过所述分光镜进入所述扫描模组;激光束通过所述扫描模组后与光轴不平行,最后激光束经过所述聚焦模组进行聚焦后传输至运动平台上的加工表面。

    一种具有恒温控制功能的振镜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92539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39740.5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恒温控制功能的振镜电机,其包括电机本体组件和恒温控制组件,电机本体组件包括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电机外壳、电机定子和电机转轴,恒温控制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中段恒温器、尾段恒温器和恒温外壳,中段恒温器和尾段恒温器上下安装在电机壳体外壁,恒温外壳设置在中段恒温器和尾段恒温器外部,温度传感器检测电机本体组件的温度,反馈给中段恒温器和尾段恒温器,通过中段恒温器和尾段恒温器分别为电机本体组件进行温度控制。本发明通过有效的温度控制,减少电机本体组件的温度漂移,还能确保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电机本体组件的启动和运行性能。

    基于折射反射混合式光束平移单元的变入射角激光加工装置与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8909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151118.4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折射反射混合式光束平移单元的变入射角激光加工装置与加工方法,所述加工装置包括激光发生单元、混合式光束平移单元、动态调焦单元、光束扫描单元和聚焦单元;所述的激光发生单元用以产生平行激光束以进入所述混合式光束平移单元,所述平行激光束的传播方向为Z方向;所述混合式光束平移单元包括两个相同的混合式光束平移元件,所述混合式光束平移元件用于接收所述平行激光束,所述混合式光束平移元件能使所述平行激光束先发生折射再发生反射再发生折射以平行出射,其中,X和Y方向分别与Z方向垂直,可以实现大范围入射角可调,从而实现复杂结构和曲面的高精度加工。

    一种吸液芯及环路热管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4732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14694.1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吸液芯及环路热管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吸液通道、第二吸液通道以及第三吸液通道,所述第一吸液通道、第二吸液通道以及第三吸液通道的初始孔径逐渐增大,且第一吸液通道、第二吸液通道以及第三吸液通道的初始孔隙密度逐渐减小,使得该吸液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密度,可以增大工作流体与吸液芯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热传导效率。

    一种孔径自适应调整吸液芯及智能柔性热管

    公开(公告)号:CN11687831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77390.7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热管传热传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孔径自适应调整吸液芯,包括热响应能力敏感单元、多孔结构和固定端,所述热响应能力敏感单元为记忆合金弹簧、4D打印水凝胶结构、超材料折纸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多孔结构为编织金属网、泡沫金属网、3D打印水凝胶多孔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采用柔性薄膜作为热管外壳材料,内部吸液芯的骨架和驱动采用热响应弹簧材料,刚性弹簧提供热管工作所需蒸汽空间的同时具备全段柔性能力,因此在大角度、小半径、多次数下弯折后仍能保持较低热阻和较优传热性能。

    温度响应复合折纸结构智能吸液芯及柔性热管和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2269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38648.2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响应复合折纸结构智能吸液芯及柔性热管和制造方法。该智能吸液芯具有复合折纸结构,包括折叠体骨架和多孔热响应单元;所述折叠体骨架设有固定端,并以所述固定端为起点延伸形成截面具有周期性轮廓曲线的结构;所述多孔热响应单元布置于所述折叠体骨架上,包括若干微孔形成的周期性孔阵列,使其在温度变化时,以固定端为基点进行拉伸或收缩,改变两相邻长方体间的距离,从而调节微孔间距重合度,实现孔径的智能响应,且基于折纸结构的多孔热响应单元具有全段柔性能力,实现随温度智能调节吸液芯孔径,具有高效散热性能,可大角度、小半径、多次数下弯折,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适合大规模生产制造。

    一种加工周期性微结构的五轴振镜激光精密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6564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65629.1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加工周期性微结构的五轴振镜激光精密加工方法:S1:选择合适的微结构类型和微结构材料;S2:利用光学设计和模拟软件依据性能指标和光学原理设计周期性微结构参数并验证可行性;S3:根据关键结构参数构建周期性微结构三维模型并导入五轴振镜激光加工装置中;S4:依据周期性微结构模型的二维特征点位置,计算加工装置控制X、Y、α和β的振镜偏转角度;S5:计算特征点相对初始点的振镜偏转角度的变化值,引入智能算法依据变化值之和的最小值进行合适的激光路径规划;S6:改变Z轴进行逐层扫描,并重复所述步骤S5;S7:收集实验加工相关参数与周期性微结构性能测试结果。

    一种实时调整激光入射角的微孔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4103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59779.1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时调整激光入射角的微孔加工方法,S1:依据具体应用环境和使用性能要求确定微孔材料类型、微孔尺寸及深径比等参数;S2:针对所述的微孔材料类型和特征参数,编写加工路径图档,控制激光束逐层以螺旋线方式按照图档路径进行打孔;S3:对每一层进行加工时,激光按照图档路径以螺旋线方式进行扫描,之后在边缘位置以同心圆方式进行修边;S4:通过实验拟合出入射角和锥度的函数关系,调节每层激光加工的入射角,并通过该函数确定每层入射角度的补偿量逐层递减补偿,消除通孔正锥度;S5:如此循环,按照这种方式,完成所有层数的加工;S6:最后一层加工结束后,以同心圆方式进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往复修边,实现微孔高质量加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