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7116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1443841.1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柔性减振套的作动器,作动器的后端固定连接电机,作动器外具有作动杆,作动杆外套设柔性减振套,所述柔性减振套具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中包括设置在靠近电机一端的减振套后挡板和远离电机一端的减振套前挡板,减振套后挡板和减振套前挡板之间设置架杆,彼此相邻的架杆之间分别设置控制模块、驱动模块、电容模块、电源模块,各模块与作动杆之间均布若干减振球。其将控制驱动器环状布局在作动器上,并采用柔性减振套实现减振,其降低了作动器的体积和质量,提高了作动器的环境适应性,满足高可靠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59546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770217.0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泵用浸油式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机驱动控制技术领域,泵用浸油式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器包括核心处理器DSP、485通信模块、三路CAN总线通信模块、以太网通信模块、旋转变压器信号检测电路、PWM隔离驱动电路、电压电流采样电路和功率驱动模块。本发明同时还提出了泵用浸油式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可同时实现485总线、三路冗余CAN总线、以太网等多种总线形式的实时通信,在机械式传感器故障时,可通过采用无传感器算法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速度闭环矢量控制,且采用的无传感器算法不需要使用滤波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减小了代码量及算法复杂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
公开(公告)号:CN108073087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711046357.3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控制与导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学科综合仿真平台环境下的机电伺服系统控制算法,包括:步骤一:建立电机仿真模型及电机瞬态仿真计算;步骤二:建立机电伺服系统仿真模型;步骤三:计算机电伺服系统频率特性:步骤四:对比验证。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机电伺服系统的仿真技术可扩展至所有机电伺服系统中,不需要任何实物和仪器,便能完成伺服系统各单机在设计之前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可行性方案验证。对方案论证,控制策略、控制参数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491332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1483078.8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9/414
Abstract: 一种用于机电伺服的高速高精密多轴并行控制系统,涉及机电伺服控制领域;包括如处理器单元、存储器单元、总线接口单元、指令输出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其中,处理器单元包括异步串口模块、SRAM模块、SPI总线模块、SSI解码模块、AD转换模块、控制算法模块和PWM模块;总线接口单元包括隔离变换模块、网络变压模块和网络协议控制模块;信号处理单元包括R/D变换模块、隔离变换模块、A/D变换模块和信号调理模块;本发明提高了伺服控制驱动器的集成化程度、提高控制算法的执行速度和并行能力,实现多电机高速同步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49133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483078.8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9/414
Abstract: 一种用于机电伺服的高速高精密多轴并行控制系统,涉及机电伺服控制领域;包括如处理器单元、存储器单元、总线接口单元、指令输出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其中,处理器单元包括异步串口模块、SRAM模块、SPI总线模块、SSI解码模块、AD转换模块、控制算法模块和PWM模块;总线接口单元包括隔离变换模块、网络变压模块和网络协议控制模块;信号处理单元包括R/D变换模块、隔离变换模块、A/D变换模块和信号调理模块;本发明提高了伺服控制驱动器的集成化程度、提高控制算法的执行速度和并行能力,实现多电机高速同步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83284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20679.2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2P5/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机电伺服机构控制方法,控制器通过DSP+FPGA双芯片一起控制机电作动器,DSP输出PWM控制信号,输入到FPGA,将所有单管PWM信号转换成带互补死区的多路上下桥臂的PWM输出信号,控制伺服作动器;本发明通过将DSP的3路PWM输出通过FPGA扩展为6路PWM输出,实现3路PWM输出控制3相全桥逆变器,节省3路PWM控制信号,使得1个DSP同时控制多台3相全桥或H桥逆变器,进而驱动多台机电作动器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206077221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1011113.2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2M1/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限制电源上电电流峰值的控制电路,属于电源控制技术领域。该电路与电源转换电路配合,用于限制电子设备的上电瞬间峰值电流,包括控制芯片、开关管、反馈支路、采样电路、滤波电路。控制芯片是核心,根据反馈支路的分压调节其PWM输出脉宽;电阻和开关管栅极电容根据PWM输出脉宽调节采集回路的电流;采集回路电流经采样电阻采样后转换为相应电压信号,输入到滤波电路,滤除回路干扰,滤波后电压信号输入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实时检测滤波电路输入的电压信号,当高于预设阈值时,短暂关断PWM信号输出,当低于预设阈值时,开启PWM信号输出,从而实现上电电流峰值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12305001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0455072.6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紧凑型机电作动器,包括螺栓组件1、作动器壳体2、限位法兰组件3、滚珠丝杆4、转子螺母5、伺服电机定子组件8、双向推力轴承9、深沟球轴承10;滚珠丝杆4右端与转子螺母5配合使用,转子螺母5两侧均为阶梯轴结构,双向推力轴承9先从左侧套入,然后两侧再分别套入深沟球轴承10;深沟球轴承10、双向推力轴承9固定在伺服电机组件8内并轴向固定;转子螺母5作为伺服电机的转子,电机启动,双向推力轴承9内侧转动,在深沟球轴承10的支撑下,转子螺母5转动,带动滚珠丝杆4作直线往复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207410257U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21397147.4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2P6/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天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集成度四路位置伺服控制装置。DSP、若干伺服控制电路,伺服控制电路并联,且均接收PWM信号并将处理后信号传输至传输至DSP。在不增加FPGA或CPLD等复杂数字逻辑芯片的前提下,伺服控制驱动器控制的通道数可达四路。由于不涉及复杂数字逻辑芯片,在硬件电路设计时减少了复杂数字逻辑芯片及其外围电路,因此降低了硬件设计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206165027U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21147178.X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集成式多通道输出伺服控制驱动器,包括壳体、功率板、电源板和控制板;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对接而成,其中上壳体和下壳体结构相同,高度不同,下壳体底面带有4个安装法兰;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底部分别安装一块功率板,每块功率板螺接一块电源板;控制板通过减振垫固连在金属板上,再将金属板安装在高度高的壳体上部,功率板、电源板和控制板之间通过连接器方式电气连接。利用该伺服控制驱动器能够同时驱动多台机电作动器,从而较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机电伺服系统安装空间,减小了产品质量,简化了系统电气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