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6547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111134954.8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空探测器EDL过程验证方法,提出了针对EDL复杂过程的“飞行任务剖面分解”、“用例场景识别”、“测试用例生成”三步走验证策略,该方法在缩短测试用时的同时,有效保证了复杂系统逻辑验证覆盖的完备性;能够使得故障高发期提前,失效率变化曲线快速收敛,从而提升测试可靠性;能够对复杂过程的典型场景以及故障场景进行合理的测试,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可信性;该方法能够在系统级测试阶段模飞测试前,提前对EDL过程进行较全面的验证,为尽早发现探测任务中关键环节EDL过程中的异常问题,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手段,也为探测器研制快速迭代提供了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48325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44124.6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储能元件调制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属于电源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该高增益升压变换器通过电感,电容的充放电实现高电压增益,使用的电容数量少,提高了高增益升压变换器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的开关器件在较大的占空比下的应力低,可利用占空比提高电压增益;两个开关管的驱动信号同步,从而使得控制电路的实现更加简单;结构简单,使用的器件总数目更少;所提出的变换器扩展到多相后,变换器功率水平进一步提升,将变换器开关电容扩展到n阶后,变换器的电压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451054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111683648.X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6/31 , G06F16/3331 , G06F16/35 , G06F40/242 , G06F40/279 , G06F4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航天器试验鉴定评估的词典构建及分类的方法及装置,航天器遥测名称成分独特、常用分词算法不适用、遥测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采用创建航天器遥测概念空间,所述航天器遥测概念空间包括多个遥测概念;定义航天器实验鉴定词典结构,词典存储有多个节点,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汉语文字、英文字符或符号,所述词典为多层字典,每层存储多个节点,基于字或字符在某个词中的位置,确定其存储在词典中的层数;每个节点具有成对的键和值,其中,键用于表示汉语文字、英文字符或符号,值用于表示键对应的属性、以及该节点在词典内的连接关系;将航天器遥测概念空间中的各遥测概念对应的词组插入所述词典,构建航天器实验鉴定词典。
-
公开(公告)号:CN113254246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0432136.X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1/07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多元耦合星载参数的深度判读方法,包括:采样处理,获得卫星加断电期间供电母线的功率‑时间曲线;根据标称曲线,对功率‑时间曲线进行一级单一判读处理;将采样获得的功率‑时间曲线进行基线估计和稀疏性去噪处理,获得趋势基线B和短期变化曲线C;对短期变化曲线C进行二级深度判读处理;获得求导后曲线的变化幅值Δ’;将变化幅值Δ’与遥测分层门限m比较,判读是否存在异常。本发明首次针对易扰动性、易耦合性关键遥测数据,提出了数据解耦、多级比对的深度分析策略,解决了多触发源并发情况下的耦合数据判读、异常检测的难题,适用于复杂任务、批产组网需求下星载数据的智能化、精细化深度判读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545153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26874.2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针对航天器参数检测精度与计算成本难以平衡、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等时序处理方法难以应用于非规范时间序列、利用插值法规范时序会引入大量冗余数据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粗细粒度结合的非规范时序航天器参数异常检测方法。包括,读取历史遥测数据文件,得到航天器历史遥测工程值序列;根据所述历史遥测工程值序列采用自适应动态时间窗口生成粗粒度的规范化时间序列;对所述规范化时间序列进行归一化处理生成子序列;根据所述子序列集合训练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基于所述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生成强弱约束下的自适应门限;利用强约束自适应门限对粗粒度的航天器参数进行异常检测,利用弱约束自适应门限对细粒度的航天器参数进行异常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42578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0469763.0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5J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2K‑H差动行星齿轮作为核心机械部件的两输入、单输出动力传递,可以实现将多个细胞机器人的动力聚集在一起,提供更大转矩输出的可靠性高、可任意替换、负载能力强、输出载荷可控、适应能力强的自重构空间细胞机器人的能力聚集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锁紧板、细胞机器人下部外壳、动力总成下外壳、直流无框电机、行星轮、动力总成上端盖、动力总成上外壳、太阳轮齿轮、内齿圈、谐波减速器、电机输入齿轮、行星架、外齿圈、太阳轮轴、电机制动器、固定连接板、太阳轮制动器;所述主轴通过锁紧板的深沟球轴承与动力总成上外壳的轴承实现轴向固定,并通过轴端花键与行星架连接,从而实现动力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1229699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501754.0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5J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实现群效应及拓扑结构自适应的理念细胞机器人,包括下球型包络体、上球型包络体、连接刻度环、转动对接口、可伸展传动轴、直流无刷电机、编码器、蓄电池、换向输出装置、光传感器、热传感器、视觉捕获装置和中心控制器,首先通过较小数目的细胞机器人组成根体,该根体可进行自我扩充与辅助搭建;之后计算机对接受的任务进行分析,根据基本拓扑功能结构生成完整的预设空间拓扑结构,并获得该结构所需细胞机器人数目并对其进行编号,通过预设根体有顺序性地拾取细胞机器人,并按照计算机运算结果完成相应对接口的连接,根据编号顺序,不断重复拾取对接过程,完成预设空间拓扑结构的搭建。
-
公开(公告)号:CN11225790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065479.9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组批卫星快速测试的多层架构调度方法,设计组批卫星快速生产多层架构,包括顶层架构和底层架构,按照先顶层架构再底层架构的处理顺序完成组批卫星的测试调度;本发明针对组批卫星应用需求不断提高,组批卫星高效、高可靠、智能化的流水线式综合测试模式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现有卫星AIT流水线生产能力仍较低,无法促进未来全面智能化生产模式建立和发展。本发明应用测试岛概念,通过研制生产目标来界定各类测试岛职能,打破传统卫星原位测试中资源占用和工作低效的弊端,促进卫星智能可调度的流水线测试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209777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43395.4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C2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仿生偏振测角敏感器与磁强计的卫星姿态确定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仿生偏振测角敏感器原理通过光电材料构建偏振测量模型,得出太阳矢量在仿生偏振测角敏感器坐标系中的偏振方位角;步骤二、在卫星上安装两个仿生偏振测角敏感器,分别测得两个仿生偏振测角敏感器的最大偏振方向,得到太阳矢量;步骤三、构建利用三轴磁强计测量地磁场矢量的模型,测量得到地磁场矢量;步骤四、利用太阳矢量和地磁矢量通过双矢量定姿得到姿态转换矩阵,实现卫星的姿态确定。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偏振导航方法,是一种无源被动的导航方式,无需向外发射信息,自主性强,是对当前卫星导航信息源的进一步拓展。
-
公开(公告)号:CN104598745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41028.4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傅晓晶 , 赵阳 , 富小薇 , 宋世民 , 张伍 , 胡勇 , 李达 , 王少林 , 凌琼 , 张雷 , 刘鹤 , 梁瑞东 , 薛亮 , 贺勋 , 谭志云 , 矫轲 , 罗荣蒸 , 王大伟 , 赵峰 , 韩爱玲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月地高速再入返回飞行品质评估方法,首先读取遥测信号中的飞行阶段标志参数,确定该飞行阶段标志参数对应的任务剖面和对应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提取与任务剖面一一映射的子飞行目标;然后确定每个子飞行目标的约束条件集和每个约束条件对应的指标集,并分别对定量指标和定性目标进行数值归一化,最后确定每个约束条件的能力函数值、每个任务剖面的能力量化值和每个任务剖面的能力量化值,计算月地高速再入返回飞行能力量化值,本发明实现对月地转移段、导航建立段、再入段、跃出段等过程自主飞行能力的科学评估,解决了月地高速再入返回全任务模拟飞行验证中,飞行器目标完成能力不易定量评估的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