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星探测系统及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9083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213456.7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红外星探测系统及方法,结合地基与天基探测技术,对红外星持续观测并进行数据积累,降低了地基观测对观测条件的限条件,提高了红外恒星观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减少了大气和地理位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本发明可实现5×10‑15@SNR=6探测灵敏度和13.5%测量不确定度,相比地基测量装置,探测效果提升显著。本发明通过观测任务设计,可全面保障全天区多颗探测灵敏度在5×10‑15@SNR=6恒星的观测,可实现全球任意位置待定标装置的恒星基准标定,满足在轨观测要求。

    一种基于黑体的星上辐射定标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548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11470.3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黑体的星上辐射定标系统和方法,能够适应导引头在轨随时辐射定标,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及数据处理。其中黑体经过发黑处理,保证定标时自身黑体反射带来的内辐射满足定标精度要求;辐射定标系统采用黑体切入导引头光路设计,缩短定标时间;通过处理可将数字量化数量转换为辐射能量,用于导引头温度、焦面温度等对定标精度影响的修正;通过温控组件对黑体全面源进行高精度控温,保证黑体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本发明系统与导引头进行分置安装,并与滑动舱盖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局促空间下导引头在轨辐射定标和数据处理,支持了导引头在轨成像观测效果,定标系统辐射定标不确定度满足导引头在轨观测精度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