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05568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061695.6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S19/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器测距结果与测距基准变化一致性的测试方法,包括:通过地面基带设备得到地面基带设备测距结果;通过钟差记录设备记录被测航天器与地面时频基准设备之间的钟差;通过动态模拟单元得到剔除轨道动态理论值后的被测航天器测距结果;记录测距基准变化前被测航天器测距结果、基带设备测距结果和钟差;调整航天器的测距基准,测量并记录基准变化后被测航天器测距结果、基带设备测距结果和钟差;分析测距基准变化前后航天器测距结果的变化量、基带设备测距结果的变化量、以及钟差的变化量,得到测距结果与测距基准变化一致性的测试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058107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221720.0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箭分离减冲击连接装置,使用本装置能够增加星箭分离时冲击载荷在过星箭连接界面的衰减量,降低卫星上的冲击响应量级。本装置是针对传统的星箭连接面进行改进,具体为一种圆盘结构,圆盘上开有1个火工品安装孔、6个螺栓连接孔和1个分离弹簧顶杆顶压孔以及1个缓冲孔;其中缓冲孔为沉孔,其余均为通孔。开有缓冲孔的一侧连接卫星,缓冲孔从而改变了星箭连接盘的阻抗,减小了卫星与运载火箭的接触面积,因此,星箭分离时刻,冲击载荷从运载一侧通过星箭连接面传递到卫星上的过程,附加缓冲孔方案的星箭连接界面增加了冲击波传递过程中的反射和折射,增加了冲击载荷的衰减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131864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169597.6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可移波束天线指向动态跟踪的试验系统及方法,以目标方向视为不变量,航天器将进行叠加姿态运动,而天线运动为真实的航天器动力学计算机输出的天线跟踪目标的运动,因此,目标方向已变成一个测试场地中的固定指向,因此在三轴转台转动过程中,安装于三轴转台上的天线指向保持为目标方向,因此,本发明无需外场或紧缩场条件,对场地要求低,具有测试精度高、测试效率高等优点;三轴转台由航天器动力学计算机产生的数据驱动、天线指向由三轴转台实测转角产生的数据驱动,与航天器采用实测姿态角度计算天线指向的算法一致,因而指向动态跟踪的验证是真实的,同时,可降低对场地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071356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220167.9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箭分离过渡缓冲装置,属于卫星系统级缓冲技术领域。该装置将传统的卫星与运载火箭的连接界面分为下连接盘和上连接盘以及十字支撑架,该装置的下连接盘与运载火箭相连接,其上开有火工品安装孔和分离弹簧顶杆顶压孔;上连接盘与卫星接头相连接,其上开有火工品避让孔以及6个螺栓连接孔;下连接盘和上连接盘之间增加一个刚性过渡结构即十字支撑架,由于增加了一个连接盘,从而增加了星箭分离时冲击载荷的衰减量,同时又在上下连接盘之间增加刚性过渡结构增加了冲击波传递的距离,降低了卫星上的冲击。该装置能实现卫星系统级缓冲,同时能够保证卫星整星刚度基本不变,满足卫星基频的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77188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32037.6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着陆移动装置,包括舱体连接件、用于缓冲作用的悬架组件和移动轮连接组件,所述舱体连接件与舱体连接固定,所述悬架组件一端与所述舱体连接件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移动轮连接组件与移动轮连接。本发明的,能够实现着陆缓冲和移动缓冲两项星球移动探测器必备功能,着陆移动装置的能量缓冲模块实现了两个过程的复用,简化了系统的构成,提高了可靠性,简化了系统设计,减少机构机构组成,减小着陆与移动机构的重量占比,拓宽探测器其他功能的设计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25424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32136.X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1/07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多元耦合星载参数的深度判读方法,包括:采样处理,获得卫星加断电期间供电母线的功率‑时间曲线;根据标称曲线,对功率‑时间曲线进行一级单一判读处理;将采样获得的功率‑时间曲线进行基线估计和稀疏性去噪处理,获得趋势基线B和短期变化曲线C;对短期变化曲线C进行二级深度判读处理;获得求导后曲线的变化幅值Δ’;将变化幅值Δ’与遥测分层门限m比较,判读是否存在异常。本发明首次针对易扰动性、易耦合性关键遥测数据,提出了数据解耦、多级比对的深度分析策略,解决了多触发源并发情况下的耦合数据判读、异常检测的难题,适用于复杂任务、批产组网需求下星载数据的智能化、精细化深度判读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058107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21720.0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箭分离减冲击连接装置,使用本装置能够增加星箭分离时冲击载荷在过星箭连接界面的衰减量,降低卫星上的冲击响应量级。本装置是针对传统的星箭连接面进行改进,具体为一种圆盘结构,圆盘上开有1个火工品安装孔、6个螺栓连接孔和1个分离弹簧顶杆顶压孔以及1个缓冲孔;其中缓冲孔为沉孔,其余均为通孔。开有缓冲孔的一侧连接卫星,缓冲孔从而改变了星箭连接盘的阻抗,减小了卫星与运载火箭的接触面积,因此,星箭分离时刻,冲击载荷从运载一侧通过星箭连接面传递到卫星上的过程,附加缓冲孔方案的星箭连接界面增加了冲击波传递过程中的反射和折射,增加了冲击载荷的衰减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66909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39154.5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广东航宇卫星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17 , G06F30/12 , G06F111/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空探测器构建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响应接收到的组装请求信号,确定对应的主承力结构和多个分系统部件,并依次将各个分系统部件组装到主承力结构上,形成第一深空探测器及其对应的三维构型配置文件;根据三维构型配置文件进行三维重建,形成探测器三维模型;利用探测器三维模型,对预先搭建的深空模拟环境进行仿真探测,并在仿真探测过程中实时获取探测器三维模型的若干个物理参数值和多个探测器指标的性能指标值;基于所有物理参数值和所有性能指标值,实时优化第一深空探测器的构型,获得第二深空探测器。本发明基于仿真探测过程中实时获取的物理参数值和性能指标值,实时优化探测器的构型,以提高探测器的整体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37550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104820.5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3K17/081 , H03K17/16 , H03K17/30 , G05B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冗余容错高可靠正脉冲和负脉冲开关指令驱动装置,由独立的两个多级驱动电路以上下两层输出级串联的方式构成,上下两层的功能和原理相同,其中每层驱动电路包括“前级”和“后级”两级驱动电路,同时包含输入端保护电路。该电路和芯片设计方案克服现有技术和电路的不足,提高了指令接口的电压和电流驱动能力,简化系统指令传输和控制接口的复杂度,能够有效地避免多种单点故障模式,提高航天器内指令系统的可靠性。可应用于各类电子系统正脉冲指令和负脉冲指令的输出驱动,尤其适用于航天器、武器装备等高可靠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7131864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0169597.6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可移波束天线指向动态跟踪的试验系统及方法,以目标方向视为不变量,航天器将进行叠加姿态运动,而天线运动为真实的航天器动力学计算机输出的天线跟踪目标的运动,因此,目标方向已变成一个测试场地中的固定指向,因此在三轴转台转动过程中,安装于三轴转台上的天线指向保持为目标方向,因此,本发明无需外场或紧缩场条件,对场地要求低,具有测试精度高、测试效率高等优点;三轴转台由航天器动力学计算机产生的数据驱动、天线指向由三轴转台实测转角产生的数据驱动,与航天器采用实测姿态角度计算天线指向的算法一致,因而指向动态跟踪的验证是真实的,同时,可降低对场地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