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1792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95279.8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0G17/015 , B60G17/0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领域,通过建立目标车辆在随机路面激励下的等效天棚阻尼控制力模型以及在路面局部特征激励下的悬架预瞄控制模型;通过判断目标车辆的车轮预测轨迹是否经过数字高程地图中的路面局部特征区域,进行悬架预瞄控制模型和等效天棚阻尼控制力模型的切换使用,若是,基于目标车辆的状态变量,利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悬架预瞄控制模型进行求解,确定可调减振器的阻尼控制力;若否,基于目标车辆的状态变量和天棚阻尼控制器参数,求解等效天棚阻尼控制力模型,确定可调减振器的阻尼控制力,以对目标车辆的半主动悬架进行控制。本申请提高了对车辆半主动悬架的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03417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1371009.4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0G17/018 , B60G17/019 , B60G17/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高程预瞄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主动油气悬架控制系统,可利用路面预瞄方法对前方不平路面的车辆即将行驶区域的高程进行感知,并预先对油气悬架进行主动控制,从而实现高精度车高控制,提升油气悬架的性能和车辆行驶的平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2607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88440.0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塑性高应变硬化亚稳β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实现钛合金的高塑性和高应变硬化能力。本发明的亚稳β钛合金材料采用的组分仅包括Ti、Mo、Cr、O四种元素,通过O元素的微量添加影响合金性能,控制合金元素的添加量,有效实现材料素化,降低合金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合金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形抗力,提高了合金的变形能力。本发明方法采用了d电子轨道设计方法和热处理工艺,实现了钛合金的高塑性和高应变硬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64532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335977.8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仿真模拟检测侵彻后战斗部外壳完整性的方法,属于机器学习过程中图像识别用于仿真结果数据预处理及挖掘的技术领域。提取战斗部模拟弹侵彻后侧面及底部视角下的形貌图;对提取的形貌图依次进行灰度化、二值化处理,之后对损伤区域识别并破损区域面积进行统计;基于统计的破损区域面积大小,对战斗部壳体结构的破损情况进行统计识别。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模拟方法实现对战斗部外壳结构完整性自动检测的方法,能够极大提升人工查看判别的时间精力成本,适合大样本的侵彻结果预测仿真工作,而且能够探讨弹体结构不完整的主控因素,在一定意义上指导材料研发和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550341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371009.4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0G17/018 , B60G17/019 , B60G17/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高程预瞄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主动油气悬架控制系统,可利用路面预瞄方法对前方不平路面的车辆即将行驶区域的高程进行感知,并预先对油气悬架进行主动控制,从而实现高精度车高控制,提升油气悬架的性能和车辆行驶的平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9356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1639550.X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0W30/02 , B60W40/064 , B60W40/105 , B60W40/107 , B60W40/109 , B60W4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转矩矢量控制的无人驾驶车安全性与操稳性控制方法,本方法确定了车辆底盘运动控制目标,包括纵向运动,横向运动和横摆运动控制目标,基于车辆纵向车速约束,横向质心侧偏角约束和横摆角速度约束设计转矩矢量控制激活条件,并确定期望合力矩增量;然后,通过轮胎纵向力增量近似代替车轮执行器转矩增量,提出凸优化目标函数,使得轮胎力增量趋近于车辆期望合力增量,并根据主动激活条件确定二次型目标函数的权重系数;本发明方法可显著提高车辆的主动安全性和转向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37576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182471.0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驾驶员状态与车辆状态关联性的车辆辅助控制方法,考虑不同的车辆速度子区间下,不同驾驶员对于复杂多变行驶路况下的路况感知度、车辆操纵感知度以及危险感知度的差异,由此进行耦合计算,以确定当前路况下的驾驶员紧张度状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车辆行驶速度、车辆系统状态变化和驾驶员紧张度波动之间的耦合度计算与关联性研究分析,进而根据系统参数关联性指数的计算结果,设计得到综合考虑行驶路况、车辆状态以及驾驶员性别和状态的驾驶员预警和主动控制策略;本发明将驾驶员状态进行量化,明确了系统控制对象,提升了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的工作效率,为驾驶员提供了卓越的驾驶体验感。
-
公开(公告)号:CN11240704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1283844.3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向盘转角及扭矩的测量系统,可实现方向盘的转角及扭矩的测量,步骤简洁、结构简单且误差较小。本发明增加了辅助方向盘,其通过连接轴与汽车方向盘固连,代替汽车方向盘控制转向;在辅助方向盘的中心位置安装第二加速度传感器,以测量辅助方向盘在转动时的加速度数据;在与车身水平面平行的地板平面上安装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第二处理单元通过有线连接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的数据,再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第一处理单元;第一处理单元无线接收来自第二处理单元的加速度数据和扭矩数据;从第一加速度传感器获取车身的加速度数据;采用上述加速度数据计算出汽车方向盘的转角,而方向盘扭矩直接采用扭矩传感器测量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98013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21560.1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理工(滕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轮式车辆的动力转向系统,特别涉及轮式车辆的辅助转向车桥。一种双出杆式紧凑型一体化转向对中液压缸,其技术方案是:一体化转向对中液压缸组件采用转向缸和对中缸同轴并联型式,轴向断面为“凸”字形的左、右对中活塞位于转向活塞的两侧,结构左右对称,轴向长度短;活塞杆双向出杆,活塞杆两侧装有大摆角直杆球头杆端关节轴承,与两侧车轮的转向横拉杆连接;采用拉杆式直线位移传感器测量活塞杆位置,以获取转向控制系统所需的车轮偏转角度信息;位移传感器平行固定在液压缸体外,设计有双导向杆和装有轴承的测量臂以保证位移传感器正常可靠工作。本发明用于轮式车辆的辅助转向车桥可提供主动驱动车轮偏转和强制车轮对中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515843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610989594.2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型线控转向系统,属于线控转向技术领域,它包括:方向盘、路感电机、离合器、转向驱动机构、转向助力电机、转向器、输入轴、中间轴及输出轴;输入轴的一端与方向盘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依次离合器、中间轴与转向驱动机构的第一行星齿轮啮合,转向驱动机构的第二行星齿轮与输出轴一端的输出齿轮啮合;输出轴另一端的齿轮与转向器的齿条啮合;输入轴、中间轴及输出轴通过离合器和转向驱动机构实现同轴连接;路感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与固定于输入轴中部的路感齿轮啮合;转向助力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与转向器的齿条啮合;该系统的方向盘和转向轮之间具有实时可控的力传递特性和角传递特性,在系统失效时自动恢复到机械转向状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