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压缩机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43473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180069352.7

    申请日:2011-03-23

    Abstract: 压缩机(11)具有:轮毂侧壁部板(51)的轮毂侧壁(51b)、与轮毂侧壁(51b)对置并与轮毂侧壁(51b)之间形成扩散器流路的护罩侧壁(17)、从轮毂侧壁(51b)向扩散器流路突出的叶片(53)、能够根据扩散器流路的空气流量来变更叶片(53)与护罩侧壁(17)的距离的致动器(19)。从压缩机(11)的中心轴观察时,相邻的多个叶片(53)不重叠,在致动器(19)使叶片(53)与护罩侧壁(17)的距离最大的情况下,叶片(53)与护罩侧壁(17)的距离比轮毂侧壁(51b)与护罩侧壁(17)的和叶片(53)对置的区域的距离小。

    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壳体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29869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180069239.9

    申请日:2011-04-26

    Inventor: 田畑正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25/24 F02C6/12 F05D2220/40

    Abstract: 一种涡轮壳体(3),应用于组装于涡轮增压器(1)的涡轮(2),具备在内部设有涡流工作轮收纳室(13)和排出通路(15)的主体(10),所述涡流工作轮收纳室(13)收纳涡流工作轮(4),所述排出通路(15)的一端与涡流工作轮收纳室(13)的出口相通,并且在另一端设有排出口(15a);其中:在主体(10)的内部,设有:上游侧内管(21),其具有屏蔽部(20a),所述屏蔽部(20a)配置于涡流工作轮收纳室(13),沿着涡流工作轮(4)的涡轮叶片(5)的边缘延伸;和下游侧内管(21),其以位于上游侧内管(20)的下游侧的方式配置于排出通路(15);下游侧内管(21)的壁厚(t2)比上游侧内管(20)的壁厚(t1)薄。

    用于内燃机的增压系统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68265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680034053.9

    申请日:2006-0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37/10 F02B37/12 F02B39/10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极好地控制配备有电机的增压器的技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内燃机的增压系统设有:配备有电机的增压器,其中增压器的旋转轴的旋转由电机辅助;和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辅助力,其控制方式使得所述增压器的转速变为目标转速。控制单元基于以下各项中的任一项确定增压器的目标转速:(1)加速器开度;(2)加速器开度和内燃机转速;(3)节气门实际开度和内燃机转速;以及(4)目标节气门开度和内燃机转速,且通过电动设备控制辅助力,其控制方式使得获得目标转速。

    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
    4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62298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111483290.6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具备:使第一气缸组的排气集合于一处的第一合流通路;使第二气缸组的排气集合于一处的第二合流通路;以及将第三集合部与涡轮增压器的涡轮连接的第三合流通路,所述第三集合部使在第一合流通路流动的排气与在第二合流通路流动的排气集合。第一合流通路及第二合流通路分别具有通路截面积最小的节流部。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构成为,在将1个气缸中的排气道的入口部的通路截面积的合计值设为基准通路截面积A、将第一合流通路及第二合流通路各自的节流部的通路截面积设为节流部截面积B的情况下,0.5≤(B/A)≤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