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式催化转化器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45430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510707078.1

    申请日:2015-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加热式催化转化器,其耐久性优异,在催化剂载体的上游侧,即使形成于内管的前端部及其附近的绝缘层产生大的热应力,绝缘层也难以产生裂纹或剥离。电加热式催化转化器具备催化剂载体、外壳和垫,外壳具备外管和内管,利用包含外壳的中心轴的平面对自催化剂载体起的上游侧切断而得到的切断面中,内管在向外侧突出地弯曲至少1次后,向外壳的中心轴方向倾斜延伸,相对于内管长度,在从内管的前端部起至10%为止的距离形成厚度为100~200μm的绝缘层,在从内管的前端部起超过10%至50%为止的距离形成厚度为100~400μm的绝缘层,在从内管的前端部起至10%为止的距离形成的绝缘层的厚度比在从内管的前端部起超过10%至50%为止的距离形成的绝缘层的厚度薄。

    排气管部件及内燃机的排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575539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0980161594.1

    申请日:2009-0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管部件及内燃机的排气装置,其能够在废弃一直以来所使用的消声器的同时,使被设置于排气管的一端部上的消音器小型化从而降低排气噪声,并能够降低排气装置的重量,且能够降低排气装置的制造成本。在排气尾管(28)上设置排气管部件(41),以构成排气尾管(28)的一部分,排气管部件(41)由中空构件(42)和短管(43)构成,其中,所述中空构件(42)以位于包含排气尾管(28)内产生的气柱共鸣的声压分布的节在内的区域中的方式,被连接在排气尾管(28)的轴线方向上,所述短管(43)在中空构件(42)的内部沿着排气尾管(28)的轴线方向以预定长度而延伸,并在上游端上具有开口端(43a),且在下游端上具有作为闭口端的底板(43b),所述闭口端位于气柱共鸣的驻波的声压分布的节处。

    内燃机的排气装置
    3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82266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0980162376.X

    申请日:2009-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排气装置,其能够在降低重量的增大和制造成本的增加的同时,通过不需要复杂控制的简单的结构,来抑制由于排气尾管的气柱共鸣而使声压级增大的现象。所述内燃机的排气装置具有与排气尾管的中心轴(○)正交,并且以相对于中心轴向外周侧远离的方式而被安装在排气尾管的下游部(28B)上的摆动轴(43),并且,设置有通过只承接流通于排气尾管内的排气流,从而以使排气尾管的通道截面面积的大小可变的方式,以摆动轴为中心而进行摆动的摆动板(41),而且,在摆动板上设置有下部突出片(41b),所述下部突出片(41b)在排气尾管(28)内产生了气柱共鸣的情况下,于摆动板承接与发动机(21)的运转状态相对应的排气流量从而进行了摆动时,将排气尾管的通道截面面积收缩为最小。

    散热器通风结构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592484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22278650.3

    申请日:2019-1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器通风结构。该散热器通风结构包括配置在车辆前部的散热器、及配置在散热器的车长方向的前侧的格栅,并具备设置在格栅的下方并朝着车辆下方敞开的开口部;配置在开口部的车长方向的后侧,用于引导行驶风的前扰流板;及一端与开口部连接、另一端朝着散热器的前方敞开,用于将前扰流板引导来的行驶风从开口部导入到散热器的前方的导风道。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能将前扰流板引导的行驶风从开口部经由导风道引导到散热器的前侧,从而能增大散热器的通风量,同时,由于不需要增加格栅和通风孔的面积,所以不会影响车辆外观的美观性。

    消声装置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394613U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20465014.1

    申请日:2013-07-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声装置(1)。该消声装置(1)具有被形成为向废气气流上游侧凸出的形状的开闭阀(20),该开闭阀(20)的迎着废气气流上游侧的部位形成有曲面部(20d),构成该曲面部(20d)的曲面的半径为废气气流上游侧的排气通道的内径(d)的三分之一以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增大消声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