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36872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80055708.4
申请日:2016-09-29
CPC分类号: B60H1/00899 , B60H1/025 , B60H2001/00928
摘要: 一种车载热利用装置(10),包括:发动机流体回路(12),流体在发动机流体回路中循环以冷却发动机(18);加热器流体回路(14),其经过回收排气(28)的热的排热回收设备(26)和用于将所述流体的热散热到车辆内部的车辆内部换热器(24);冷热流体回路(16),其经过散热换热器(34),所述散热换热器被包括在冷却剂被压缩机(32)压缩并且经压缩的冷却剂膨胀的制冷循环(30)中;第一切换单元(52),其被构造成在连接状态与断开状态之间选择性地切换发动机流体回路(12)与加热器流体回路(14)的状态;第二切换单元(54),其被构造成在连接状态与断开状态之间选择性地所述加热器流体回路(14)与冷热流体回路(16)的状态。
-
-
公开(公告)号:CN104675920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10709181.5
申请日:2014-11-28
IPC分类号: F16F15/04
CPC分类号: F16F13/1481 , F16F15/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封入减振装置。液体封入减振装置(10)具有:外筒部件(11),与车身地板连接;内筒部件(13),与排气管连接;及弹性部件(12),夹设在它们之间,并且在内部设有封入有液体的液室(14)。在这样的液体封入减振装置(10)中,在该弹性部件(12)的液室(14)的内周侧的部分设置环状的凹部(15、16),所述凹部(15、16)在轴向上凹陷直至该轴向上的位置达到液室(14)的内侧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482963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37187.2
申请日:2010-08-20
申请人: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F01N1/02 , F01N1/22 , F16L55/033
CPC分类号: F01N1/02 , F01N1/026 , F01N1/22 , F01N2470/02 , F01N2490/15 , F01N2490/20 , F16L55/02727 , F16L55/0336
摘要: 减小气体经过的管中产生的辐射声的辐射声减小结构包括:第一管(304);和第二管(314),所述第二管(314)布置在第一管(304)的内部并且在外周表面上具有线性接触部(QN),所述线性接触部(QN)与第一管(304)的内周表面(304a)的一部分线性接触。而且,气体经过的管中的辐射声减小结构包括:第一管(304);和以伪圆筒形凹多面体外壳形成的第二管(314),所述第二管(314)布置在第一管(304)的内部并且在外周表面上具有点接触部(KZ),所述点接触部(KZ)与第一管(304)的内周表面(304a)的一部分点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554543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707078.1
申请日:2015-10-27
IPC分类号: F01N3/28
CPC分类号: F01N3/2013 , F01N3/021 , F01N3/2026 , F01N3/2066 , F01N3/2853 , F01N13/18 , F01N2510/00 , Y02T10/2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加热式催化转化器,其耐久性优异,在催化剂载体的上游侧,即使形成于内管的前端部及其附近的绝缘层产生大的热应力,绝缘层也难以产生裂纹或剥离。电加热式催化转化器具备催化剂载体、外壳和垫,外壳具备外管和内管,利用包含外壳的中心轴的平面对自催化剂载体起的上游侧切断而得到的切断面中,内管在向外侧突出地弯曲至少1次后,向外壳的中心轴方向倾斜延伸,相对于内管长度,在从内管的前端部起至10%为止的距离形成厚度为100~200μm的绝缘层,在从内管的前端部起超过10%至50%为止的距离形成厚度为100~400μm的绝缘层,在从内管的前端部起至10%为止的距离形成的绝缘层的厚度比在从内管的前端部起超过10%至50%为止的距离形成的绝缘层的厚度薄。
-
公开(公告)号:CN103270260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180060978.1
申请日:2011-12-15
申请人: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包括:具有扁平截面形状的消音器(1、20、30、40);入口管(7、26、36、46);出口管(8、27、37、47);以及将消音器(1、20、30、40)的内部划分成多个消音室的至少一个隔板(2、3;21、22;31、32;41、42)。所述至少一个隔板(2、3;21、22;31、32;41、42)中的每个隔板具有至少一个连通孔。在消音器(1、20、30、40)内,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孔、入口管(7、26、36、46)的开口以及出口管(8、27、37、47)的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与消音器(1、20、30、40)的在消音器(1、20、30、4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1、20、30、40)的宽度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并且它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与消音器(1、20、30、40)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离开与所述宽度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
-
公开(公告)号:CN102341577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080009884.7
申请日:2010-03-29
申请人: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分类号: F01N3/2842 , B01D53/88 , F01N3/2026 , F01N3/2853 , F01N3/2864 , Y02T10/26
摘要: 本发明获得一种催化转换装置,其能够抑制由于排气管内所产生的水滴而导致的催化剂载体的加热效果的降低。其中,在外壳筒体(28)内保持催化剂载体(14)的保持衬垫(26)采用由内侧纤维层(30)、固体层(32)、外侧纤维层(34)构成的三层结构。固体层(32)从催化剂载体(14)的上游侧端面(14A)向上游一侧突出,从而在突出部(38)与外壳筒体(28)之间构成了间隙部(40)。由于突出部(38)成为屏障,因此附着于外壳筒体(28)的内周面上的水滴不会到达催化剂载体(14)。
-
公开(公告)号:CN102482965B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0980161155.0
申请日:2009-08-28
申请人: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分类号: F01N1/083 , F01N1/02 , F01N1/06 , F01N2470/02 , F01N2470/20 , F01N2490/02 , F01N2490/14 , F01N2490/18
摘要: 本发明提供无需在尾管夹装副消声器、或在尾管的上游开口端设置具有大容量的共鸣室的消音器,便能抑制因尾管的气柱共鸣导致声压级增大、能够减少重量、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内燃机的排气装置,内燃机的排气装置具备将从内燃机(21)排出的废气排出到大气的排气管(28),排气管(28)具有与废气的排气方向上游侧的消音器(27)连接的上游开口端(28a)、及用于向大气排出废气的下游开口端(28b),在上游开口端(28a)以及下游开口端(28b)的至少一方与废气的排气方向相对而设置板(41),在板形成开口部(41d),在排气管(28)的周壁上的从板(41)朝轴线方向内侧离开的位置形成贯通孔(28e)。
-
公开(公告)号:CN102482963B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080037187.2
申请日:2010-08-20
申请人: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F01N1/02 , F01N1/22 , F16L55/033
CPC分类号: F01N1/02 , F01N1/026 , F01N1/22 , F01N2470/02 , F01N2490/15 , F01N2490/20 , F16L55/02727 , F16L55/0336
摘要: 减小气体经过的管中产生的辐射声的辐射声减小结构包括:第一管(304);和第二管(314),所述第二管(314)布置在第一管(304)的内部并且在外周表面上具有线性接触部(QN),所述线性接触部(QN)与第一管(304)的内周表面(304a)的一部分线性接触。而且,气体经过的管中的辐射声减小结构包括:第一管(304);和以伪圆筒形凹多面体外壳形成的第二管(314),所述第二管(314)布置在第一管(304)的内部并且在外周表面上具有点接触部(KZ),所述点接触部(KZ)与第一管(304)的内周表面(304a)的一部分点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3270260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180060978.1
申请日:2011-12-15
申请人: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包括:具有扁平截面形状的消音器(1、20、30、40);入口管(7、26、36、46);出口管(8、27、37、47);以及将消音器(1、20、30、40)的内部划分成多个消音室的至少一个隔板(2、3;21、22;31、32;41、42)。所述至少一个隔板(2、3;21、22;31、32;41、42)中的每个隔板具有至少一个连通孔。在消音器(1、20、30、40)内,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孔、入口管(7、26、36、46)的开口以及出口管(8、27、37、47)的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与消音器(1、20、30、40)的在消音器(1、20、30、4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1、20、30、40)的宽度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并且它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与消音器(1、20、30、40)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离开与所述宽度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