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固固复合增材制坯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4574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07429.3

    申请日:2021-0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固固复合增材制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多个初始坯料堆垛成型,得到预制坯;对预制坯进行焊接以使多个初始坯料之间的结合界面焊合,得到复合坯;对复合坯加热至第一温度并保温,到温后,进行第一次热压锻造,得到第一锻坯,之后将第一锻坯加热至第二温度并保温,将盖板、垫板加热至第三温度并保温,到温后,将第一锻坯放置在垫板上,并将模具套入第一锻坯和垫板上,再将盖板放置第一锻坯上,进行第二次热压锻造,得到第二锻坯,脱除模具后,将第二锻坯再次加热至第四温度并保温,到温后,得到一体化复合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更有利于界面复合、氧化物弥散碎化,增强界面的均匀化程度和结合强度,提升材料性能。

    一种模锻设备及锤头切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9221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110107506.2

    申请日:2021-0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锻设备及锤头切换方法,涉及锻造技术领域,其模锻设备包括锤座和锤头,锤座朝向锤头的一端设有第一凹槽结构,锤头朝向锤座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台结构,第一凹槽结构内至少一处水平截面的宽度大于第一凹槽结构的槽口宽度,第一凸台结构的外形与第一凹槽结构相匹配,并适于与第一凹槽结构卡接,第一凹槽结构的内壁还设有定位槽结构,锤头设有多个,至少一个锤头的第一凸台结构适于容纳在定位槽结构内。本发明中更换锤头时只需将第一凸台结构滑入第一凹槽结构中对齐即可,无需使用连接键,更加方便快捷,定位槽结构可以防止第一凸台结构在第一凹槽结构内平移,锤头的安装位置更加准确,可以实现定位。

    一种金属固固复合增材制坯用热力耦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43300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110007384.X

    申请日:2021-0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固固复合增材制坯用热力耦合方法,属于金属锻造技术领域。方法包括:S1、制坯:将多个表面清洁的金属坯料堆垛成型,得到预制坯;S2、焊接:对所述预制坯进行焊接得到复合坯;S3、锻造:对所述复合坯加热至第一温度并保温,到温后,以变形速度V1、变形量D1进行第一次热压锻造,之后加热至第二温度并保温,到温后,以变形速度V2、变形量D2进行第二次热压锻造,再以变形速度V3、变形量D3进行第三次热压锻造,得到一体化复合坯;其中,1%<D1<5%,D2≥35%,D1+D2+D3≥50%,且V2>V3>V1。本发明通过三阶段热力耦合工艺相互配合,有效实现了弥散氧化物、复合坯性能的均匀化、成分的均质化的效果,制备得到的一体化复合坯力学性能好、疲劳寿命长。

    700℃超超临界机组617镍基合金转子锻件锻造晶粒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48373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610213938.0

    申请日:2016-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700℃超超临界机组617镍基合金转子锻件锻造晶粒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始锻温度Ts=1160℃±20℃、终锻温度Te=950℃±30℃的技术参数对镍基合金铸锭进行多火次锻造,经过墩粗、滚圆和预拔长工序,完成铸态组织转变;在后续锻造工序实行晶粒组织的控制,即在锻态火次始锻温度为Td=1180℃±20℃,终锻温度保持Te=950℃±30℃不变,对镍基合金锻坯进行一火次大变形锻造,该火次变形量≥35%,使得锻坯内部晶粒度达到0~4级;在终成形火次始锻温度降为Tf=1130℃±20℃,终锻温度保持Te=950℃±30℃不变,对镍基合金锻坯进行一火次锻造,使锻件组织均匀细化,得到最终细晶锻件;锻造过程要求总变形量≥70%,各火次的变形量均≥20%。

    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大型顶盖封头的整体仿形锻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50623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496348.X

    申请日:2013-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大型顶盖封头的整体仿形锻造方法,即本方法确定整体顶盖封头的特征尺寸参数,根据参数分别制作预制坯料时的专用锤头和凹模以及旋转锻造的凹模圈和下模定位盘,锻造预制坯料时,依次安装凹模、凹模圈、下模定位盘和专用锤头并保证对中,坯料在凹模内镦粗至坯料上端面距凹模定位盘下端面一定高度时停止,坯料在凹模内镦粗总压下行程为△H=900;对坯料进行旋转锻造,当坯料上端面距下模定位盘下端面高度为△H2=2950~3000mm、专用锤头最大行程1500mm时,停止旋转锻造,测量坯料尺寸,得到整体顶盖封头成品。本方法实现整体顶盖封头整体仿形近净成形锻造,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核反应堆一体化下封头整体仿形锻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59362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410561015.5

    申请日:2014-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一体化下封头整体仿形锻造方法,属于锻造成形技术领域,步骤一:根据需要加工的封头图纸的要求确定封头开口端外径、内径为,封头外球顶总高度,内半圆球面半径;步骤二:制作用于旋转锻造的专用锤头;步骤三:制作模具上、下模和下模底垫;步骤四:在锻造前,在水压机工作台面上安装下模,用水压机活动横梁压上平板对坯料进行镦粗;步骤五:在水压机工作台面上依次安装下模底垫、下模、上模和专用锤头;在工作台最下方摆放下模底垫,上摆放下模和上模,上模在下模的上方,水压机活动横梁连接专用锤头,保证所有模具对中,旋转锻造后测量坯料尺寸,合格后即可制得一体化下封头产品。

    一种带超长非对称管咀的主管道空心锻件仿形锻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3313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97252.1

    申请日:2015-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超长非对称管咀的主管道空心锻件仿形锻造方法,钢锭优先选择电渣锭,第一火:钢锭经过扒皮、清伤后,入炉加热至1180~1220℃保温6~10h;坯料出炉后,依次进行镦粗、冲孔、滚外圆;第二火:坯料入炉加热至1180~1220℃保温6~10h;采用芯棒拔长后为空心坯料;第三火至第五火:坯料入炉加热至1020~1060℃保温4~6h;坯料出炉后,坯料中孔插入芯棒分段拔长,得到带两个法兰的空心坯料;第六火:空心坯料入炉加热至1020~1060℃保温4~6h;坯料出炉后,采用差温锻造的方式预锻管咀;第七火:将坯料入炉加热至1020~1060℃保温4~6h;坯料出炉后,采用差温工艺冷却法兰内孔挤压终锻;对坯料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管坯利用弯曲模具压弯成形。

    一种带有挡渣堰的真空铸锭用中间包

    公开(公告)号:CN101774014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810186699.X

    申请日:2008-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挡渣堰的真空铸锭用中间包,属于真空铸锭技术领域,在中间包中设有挡渣堰,在挡渣堰的底部设有过钢通道,在水口侧的中间包底面上设置有导流坝,该导流坝高于所述的过钢通道的上顶面,钢水经过过钢通道和导流坝后,形成斜向上方的流场。其特点是在真空铸锭时中间包内设挡渣堰及导流坝,控制改善中间包内的钢水流动方式,相对延长钢水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防止中间包水口的卷渣,为钢水中夹杂物的上浮去除创造有利条件,提高钢锭的内部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