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61839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065789.3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改性的9%Cr马氏体耐热铸钢及其制造方法,马氏体耐热铸钢组分包括:C、Si、Mn、Cr、Mo、Ni、Co、V、N、Nb、B、稀土、P、S、Cu、As、Sb、Sn、A1、H、O,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稀土为由Ce、La、Y、Pr、Nd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稀土。该耐热钢可通过常规的各种冶炼方式冶炼并浇铸成所需铸钢件,其获得高持久性能的热处理方法为:首先对耐热钢铸件加热到其Ac3温度以上进行较高温度较长时间的均质化处理,其次将其再次加热到Ac3温度以上进行充分奥氏体化后出炉空冷进行正火,再次将耐热钢加热到较低温度进行保温时效,最后在低于Ac1温度进行一次或多次回火。
-
公开(公告)号:CN10564837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213938.0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700℃超超临界机组617镍基合金转子锻件锻造晶粒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始锻温度Ts=1160℃±20℃、终锻温度Te=950℃±30℃的技术参数对镍基合金铸锭进行多火次锻造,经过墩粗、滚圆和预拔长工序,完成铸态组织转变;在后续锻造工序实行晶粒组织的控制,即在锻态火次始锻温度为Td=1180℃±20℃,终锻温度保持Te=950℃±30℃不变,对镍基合金锻坯进行一火次大变形锻造,该火次变形量≥35%,使得锻坯内部晶粒度达到0~4级;在终成形火次始锻温度降为Tf=1130℃±20℃,终锻温度保持Te=950℃±30℃不变,对镍基合金锻坯进行一火次锻造,使锻件组织均匀细化,得到最终细晶锻件;锻造过程要求总变形量≥70%,各火次的变形量均≥20%。
-
公开(公告)号:CN10456183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65789.3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05 , C21D6/004 , C21D6/005 , C21D6/007 , C21D6/008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105 , C22C38/12 , C22C38/18 , C22C38/32 , C22C38/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稀土改性的9%Cr马氏体耐热铸钢及其制造方法,马氏体耐热铸钢组分包括:C、Si、Mn、Cr、Mo、Ni、Co、V、N、Nb、B、稀土、P、S、Cu、As、Sb、Sn、A1、H、O,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稀土为由Ce、La、Y、Pr、Nd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稀土。该耐热钢可通过常规的各种冶炼方式冶炼并浇铸成所需铸钢件,其获得高持久性能的热处理方法为:首先对耐热钢铸件加热到其Ac3温度以上进行较高温度较长时间的均质化处理,其次将其再次加热到Ac3温度以上进行充分奥氏体化后出炉空冷进行正火,再次将耐热钢加热到较低温度进行保温时效,最后在低于Ac1温度进行一次或多次回火。
-
公开(公告)号:CN105648373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610213938.0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700℃超超临界机组617镍基合金转子锻件锻造晶粒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始锻温度Ts=1160℃±20℃、终锻温度Te=950℃±30℃的技术参数对镍基合金铸锭进行多火次锻造,经过墩粗、滚圆和预拔长工序,完成铸态组织转变;在后续锻造工序实行晶粒组织的控制,即在锻态火次始锻温度为Td=1180℃±20℃,终锻温度保持Te=950℃±30℃不变,对镍基合金锻坯进行一火次大变形锻造,该火次变形量≥35%,使得锻坯内部晶粒度达到0~4级;在终成形火次始锻温度降为Tf=1130℃±20℃,终锻温度保持Te=950℃±30℃不变,对镍基合金锻坯进行一火次锻造,使锻件组织均匀细化,得到最终细晶锻件;锻造过程要求总变形量≥70%,各火次的变形量均≥20%。
-
公开(公告)号:CN10564816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215132.5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IPC: C21D1/28 , C21D1/25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8 , C22C38/12 , C22C38/08 , C21D9/38 , C21D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28 , C21D1/25 , C21D6/004 , C21D6/005 , C21D6/008 , C21D9/38 , C21D2211/009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锻钢支承辊预备热处理方法,锻后热处理工艺技术特征如下:采用高温正火及高温回火工艺,正火加热温度为800-970℃,升温速率小于90℃/h,待均温后保温时间视支承辊辊身直径的大小确定,直径为Φ1000-1700mm的支承辊保温时间为10-40小时,空冷后进行高温回火,回火温度为500-750℃,升温速率小于60℃/h,待均温后保温时间为40-90小时。调质处理工艺:采用油淬及高温回火工艺,支承辊预热温度为550-700℃,保温时间5-20小时,然后加热至淬火温度800-970℃,升温速率小于80℃/h,保温一定时间后进行油淬,冷却时间为100-400min;出油立刻回火,回火温度为500-750℃,升温速率小于50℃/h,均温后保温时间为20-90h。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