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30831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057418.4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耐热钢锻件锻造过程晶粒动态再结晶规律的预测方法,属于有限元模拟锻造工艺技术领域。预测方法包括:S1,在不同变形温度和不同应变速率下对耐热钢试样进行热压缩试验,获得耐热钢试样在不同变形温度和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应力应变数据和晶粒尺寸数据;S2,根据耐热钢试样的应力应变数据,拟合得到耐热钢材料的动态再结晶模型;S3,根据动态再结晶模型,建立耐热钢材料的材料文件;S4,根据实际的耐热钢锻件建立耐热钢锻件的有限元模拟模型,将材料文件输入至有限元模拟模型中,并根据耐热钢锻件的实际锻造工艺设置模拟参数,进行锻造成形过程的模拟;S5,提取耐热钢锻件截面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云图及晶粒尺寸云图。
-
公开(公告)号:CN1192498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94480.7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T17/20 , B22C9/02 , B22C9/22 , B22D15/00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模型的耐热钢缸体的铸造工艺优化方法,属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铸造工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缸体材料的化学成分以及固液相线,确定缸体材料的热物性参数;步骤S2,建立缸体的三维模型;其中,缸体具有管道,在管道的至少一侧无补贴;步骤S3,对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得到缸体的网格模型;步骤S4,对网格模型进行参数设置;其中,所设置的参数包括步骤S1中确定的缸体材料的热物性参数;步骤S5,对网格模型进行铸造过程中流场和温度场的模拟计算,获得管道壁的缩孔缩松预测结果;步骤S6,根据预测结果,确定缸体的管道是否需要设置补贴和/或当前的补贴是否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02849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65917.7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IPC: G16C60/00 , G06F30/23 , G16C20/30 , G06F113/2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相不锈钢锻件及其成分设计方法,涉及合金设计技术领域。双相不锈钢锻件的成分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材料的确定;材料组分的确定。基于材料热动力学计算、有限元仿真以及少量验证试验的大型双相不锈钢锻件材料快速设计过程;基于材料热动力学计算,对材料进行初步的评估,从而确定影响锻件性能的重要因素,包括脆性相组织、相比例等;依据脆性相析出热力学和动力学,以及相比例的控制,确定材料最佳成分范围,使实验室结果更接近大型锻件产品的结果,为大型双相不锈钢锻件提供了快速研制的途径,减少了试验量,省略了中试件验证步骤,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492384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45708.X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材制坯界面结合性能的评价方法,包括:采用增材制坯方法制备得到锻件;对所述锻件进行加工,得到包括所述锻件结合界面的冲击用标准试样;对所述标准试样上的结合界面位置进行标记,得到界面标记线;沿着所述界面标记线,在所述标准试样的侧面上加工“V”型缺口;对加工后的所述标准试样进行冲击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评价界面结合性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准确评价增材制坯的界面结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18715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31640.3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显示耐热钢原始奥氏体晶界的腐蚀剂及显示方法,属于金相样品制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耐热钢原始奥氏体晶界的显示不清晰和显示方法复杂的问题。本申请中的腐蚀剂由高锰酸钾、浓硫酸和蒸馏水组成;显示方法包括:S1.试样的制备、研磨和抛光,S2.腐蚀剂的配制和化学腐蚀,S3.原始奥氏体晶界的观察。本发明能够快捷简便的显示出耐热钢的原始奥氏体晶界,通过分析判断其中是否存在晶粒粗大的问题,进而推断其性能,为制定生产工艺提供了重要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17565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92129.9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0/023 , B23K2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复合产品结合界面定位方法,属于增材制坯辅助材料技术领域。复合后毛坯的结合界面位置不易定位,导致复合效果不易评定。本发明在初始坯料中添加中间夹层,中间夹层用于定位初始坯料的结合界面位置;所述结合界面定位方法包括:S1.准备初始坯料和中间夹层;S2.对初始坯料及中间夹层进行加工;S3.对加工后的坯料及中间夹层进行表面清洁;S4.对坯料及中间夹层进行组坯、焊接,得到复合坯;S5.对复合坯中各坯料之间的结合界面进行抽真空;S6.对复合坯进行热压加工,得到一体化复合坯;S7.利用所述中间夹层进行结合界面定位。本发明可用于大型金属复合产品结合界面的准确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95710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25092.2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IPC: C21D1/26 , C21D6/00 , C21D8/00 , C21D9/00 , C21D1/1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52 , C22C38/42 , C22C38/54 , C22C38/50 ,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合金马氏体耐热钢转子锻后退火方法及其制定方法,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高合金马氏体耐热钢转子锻后退火方法的制定方法,利用JMatPro软件模拟计算,1小时内确定奥氏体化温度的范围和等温转变温度范围,避免通过大量物理实验进行摸索,大大缩短了试验时间;通过物理实验,在JMatPro软件确定的温度范围内制定奥氏体化温度和等温转变温度对珠光体、铁素体转变量的影响实验方案,得到最佳奥氏体化温度、最佳等温转变温度以及锻后退火工艺的最佳时间参数,利用JMatPro、abaqus软件模拟与物理实验结合的方式,快速高效的明确锻后退火工艺的温度参数和时间参数,制定过程周期短,有效缩短转子制造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730568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0713457.1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2 , C22C38/54 , C21D8/02 , C22C3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630℃以上的马氏体耐热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耐热钢在长时应用中的稳定性差,综合性能较差的问题。上述耐热钢按质量百分比计,其成分包括:C:0.01%~0.06%、Si:0.05%~0.50%、Mn:0.05%~0.70%、Cr:11%~13%、W:2.0%~3.5%、Co:4%~5%、Cu:0.5%~1.5%、Ni:0.1%~0.5%、B:0.01%~0.015%、N:0.01%~0.08%、Ta:02%~0.5%、Zr:0.1%~0.5%、Ce+Y:0.01%‑0.3%,其余成分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耐热钢高温强度、抗冲击性、抗持久蠕变和耐高温氧化等综合性能良好,适用于工作温度为630℃及以上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
-
公开(公告)号:CN1172107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844364.7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相不锈钢及大直径双相不锈钢液滑环锻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双相不锈钢,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01‑0.03%、Si:0.30%~0.60%、Mn:1.0%~1.5%、Cr:22.0%~23.0%、Mo:2.5%~3.5%、Ni:4.5%~5.5%、N:0.08%~0.20%、P≤0.025%、S≤0.02%、其余成分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提供的双相不锈钢,提高材料的强度、塑性和耐蚀性能,降低有害脆性相析出风险,本发明提供的大直径双相不锈钢液滑环锻件的制备方法,最大限度的抑制脆性相的析出,防止锻造开裂,获得最大的冲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22142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1003949.3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IPC: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8/24 , C22C38/22 , C22C38/30 , C22C38/20 , C22C38/26 , C22C38/32 , C22C38/06 , C22C38/28 , C21D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30℃以上超超临界汽轮机锻件用耐热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耐热钢综合性能较差的问题。上述耐热钢按质量百分比计,其成分包括:C:0.05%‑0.08%;Mn:0.25%‑0.5%;Si:0.6%‑1.0%;Cr:8.5%‑9.2%;V:0.18%‑0.35%;W:2.0%‑2.45%;Co:3%‑3.4%;Cu:0.01%‑0.5%,Nb:0.01%‑0.15%,Ta:0.01%‑0.15%,Nb+Ta:0.09%‑0.3%,B:0.012%‑0.02%;N:0.004%‑0.008%;Al≤0.01%,Ti≤0.01%,稀土:0.01%‑0.3%;P≤0.008%;S≤0.0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稀土为由Ce、Y、Nd、La、Pr组成的两种以上混合稀土。本发明的耐热钢综合性能良好,适用于工作温度为630℃及以上汽轮机锻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