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梁膜结构的单晶硅红外热堆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98331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31365.4

    申请日:2017-01-17

    Inventor: 倪藻 李昕欣 李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梁膜结构的单晶硅红外热堆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热堆结构主要包括红外吸收膜、多根单晶硅梁、以及形成于所述单晶硅梁上方的热电材料层等,单晶硅梁和热电材料层形成热偶对。其中,红外吸收膜悬浮于结构中央,热偶对环绕在红外吸收膜四周,热偶对一端与红外吸收膜相连、另一端与支撑膜相连,并通过支撑膜连接到衬底。本发明热堆结构采用单晶硅作为热偶材料,单晶硅具有塞贝克系数高、电阻率低的优点,可实现较高的灵敏度;另外,本发明利用单晶硅梁支撑悬浮的红外吸收膜,既满足了热堆的绝热性要求,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再者,本发明的热堆结构采用单硅片单面加工的方法制作而成,尺寸小,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一种OFDM自适应前馈线性功率放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38685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110386128.2

    申请日:2011-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OFDM自适应前馈线性功率放大装置,包括功率放大模块,依据外部激励信号的变化对射频信号进行矢量调节以保证功放进行稳定的线性放大的自适应控制模块,依据预先设定的可调范围值对放大信号进行功率输出控制的数字ATT模块,以及对检测到反向功率值衰减处理后予以检波,并将该检波后的直流电压与预设的门限电压以对功率放大模块进行保护的驻波保护模块,以及线性功放控制模块。本发明对射频功率放大器要求有高的效率和最小的邻道干扰,而良好的线性传输性能充分利用频谱资源,可以在较宽的频带内有效的抑制非线性失真产物,更适合动态信道分配的需要,进而解决了高速无线TD信号中远距离信号传输及蜂窝基站信号存在盲区覆盖等问题。

    一种传感网中实现群体聚集编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20733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110403094.3

    申请日:2011-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5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网中实现群体聚集编队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每个传感器节点获取自身所在区域的局部节点分布密度信息;在传感器高密度分布区域选取节点,开启中高速工作模式;每个传感器节点向自身有效通信区域内的其它传感器节点发出汇聚信息,将自身的位置告知它们,并要求它们向自己靠近;每个传感器可以收到多个有效通信范围能够覆盖到自己的其它传感器的汇聚消息和速度矢量,各矢量作向量求和后得到自己下一步运动的速度矢量;根据得到的速度矢量,各个传感器节点演化运动,最终实现传感器节点系统的整体聚集。本发明能够高效地控制实现传感器节点的聚集编队行为,且显著减少长距离通信及聚集时的能耗。

    液压微位移驱动器及微位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52975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72651.3

    申请日:2013-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微位移驱动器及微位移装置,至少包括:设有内腔(18)的缸筒(13);密封所述缸筒(13)两端的上端盖(12)以及下端盖(15);位于所述上端盖上表面的球形凸台(11);所述球形凸台的中心线与所述缸筒的中心线重合;设置于所述下端盖(15)内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油通道(14)以及与所述进油通道(14)导通的进油嘴(17)。本发明提出的液压微位移驱动器采用向密封的缸筒内充进一定压力的液体使得圆柱形管状缸筒产生相应的轴向伸长来实现微位移驱动,具有驱动行程较大、驱动平稳、抗干扰能力强以及皮实耐用等特点,克服了压电晶体驱动行程小、稳定性较差缺陷。

    一种微型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76637B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110027379.1

    申请日:2011-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的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由中心质量块、外部支撑框架、二根折叠弹性梁、平面螺旋线圈、两块永磁体、上盖板及衬底等组成。所述的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利用体硅微机械加工技术的方法制作振动结构(包括中心质量块和折叠弹性梁),利用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的方法制作平面螺旋线圈,平面螺旋线圈制作在中心质量块的上表面上,两块永磁体并列位于平面螺旋线圈的正上方。本发明的能量采集器可在较低的频率范围内工作,将环境中振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用于解决无线传感网络或微纳器件等依赖电池供电的问题,该能量采集器具有体积小、制作方法简单、易于批量制造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电磁波束控制的方法、波束偏转器、分束器及其转换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02569968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210009080.8

    申请日:2012-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波束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需控制电磁波的工作频率,确定磁场的大小以及相应的旋磁媒质;根据电磁波要分束的数目和/或偏转方向确定磁畴的几何特征;根据所述磁畴的几何特征,通过磁场控制,在旋磁媒质中构造出磁畴,并控制电磁波模式的单向性传播方向。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磁波束控制的方法制作的波束偏转器、波束分束器和分束器-偏转器转化开关。本发明对电磁波束的控制具有低损耗、抗无序、宽频、高效的特点,能广泛应用于全光控制芯片、光互联等领域。

    基于各向异性磁回旋媒质的可调控单向波导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44660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09079.5

    申请日:2012-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各向异性磁回旋媒质的可调控单向波导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两块磁导率为张量的各向异性磁回旋媒质材料表面相接触,以形成磁畴壁,并确定好准备作为传输波导的磁畴壁的平面;对两块磁回旋媒质外加磁场,磁场方向为平行于磁畴壁且垂直于磁回旋媒质平面,且两块旋磁媒质外加磁场方向相反;根据外加磁场的大小,计算给出入射信号的单向模式频率范围;根据外加磁场方向,确定给出入射信号的单向模式的方向。本发明可以使电磁波从垂直去磁场方向从接触面的一端入射到另外一端,而相对入射的电磁波得到抑制,且在不需要辅助波导的情况下,使电磁波局域在接触面上,实现电磁波低损耗,宽频高效的传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