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13421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310194239.2
申请日:2013-05-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W7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跳网络和无线传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中的退避算法,本发明针对不同的分组分别采用不同的退避窗口进行退避,有效降低了非时延敏感分组对时延敏感分组的竞争影响,保证了时延敏感分组的有效传输,同时针对同种分组,节点在基础退避时隙上进行队列长度和传输次数加权值的计算,使得队列越长、重传次数越多的分组有更大的概率获得小的退避时隙,保证了网络的公平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84041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63789.X
申请日:2015-0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持大规模节点应用的实时无线传感网路由方法,采用核心簇头路由机制与平面路由机制结合的方式构建网络,使得路由由频率决定与具体的节点无关;节点间采用协同处理策略与能量均衡策略;所述网络根据节点所处的空间密度划分网格,并采取了减少孤点优化措施。本发明减少网络之间分簇路由的信号干扰,避免了由于路由节点失效导致的网络灾难问题,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网络簇的重建频率,降低簇的维护开销,提高了整个网络的响应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45485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80555.9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开销收敛快的无线传感网分布式平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分簇技术,通过簇头节点执行分布式平均,减少迭代过程中通信开销,并有效提升收敛速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分簇算法进行分簇,节点分为普通节点和簇头节点两类,普通节点确定自己所属的簇和簇头;网内每一个节点对观测对象进行测量,获取测量值并将其当做初步估计值;簇头节点进行簇内数据统计,并计算出簇内初步估计值的总和;(4)簇头节点与周围相邻的簇头节点执行分布式平均算法;(5)簇头节点进行簇内估计值更新操作,完成全网络数据平均值的计算。提供的方法结合传感网的技术特点是通信开销少,收敛速度快并可保证收敛性能,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路数据融合和时间同步。
-
公开(公告)号:CN103914563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57418.3
申请日:2014-04-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5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时空轨迹的模式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的步骤为:A、根据现有的时空点进行数据统计,根据原始信息进行数据预处理,从而生成时空轨迹;B、将生成的时空轨迹进行模式挖掘,所述的挖掘方法在于重新定义了时空相似性的度量方法,将时空相似性演变为时空距离来进行计算;C、时空相似度的特征集只包含时间和空间两个元素;D、沿用PrefixSpan方法,使用步骤B定义的时空相似性,得到频繁项,即用户频繁走动的路线、地点;E、将采集到的信息存储时采用了一种可变换的随机灵活的存储方式,即伪投影的存储方式;F、最后将用本发明所涉及的方法挖掘到的频繁项在系统平台得以展示。本发明采用了PrefixSpan方法的逻辑结构,保证轨迹模式中时空点的有序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420733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110403094.3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L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5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网中实现群体聚集编队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每个传感器节点获取自身所在区域的局部节点分布密度信息;在传感器高密度分布区域选取节点,开启中高速工作模式;每个传感器节点向自身有效通信区域内的其它传感器节点发出汇聚信息,将自身的位置告知它们,并要求它们向自己靠近;每个传感器可以收到多个有效通信范围能够覆盖到自己的其它传感器的汇聚消息和速度矢量,各矢量作向量求和后得到自己下一步运动的速度矢量;根据得到的速度矢量,各个传感器节点演化运动,最终实现传感器节点系统的整体聚集。本发明能够高效地控制实现传感器节点的聚集编队行为,且显著减少长距离通信及聚集时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2395146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10410406.3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多目标点检测的无线传感网感知拓扑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多目标点覆盖调度的角度,以基于仿生算法的多目标点感知覆盖调度算法为基础,提供了一种对多目标点监测感知拓扑构建方法,所述的仿生算法以目标点覆盖率为设计前提,网络能耗均衡为设计目标,并着重考虑目标点重覆盖数据冗余采集的问题。使用仿生学算法最优化算法,以网络的能量方差、目标点覆盖率、活动节点个数为适应度函数的构造参数,计算出合理的活动节点集合,并根据该集合,对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路由进行控制。本发明适用于随机冗余布设的中高速、低功耗混合传感器网络及对应的M2M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111817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110073986.1
申请日:2011-03-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嘉兴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时延约束基于模糊梯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实现方法,包括最近汇聚节点(Sink节点)的选择和梯度的模糊分级实现步骤。本发明针对无线传感网时延约束能量有限,每个传感节点总是沿着基站Sink的方向将数据包传送到它的相邻节点,直到数据到达Sink为止,传感网络经常出现某些节点过早耗尽,其它传感器节点仍有大量的能量剩余的情况,着重考虑节点的路由,平衡各传感节点的能耗,有效提高网络能耗效率、延长网络生存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188825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110457626.1
申请日:2011-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W8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传感网的组网方法,主要是利CSMA、TDMA与多信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依序完成簇头节点及其全局通信时隙的确定、每一个簇中各个簇成员节点及其簇内通信时隙的确定,减少了每一个簇的形成时间,从而实现快速组网,并保证多个簇可以在同一时段内在不同的子信道上通信,互不干扰,减少了全网组网的时间以及每个簇数据传输的延时,而簇成员节点在固定的不同时隙上传数据,不会发生簇内的数据碰撞,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组网方法,能够适用于传感器节点密集分布的无线传感网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684041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510063789.X
申请日:2015-0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持大规模节点应用的实时无线传感网路由方法,采用核心簇头路由机制与平面路由机制结合的方式构建网络,使得路由频率决定与具体的节点无关;节点间采用协同处理策略与能量均衡策略;所述网络根据节点所处的空间密度划分网格,并采取了减少孤点优化措施。本发明减少网络之间分簇路由的信号干扰,避免了由于路由节点失效导致的网络灾难问题,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网络簇的重建频率,降低簇的维护开销,提高了整个网络的响应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21953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128190.X
申请日:2015-03-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L2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围界防入侵的应用重构带状网系统,采用综合应用、网络传输、物理感知三层架构,包括超节点和工作节点两种功能实体,用户通过网络上传新的应用代码到超节点;超节点和工作节点之间采用网络进行通信,超节点包含位于物理感知构架中的网关节点、位于综合应用构架中的控制终端和位于网络传输架构中的骨干网节点,工作节点为分布在多个检测区域的前端监测设备,分为两类:簇头节点和簇成员节点,两者都具有认知能力,能动态感知环境变化和根据环境变化自适应重构节点应用代码的功能;前端监测设备通过网关节点与骨干网节点相连。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系统的工作方法。本发明可以使得传感节点随应用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动态调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