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57953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810035100.6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纸张无损分离与搬运装置,包括机架、纸盘承载运动机构、运动模组、纸张分离机构、纸张吸盘和电机。纸盘承载运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器、链轮、链条、连接块和纸盘,纸盘通过连接块与链条相连可垂直上下运动;纸张分离机构包括气管和软硬度适中的毛刷,毛刷和气流完成对纸张的无损分离;运动模组包括水平运动模组和垂直运动模组,可带动吸盘机构实现水平和垂直移动;吸盘机构包括底盘和上盖,上盖开有方形环槽,与底盘安装后形成方形环腔,吸附不同规格的纸张;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简单方便,保证纸张无损坏吸附和搬运,不变形,通用性好,无需更换吸盘,可满足多种尺寸规格的纸张。
-
公开(公告)号:CN10978051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347469.7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箱体、内管体,所述内管体包括外管和设置在外管内的芯体,所述蒸汽发生器还包括蒸汽利用装置,箱体中加热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出口进入蒸汽利用装置,在蒸汽利用装置中充分换热利用后再循环到水箱;所述的水从水箱通过水泵进入箱体中;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箱体内的水位,所述水位传感器、电加热器、水泵与控制器数据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测量的箱体内的水位自动控制水泵的功率。本发明通过控制水位,避免了水位过高过低造成蒸汽从而造成蒸汽产出率不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780516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346434.1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箱体、内管体,所述内管体包括外管和设置在外管内的芯体,所述蒸汽发生器还包括蒸汽利用装置,箱体中加热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出口进入蒸汽利用装置,在蒸汽利用装置中充分换热利用后再循环到水箱;所述的水从水箱通过水泵进入箱体中;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电加热器与控制器数据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测量的箱体内的水位自动控制电加热器的加热功率。本发明通过水位控制功率,避免了水位过低造成电加热装置的干烧以及因为水位过高而造成的箱体内的水量过大,从而造成蒸汽产出率过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57105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211331027.X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nventor: 马新谋 , 杨福合 , 李郁峰 , 赵永娟 , 张鹏飞 , 刘中柱 , 郭荣 , 田二明 , 常列珍 , 刘彦臣 , 杨京睿 , 李嘉鑫 , 米玉东 , 卫娇娇 , 徐盛利 , 周志东 , 康超
IPC: B60R11/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对接补给方法及控制设备,该方法应用于自动补给装置的控制系统,当确定到达指定位置时,向驱动系统发送启动指令,使得驱动系统驱动连接设备运动,以使连接设备在运动过程中同步带动锁紧机构运动,且在与自动对接连接器对接连接成功时,锁紧机构恰好锁紧箱体框架;当确定未到达指定位置时,向系统控制设备发送警报信号,以使控制设备控制升降机构重新调整,使得自动对接箱体在被升降机构松开后靠自身重力在导向定位组件和导向支撑架的引导下到达指定位置。可见,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控制驱动系统自动实现自动连接器进与连接设备的对接以及通过箱体框架的输送实现待补充物质的自动补充。
-
公开(公告)号:CN11056277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1910888261.4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纸质档案数据采集装置,涉及档案数据采集领域。包括进纸箱、数据采集模块、纸张搬运机械手和出纸箱,且相互独立。进纸箱包括进纸托盘、纸张调整机构和纸张分离机构,出纸箱包括出纸托盘和纸张调整机构,纸张搬运机械手包括搬运机械座、机械伸缩臂、末端搬运杆等,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下玻璃板、上玻璃板、推杆和纸张压紧机构,纸张搬运机械手将纸张从进纸箱搬运到数据采集模块的下玻璃板上,纸张压紧机构压紧纸张,上玻璃板下降压平纸张,上下相机对纸张双面进行拍照采集数据,完成后机械手将纸张搬运到出纸箱,同时将进纸箱的纸张搬运到数据采集模块继续进行数据采集,如此往复。本发明采用模块化操作,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24016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010285474.0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械臂折叠式隧道钻孔设备,该设备的第二电机、第一旋转平台和第二旋转平台安装在所述钻孔支座内;钻孔支座安装在导轨上,并通过传动机构在第一电机作用下带动钻孔支座沿着车体上的纵向导轨移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旋转平台连接,并带动第一旋转平台的伸缩臂在与导轨垂直的方向上以预设角度摆动;伸缩臂的输出端设置有合页连接机构;合页连接机构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旋转平台;第二旋转平台与钻模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在车体到达隧道待打孔的位置处,通过控制控制器,操作本发明实施例的隧道钻孔装置自动在隧道壁上持续长时间、快速地打孔,可见,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钻孔设备能够提高钻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7630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1126280.7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F22B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线均温板蒸汽锅炉,包括上锅筒、下锅筒和连接在上锅筒和下锅筒之间的上升管和下降管,所述上升管内设置从上升管内壁向上升管中心延伸的均温板,所述均温板包括从内壁延伸的第一直线壁和第二直线壁,第一直线壁和第二直线壁朝向流体流动方向延伸,沿着高度方向,上升管内壁设置多个均温板,交点在内壁上的垂点,交点与垂点形成的线是第三线,第一直线壁与内壁的连接点与垂点的距离为H,上升管的内管径为R,距离S采用如下方式设计。本发明通过对均温板的距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实现流体的温度均匀,以实现进一步温度均匀,提高产品使用寿命,避免混合不均匀以及流动阻力增加问题,以达到最优的出口流体均温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60593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1587457.9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nventor: 赵永娟 , 赵淑英 , 张鹏飞 , 常建龙 , 马新谋 , 李郁峰 , 郭荣 , 杨福合 , 刘中柱 , 田二明 , 张钦圭 , 刘彦臣 , 郑比邻 , 张伦 , 张启升 , 王文虎 , 韩冰 , 刘晓勇 , 陈鹏云 , 武新明 , 张丽花 , 张树霞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接机构及自动对接装置,该装置的固定件的转动结构的外侧面设有预设长度的螺旋槽,并以可相对所述定位结构独立的方式置于定位结构内,且定位结构的端部设有定位槽,且内侧面设有导向槽;滑动销的大端部镶嵌在导向槽内,且滑动销贯穿螺旋槽与锁紧钩的直线段端部连接;对接件的对接结构与限位结构之间安装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块,以及,与钩部配合的柱销,且柱销的一端部安装在对接结构上,另一端部安装在定位块上,定位结构内安装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上安装有转动结构,对接件安装在对接体上,且对接体安装在运动平台上。可见,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能够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8240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585942.2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nventor: 刘彦臣 , 郑比邻 , 徐笛 , 张钦圭 , 刘中柱 , 杨福合 , 张伦 , 张启升 , 王文虎 , 韩冰 , 刘晓勇 , 陈鹏云 , 邢新泽 , 武新明 , 张丽花 , 张树霞 , 李郁峰 , 田二明 , 郭荣 , 马新谋 , 张鹏飞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螺旋连接的自动对接装置,该装置的固定件的转动结构的外侧面设有螺旋槽,且以可相对所述定位结构独立的方式置于定位结构内,对接件的对接结构内侧面设有与螺旋槽配合的连接结构,并安装于所述限位结构内,定位结构内安装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上安装有所述转动结构,在对接件上安装的对接体通过锁紧机构锁定安装在运动平台上,旋转机构、锁紧机构和运动平台均用于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对接装置通过控制系统,使转动结构以螺旋连接的方式与限位结构达到固定连接。可见,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能够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76301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1126280.7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F22B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线均温板蒸汽锅炉,包括上锅筒、下锅筒和连接在上锅筒和下锅筒之间的上升管和下降管,所述上升管内设置从上升管内壁向上升管中心延伸的均温板,所述均温板包括从内壁延伸的第一直线壁和第二直线壁,第一直线壁和第二直线壁朝向流体流动方向延伸,沿着高度方向,上升管内壁设置多个均温板,交点在内壁上的垂点,交点与垂点形成的线是第三线,第一直线壁与内壁的连接点与垂点的距离为H,上升管的内管径为R,距离S采用如下方式设计。本发明通过对均温板的距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实现流体的温度均匀,以实现进一步温度均匀,提高产品使用寿命,避免混合不均匀以及流动阻力增加问题,以达到最优的出口流体均温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