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05436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110546528.9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半潜驳上建造运输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的施工结构及方法。本发明通过半潜驳靠泊码头焊接脚手架并进行筒裙施工,半潜驳下沉降低作业高度,基础贝雷架吊挂底板施工,支模进行过渡段施工,基础筒裙焊接浮箱并与半潜驳固定,基础整体运输到施工现场,基础充气上浮与半潜驳分离,基础负压下沉进行自重下沉和负压下沉施工。解决了传统筒型基础制造难度大、运输成本高、下沉安装风险大、大吨位龙门吊倒驳、需要拆除胎架、浮运时稳性不佳等弊端,实现了海上风机筒型基础一体化制造运输安装过程,兼有节省制造场地及吊运费用、消除基础倒驳工期、实现脚手架及浮箱重复利用、提高了基础运输下沉施工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5698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119387.6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与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升压站的线缆布置方法,包括布置集电线路海缆的进线通路、海底送出电缆的出线通路以及海上升压站的各舱室之间的线缆通路;将中压配电舱室和高压配电舱室布置在海上升压站的上部组块的二层,将主变舱室布置在上部组块的一层,在中压配电舱室的下方布置中压电缆舱室以形成上述进线通路,高压配电舱室的下方布置高压电缆舱室以形成上述出线通路;在各辅助生产舱室的底部均对应布置线缆夹层;在各层的运维检修通道的下方均布置该层的线缆夹道,在上部组块中布置线缆竖井间,使中压电缆舱室、高压电缆舱室、线缆竖井间、各线缆夹层和各层的线缆夹道共同形成海上升压站的各舱室之间的线缆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471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11656.1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8/23 , G06F17/18 , G06Q50/06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风能资源互补特性的多区域海上风电场集群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各海上风电场的地理分布对风电场集群范围进行划分,并初步确定可行的若干集群方案;获取各海上风电场的出力数据,进而得到每个集群方案下的风电场群出力数据;对各海上风电场和每个集群方案下的风电场群的出力数据进行模态分解,得到各海上风电场和每个集群方案下的风电场群的出力趋势分量、周期分量及高频分量;根据各海上风电场和每个集群方案下的风电场群的出力趋势分量、周期分量及高频分量评估每个集群方案的海上风电出力各分量互补性;评估每个集群方案的经济性;根据评估结果选择确定最终的集群方案。本发明有效促进海上风电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051780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1910842619.X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21C1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核电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辐射免疫型救援平台,包括通过气动管相连的控制台和执行平台,控制台包括与气动管连接的气源设备及控制气源设备供气的操作模块,执行平台包括行进模块和设在行进模块上的装载平台,装载平台上设有与气动管连接的气动控制模块、接收气动控制模块信号输出的气电转化控制模块及机械操作手。本发明一种地下核电辐射免疫型救援平台,从设计原理上克服强核辐射的影响,增加连续作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1108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598444.0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场多频混合集电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低频汇集片区、工频汇集片区和中频汇集片区,每个所述海上风电片区包括多个风机群。单个风机群包括多组风机,其通过初级汇集线路与海上变电站连接;所述海上变电站通过直流汇集母线连接至海底直流电缆;所述海底直流电缆的另一端与陆上变电站连接。所述初级汇集线路至少包含多条低频汇集线路及其母线、多条工频汇集线路及其母线和多条中频汇集线路及其母线。本发明通过低频汇集增加汇集容量和汇集距离,通过中频汇集减小风机出口变压器体积和重量从而减小风机桩基础成本,能充分利用低频、工频和中频汇集线路的汇集距离将海上变电站选在距离海岸较近的浅海,减小投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60543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546528.9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半潜驳上建造运输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的施工结构及方法。本发明通过半潜驳靠泊码头焊接脚手架并进行筒裙施工,半潜驳下沉降低作业高度,基础贝雷架吊挂底板施工,支模进行过渡段施工,基础筒裙焊接浮箱并与半潜驳固定,基础整体运输到施工现场,基础充气上浮与半潜驳分离,基础负压下沉进行自重下沉和负压下沉施工。解决了传统筒型基础制造难度大、运输成本高、下沉安装风险大、大吨位龙门吊倒驳、需要拆除胎架、浮运时稳性不佳等弊端,实现了海上风机筒型基础一体化制造运输安装过程,兼有节省制造场地及吊运费用、消除基础倒驳工期、实现脚手架及浮箱重复利用、提高了基础运输下沉施工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7857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62360.6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B13/035 , H02B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升压站高压设备连接结构,涉及新能源与电力系统领域。它包括主变进线开关柜,主变压器,GIS设备;主变进线开关柜与主变压器连接;GIS设备伸入主变室内,与主变压器连接;铜管母线包括铜管母线本体和终端;终端包括硅橡胶适配器和母线终端铜触头。本发明主变进线开关柜通过铜管母线与主变压器的低压侧连接,缩短了连接导体的长度,避免了安装电缆时的固定金具过多和电缆弯曲半径过大,难以施工等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主变压器的低压侧相间短路的几率,提高输电可靠性及降低了电能损耗。本发明还涉及这种海上升压站高压设备连接结构的安装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68822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05383.X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B7/06 , H02B13/035 , H02B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海上升压站,该升压站,包括上部组块、导管架结构和桩基础结构,上部组块由一层甲板、二层甲板及顶层甲板分割成两层混合钢结构建筑,分别为第一设备层和第二设备层。将传统底层电缆层优化为35kV电缆夹层室,取消传统设计电缆层,将原电缆层内布置主变压器事故油收集装置,焊接于海上升压站平台底部,将原有海上升压站的三层结构优化为两层。35kV开关柜与主变压器采用铜管母线上进线方式连接,主变压器与GIS设备采用高压油气套管上进线方式连接,进一步提高海上升压站空间利用率,相较于相同装机规模传统海上升压站布置,本发明总面积可缩减为1461平方米,减少约36%,总高度可缩减为13.5m,降低约30.7%。
-
公开(公告)号:CN11670714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10582618.2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储能技术稳定控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励磁侧控制系统。包括柔性励磁系统功率单元、上层控制单元和底层控制单元。选定可反映系统稳定性的输出信号;对待研究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精确反馈线性化;确定扩张状态观测器阶数;将扩张状态观测器输出和跟踪微分器的输出作为输入信号,通过最优控制或极点配置得到中间控制变量;根据精确反馈线性化确定的矩阵及扩张状态观测器观测的扰动信号,得到励磁电压和注入无功的控制指令值;经过斩波控制和dq解耦控制使得系统实际输出跟踪指令值。可有效提升压缩空气储能励磁系统的抗扰动能力、鲁棒性和稳定控制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其在新能源并网系统辅助服务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61449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0297367.9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配置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抽蓄灌溉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首先调研获取电网第二天的风力、日照强度和常规负荷用电功率,建立环境因子多维度影响约束,计算得到风电发电功率和光电发电功率,预测计算第二天的灌溉用水量;继而,分析抽蓄灌溉系统的运行特性,建立抽蓄灌溉系统的运行模型,构建常规发电机组运行模型和电网功率平衡约束;在上述基础上,以系统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对抽蓄灌溉系统进行运行控制。本发明的运行控制方法充分考虑了风力和日照强度气象因子对光伏发电、风电、灌溉用水量以及常规发电机组的多维度影响,显著提高了系统运行经济性,在工程应用方面也具有丰富的参考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