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系统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30073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410108831.0

    申请日:2014-03-21

    Abstract: 一种离合器系统,包括:包含膜片弹簧的离合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离合器分离与接合的离合器操纵机构;所述离合器操纵机构包括:引导套,具有用于容纳变速箱输入轴的通孔;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引导套外的分离轴承;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引导套外的环形活塞,用于驱使所述分离轴承的内圈沿离合器轴向移动;所述分离轴承、引导套的端部、活塞的端部均位于所述膜片弹簧的轴向内侧;所述离合器系统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在离合器接合状态下与所述分离轴承的外圈、膜片弹簧抗扭配合,且在离合器分离状态下带动所述外圈与膜片弹簧内端沿离合器轴向同步移动。解决了现有离合器系统在离合器轴向上占用了较大空间,导致整个离合器系统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一种密封放气阀门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421442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310390908.3

    申请日:2013-08-30

    Inventor: 黄超 高志川

    Abstract: 一种可旋转开启的密封放气阀门,其包括密封阀体和放气阀,所述密封阀体和放气阀截面呈圆形,所述密封阀体套在放气阀外部,放气阀可在其内部转动,密封阀体底面中心设有第二放气孔,其内部底面有与第二放气孔连通的凹陷槽,凹陷槽的内侧壁与第二放气孔的距离不均,所述放气阀顶端设有偏心的第一放气孔,所述第一放气孔离第二放气孔的径向距离大于所述凹陷槽的内侧壁与第二放气孔的最小距离,并且小于所述凹陷槽的内侧壁与第二放气孔的最大距离,放气功能开启与关闭通过密封阀体与放气阀之间位置变化来实现,与密封效果的实现相对独立,在实现密封效果的同时也无需额外工具来控制放气开关。

    轮毂驱动器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02288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610202345.4

    申请日:2016-04-01

    Inventor: 黄超 姜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1/0094 H02K11/02

    Abstract: 一种轮毂驱动器,包括:内设有壳体的轮辋,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和旋转变压器,所述电机具有用于与电机转子固定连接的转子支架,所述旋转变压器具有同轴套设的旋变定子和旋变转子;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外的旋变空间,所述旋变空间位于所述壳体的轴向一侧,所述旋转变压器设于所述旋变空间中;所述旋变转子与所述转子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旋变定子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本发明将旋转变压器与电机分别置于不同的空间中,改变了现有将旋转变压器设置于电机腔中的设置方式,从而可以减弱甚至消除电机与旋转变压器之间的电磁干扰,保证轮毂驱动器的工作性能。

    强制空气冷却机构、轮毂驱动单元及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5082980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162918.6

    申请日:2014-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强制空气冷却机构、轮毂驱动单元及电动汽车。该机构包括中空主体和盖板,主体沿轴向在一端与盖板连接,另一端安装在驱动单元的外壳的外部上,在主体内设有压缩空气流动通道,主体和盖板限定压缩空气腔室,且主体在所述另一端附近的周向表面上设有具有用于气流导向的弯曲凸出表面的凸出部,其与盖板之间限定通向外界的间隙,压缩空气腔室与该间隙及压缩空气流动通道连通。驱动单元包括上述机构,盖板与轮毂形成环状喇叭口空腔,引导周围更多空气流入。电动汽车包括上述驱动单元。根据本发明,驱动单元的冷却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与采用液体冷却系统的驱动单元相比,整个系统的功率/扭矩密度能够达到高水平,而没有任何重量和成本的增加。

    花键机构及电桥驱动系统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726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1141833.5

    申请日:2023-09-0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花键机构及电桥驱动系统。在该花键机构中,包括组装在一起的第一多齿件、第二多齿件和多个减振套。第一多齿件的第一键齿与第二多齿件的第二键齿实现齿啮合。减振套具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减振部以及由刚性材料制成的骨架,骨架埋入对应的减振部中。每个减振套安装于对应的第一键齿,使得两个减振部分别位于第一键齿的周向两侧,由此第二键齿能够抵靠减振部。这样,当包括上述花键机构的电桥驱动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二键齿与第一键齿之间产生的振动能量和冲击能量至少部分地被包括骨架的减振部吸收,从而降低花键机构的振动和噪声,进而改善整个电桥驱动系统的NVH性能。

    汽车及电轴驱动系统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7241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1811231110.3

    申请日:2018-10-2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轴驱动系统,包括:变速箱,包括第一齿轮和行星齿轮装置,行星齿轮装置包括行星齿轮,太阳轮,第一齿轮和太阳轮通过连接轴连接,且第一齿轮、太阳轮和连接轴一体成型,太阳轮和行星齿轮啮合;支撑板,固定于变速箱的壳体上,支撑板位于太阳轮的轮盘和第一齿轮的轮盘之间;差速器,差速器的壳体的第一端与行星齿轮装置的行星架一体成型;第一齿轮和行星齿轮装置共同支撑于变速箱的壳体及支撑板上,差速器的壳体的第二端支撑于变速箱的壳体上。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及电轴驱动系统保证了整个电轴驱动系统的传动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电轴驱动系统的NVH控制性能。

    电桥驱动系统及车辆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913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64770.8

    申请日:2023-05-18

    Inventor: 刘磊 黄超 朱迪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桥驱动系统及车辆。在该电桥驱动系统中,包括电机、双离合器和两个行星排,双离合器和两个行星排与电机的转子在轴向上完全错开。双离合器包括两个离合单元,电机的转子与一个行星排的太阳轮经由一个离合单元受控传动联接,电机的转子与另一个行星排的太阳轮经由另一个离合单元受控传动联接,两个行星排的行星轮架用于向电桥驱动系统的外部传递扭矩。这样,本申请的电桥驱动系统的结构相对简单且拆装更方便,能够有效避免电桥驱动系统的其它部件对电机的径向尺寸造成不利影响,此外还改善了包括该电桥驱动系统的车辆在车轮打滑状态下的脱困性能。

    用于机动车的电动车桥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67425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910202499.7

    申请日:2019-03-11

    Inventor: 俞正才 张仁 黄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电动车桥,其包括:减速器和差速器,减速器包括输入轴,减速器通过输入轴接收输入的驱动转矩并且使驱动转矩增大后输出到差速器;减速器包括第一行星传动装置和第二行星传动装置,第一行星传动装置被构造为用于从输入轴接收驱动转矩并且输出到第二行星传动装置;第一行星传动装置包括太阳轮、第一行星轮以及第一齿圈,第一齿圈包括内齿和外齿;第二行星传动装置包括第二行星轮和行星架;第一齿圈通过其外齿与第二行星轮啮合,从而使得第一行星传动装置和第二行星传动装置传动连接,并且,行星架与差速器传动连接。

    车辆用动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46132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027626.6

    申请日:2022-01-1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用动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和车辆。该车辆用动力系统通过控制三个离合单元的接合和分离,能够使两个动力源分别驱动不同的车轮或者驱动同一车轮。当驱动不同的车轮时,实现了扭矩矢量分配模式,当驱动同一车轮时,实现了功率汇流模式。进而,与其它具有更多部件的车辆用动力系统相比,本申请的车辆用动力系统能够实现同样的功能,并且具有结构简单,重量低,占用空间小,成本低及可靠性高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