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60852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56724.7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23C9/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C9/1234 , A23Y2220/35 , A23Y222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混合水牛乳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利用鼠李糖乳杆菌CGMCC NO.5519和发酵乳杆菌CGMCC NO.8874作为发酵剂,用于混合发酵水牛乳的制备。本发明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CGMCC NO.5519和发酵乳杆菌CGMCC NO.8874以1:1(v/v)的比例混合作为发酵剂,原料乳组成为水牛乳与牛乳混合比例为10%-30%:90%-70%,发酵制备的发酵混合水牛乳不仅风味良好,且组织状态极为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505320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53213.1
申请日:2015-09-0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23C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高品质发酵驼乳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植物乳杆菌Grx16(Lactobacillus plantarum Grx16)并组合其他菌株作为发酵剂,制备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发酵驼乳。特别是植物乳杆菌Grx16、干酪乳杆菌grx12、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grx33和发酵乳杆菌grx07以1:1:1:1(v/v)的比例混合作为发酵剂,发酵制备的发酵驼乳不仅风味良好,且后酸化较弱,同时具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还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血脂水平,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
-
公开(公告)号:CN106880024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710126808.8
申请日:2017-03-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23L27/30 , A23L33/105 , A23L3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低能量复合甜味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天然低能量复合甜味料,是用甜味植物浸提液与甜菊糖苷、甘草甜素、木糖醇、赤藓糖醇及脱盐乳清粉混合制备而成,其中甜味植物浸提液为甘草浸提液与罗汉果浸提液以任意比例混合制成。本发明基于甜味植物的浸提液,经过科学复配,可以应用于食品加工中,部分或全部取代蔗糖,制成低糖或无糖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6544300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611035826.7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发酵果蔬专用乳酸菌组合及发酵剂制备,该乳酸菌组合为植物乳杆菌grx15(Lactobacillus plantarum grx15);发酵乳杆菌grx07(Lactobacillus fermentum grx07)和grx19(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rx19)以1:1:1(v/v)的比例混合。本发明对筛选获得的益生菌进行混合发酵及高密度增殖研究,制备发酵剂,用于发酵果蔬。发现混合乳酸菌经过优化的培养基培养,不仅能显著提高发酵液的活菌数,同时对其生长速率的促进也更加明显。另外,采用食品级材料制备的泡菜种子培养基,廉价易得、食用安全,对人体无害,将其应用于发酵果蔬,能确保纯种发酵产品的快速成熟、风味良好,易于消费者接受。
-
-
公开(公告)号:CN104255931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410543578.1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23C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鹰嘴豆乳饮料及其制备,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本发明方法是:将鹰嘴豆经炒制粉碎后,所得豆粉与水按1:7‑1:11(w/w)的比例混合后,在75‑80℃糊化35‑45min,添加液化酶在90‑95℃液化35‑45min,添加糖化酶在60‑65℃糖化8‑10h,经过滤后得鹰嘴豆乳基料,再经调制,均质,灭菌后制备而成的鹰嘴豆乳饮料。本发明通过研究鹰嘴豆全豆在糊化、液化与糖化过程中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影响,使所所制备的豆乳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到最高。并利用其他常规方法,添加蔗糖、稳定剂,经均质、灭菌、灌装等工艺,可制备具有良好功能特性的鹰嘴豆乳饮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72254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35827.1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Y2220/35 , A23Y2220/67 , A23Y222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天然发酵莲藕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莲藕清洗干净后,切片或整段,添加天然添加物,利用混合乳酸菌发酵剂发酵制备制得产品。本发明利用筛选获得的益生菌高活菌数发酵剂,由植物乳杆菌grx15混合其他乳酸菌构成,发酵的莲藕泡菜不仅风味良好,且低盐、低亚硝酸盐、低生物胺含量,绿色健康、食用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6544300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1035826.7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发酵果蔬专用乳酸菌组合及发酵剂制备,该乳酸菌组合为植物乳杆菌grx15(Lactobacillus plantarum grx15);发酵乳杆菌grx07(Lactobacillus fermentum grx07)和grx19(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rx19)以1:1:1(v/v)的比例混合。本发明对筛选获得的益生菌进行混合发酵及高密度增殖研究,制备发酵剂,用于发酵果蔬。发现混合乳酸菌经过优化的培养基培养,不仅能显著提高发酵液的活菌数,同时对其生长速率的促进也更加明显。另外,采用食品级材料制备的泡菜种子培养基,廉价易得、食用安全,对人体无害,将其应用于发酵果蔬,能确保纯种发酵产品的快速成熟、风味良好,易于消费者接受。
-
公开(公告)号:CN104255931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43578.1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23C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鹰嘴豆乳饮料及其制备,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本发明方法是:将鹰嘴豆经炒制粉碎后,所得豆粉与水按1:7-1:11(w/w)的比例混合后,在75-80℃糊化35-45min,添加液化酶在90-95℃液化35-45min,添加糖化酶在60-65℃糖化8-10h,经过滤后得鹰嘴豆乳基料,再经调制,均质,灭菌后制备而成的鹰嘴豆乳饮料。本发明通过研究鹰嘴豆全豆在糊化、液化与糖化过程中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影响,使所所制备的豆乳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到最高。并利用其他常规方法,添加蔗糖、稳定剂,经均质、灭菌、灌装等工艺,可制备具有良好功能特性的鹰嘴豆乳饮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