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2605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73051.4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 海南艾斯卓普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K35/62 , A61L2/12 , B01D11/02 , A61P7/02 , A61P25/00 , A61P9/10 , A61P3/06 , A61P29/00 , A61P13/12 , A61P4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蛭药材的微波辐照灭菌及蜗牛酶辅助罐组动态逆流提取方法及用途,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提取方法采用蜗牛酶‑NaCl酶降解溶剂系统、罐组动态逆流提取、高速离心、Al2O3陶瓷膜分离、喷雾干燥技术提取水蛭溶栓有效组分,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水蛭溶栓有效组分提取工艺效率不高的问题,对水蛭中的溶栓有效组分进行富集,可提高有效成分收率,减少活性组分损失,缩短生产周期,通过与传统提取溶剂及传统提取方式对比,本发明可明显提高水蛭中溶栓活性多肽组分的提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3322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746129.6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气囊结构的软体仿生机器人及其中间连接模块,本发明涉及仿生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软体机器人制作复杂,弯曲能力差,运动模式单一,同时现有的多模块软体机器人一般采用多气路进行充放气,气路的拖拽会对机器人的运动产生影响的问题。一种基于气囊结构的软体仿生机器人包括中间连接模块和四个软体模块,中间连接模块的两端分别各连接有两个软体模块,两个软体模块上下相背向固接,软体模块为中空壳体结构,软体模块的内部设有封闭腔室,中间连接模块上侧进出气管道的进出气端口与相邻上部软体模块的封闭腔室相连通,中间连接模块下侧进出气管道的进出气端口与相邻下部软体模块的封闭腔室相连通。本发明用于仿生机器人。
-
公开(公告)号:CN11376538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941870.9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包含双向三端口DC/DC变换器的低电压穿越装置及控制方法,属于变换器和电机控制领域,是针对抽水蓄能机组出现电压降低的情况下保持并网的问题所提出。本发明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开关管Q1、开关管Q2、开关管Q3、整流二极管D4、整流二极管D5、整流二极管D6、整流二极管D7和电感L。采用附加超级电容的双向三端口结构,双向形式能将能量回馈至超级电容中;三端口结构可以使得最低端口电压对应的开关单元保持直通,任意时刻仅有两个单元高频开关工作;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充放电速度快、单位时间释放能量更多。本发明通过该方案,减少发电系统并网次数,减少对电网的冲击,延长抽水蓄能机组故障耐受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87848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910168009.6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B60T8/172 , B60T8/1755 , B60T8/1763
Abstract: 一种电动汽车摩擦系数预测模式切换再生制动控制方法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包括将车轮与整车状态及制动意图输入到模糊规则库中;以纵向检测速度vx、制动转矩TBrake为输入,以摩擦系数μjs为目标输出的系数测算模糊控制模型对摩擦系数进行预测;根据控制规则输出指令发送到制动系统中,经过处理后驱动执行机构;在摩擦系数合理范围内进行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当摩擦系数偏低且低于摩擦系数安全限值μThld时,切换控制模式利用修正摩擦系数神经网络控制器对摩擦系数预测值补偿Δμ,增加摩擦制动力,重新分配摩擦制动力和再生制动力份额;本发明有效减小制动距离,降低由于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低所引起的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29842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30037.5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2M3/1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燃料电池高增益DC-DC变换器,属于新能源汽车DC-DC变换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燃料电池汽车用非隔离DC-DC变换器拓扑不能同时兼顾高增益和低器件电压应力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开关管Q1、开关管Q2、开关管Q3、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感L;本申请提出的DC-DC变换器拓扑基于开关电感和开关电容网络,在实现高增益的同时,保证电路中所有功率半导体器件和电容的电压应力不超过输出电压的一半,有利于器件选型,使用器件较少,克服了电路复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22460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627628.7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三绕组耦合电感的高增益Boost变换器及其工作方法,包括Boost升压单元、辅助升压单元、倍压单元和低纹波单元,Boost升压单元包括一次绕组、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和串联连接的第四电容与第五电容,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一绕组的异名端,一次绕组的同名端分别连接第一开关管的漏极和第二开关管的源极,第一开关管的源极和第二开关管的漏极分别接在第五电容的两端,电源的负极与第一开关管的源极建立连接;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Boost变换器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051663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114856.1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LabVIEW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测试平台,包括:电力测功机、测功机控制器、PCI‑1723数据采集卡、上位机测试系统以及待测动力系统;所述电力测功机用于模拟不同行驶条件下驱动电机所受负载阻力;所述测功机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力测功机;所述上位机测试系统用于控制测试平台设备运行以及获取待测动力系统的测试数据;所述PCI‑1723数据采集卡用于向待测动力系统中的驱动电机控制器传递控制信号。本发明以模拟电压形式直接向待测动力系统中的驱动电机控制器传递控制信号,不需要人为或辅助机械模拟驾驶行为对加速踏板以及制动踏板进行操作产生控制信号,不仅简化了测试设备,并且能够提高测试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313450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63216.2
申请日:2013-06-2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5B6/04
Abstract: 超高频大功率感应加热电源,属于开关电源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高频感应加热电源对于负载两端电压和电流的相位锁定准确度低和功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电压信号检测及相位处理电路输出的电压相位信号经电压相位信号隔离电路后送至处理器,电流检测电路将采集到的电流信号经电流信号滤波电路后,分别发送至电流信号相位处理电路和电流幅值处理电路,电流信号相位处理电路输出的电流相位信号经电流相位信号隔离电路后,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接收到电流相位信号和电压相位信号后,通过模糊PID控制策略,调整输出PWM开关频率和占空比,来达到减小电压和电流相位差,并且达到控制功率的目的,本发明主要应用在开关电源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22717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37913.9
申请日:2024-03-0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ESP32的DSP远程固件更新方法。包括:利用ESP32作为服务器节点,无需物理接线,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DSP设备的远程升级。ESP32大容量的Flash用于存储旧版固件和升级固件,对于小容量的DSP也可以随意进行版本的切换。网页端可以实时观察到升级情况,及时捕捉升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且由于固件存储在ESP32的Flash中,所以当烧写失败后,可以再次进行烧录,确保升级过程的完整执行。本发明有效提高了DSP远程升级的灵活性,允许在难以物理接线访问的环境中远程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15252820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899697.5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 黑龙江华弘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K47/69 , A61K33/242 , A61K47/62 , A61P35/00 ,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纳米金的具有双靶向功能和聚集诱导发光新型MOF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MOF材料的制备:称取0.80~0.90g的HDBB和0.45~0.55g的硝酸铈铵投入到四氟乙烯反应釜内,加入20~30mL的DMF和10~15mL甲酸溶液,充分搅拌至溶液澄清后,在90~120℃恒温加热条件下反应至少24h,待反应完成冷却至室温后,洗涤,冻干,得到黄色固体粉末,即MOF材料,待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制备方法获得的新型MOF复合材料在制备治疗脑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MOF材料的高孔隙率、低细胞毒性特点,实现纳米金的高效负载和肿瘤靶向精准转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