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目标进化方法的多弹协同航路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36604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110265464.1

    申请日:2011-0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进化方法的多弹协同航路计算方法,属于任务规划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对导弹航路进行编码并定义导弹的机动特性、对规划区域进行建模、生成航路初始种群、对航路初始种群进行进化操作产生新一代航路种群、对新一代航路种群进行评价,航路集合Q、对种群间的航路集合Q进行进化操作得到新一代航路集合Q′、得到新一代航路集合Q′进行评价、判断是否满足协同条件等几个步骤。本发明摒弃了传统针对单一的一枚导弹进行航路规划模式,而是对多弹进行协同规划。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多弹之间的空间冲突关系和攻击到达时间关系,有利于实现同时对多个敌方目标进行设定时间攻击、对某个敌方目标进行饱和攻击等,提高攻击效率。

    一种GPS/北斗系统双模测时完好性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81167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210450203.1

    申请日:2012-11-12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一种测时完好性监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户位置未知的情况下应用于测时服务GPS/北斗系统双模测时完好性监测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双模卫星导航接收机的GPS/北斗双模观测量;建立基于GPS系统误差时和北斗系统误差时的线性模型;统一标准差;获取钟差估计值;计算测时完好性风险;检测当前调节因子τ是否能够满足当前完好性要求;完成钟差估计;遍历调节因子。本发明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伪距观测量,获得关于用户钟差的冗余估计值,由于用户钟漂与钟差之间的线性关系,使该方法能够直接检测用户端的异常钟漂,也就是间接监测用户端钟差,提高了监测性能。

    具有低电压报警及温度实时监测的车载人员定位标签

    公开(公告)号:CN103034898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12367.2

    申请日:2012-12-04

    Abstract: 具有低电压报警及温度实时监测的车载人员定位标签,属于物流管理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采用GPS定位的射频标签无法实现室内等封闭空间的精确定位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发射端和接收节点,发射端和接收节点之间通过无线射频通信,发射端包括温度监测模块、发射端单片机、发射端射频电路、发射端电源和发射端低电压报警电路,温度监测模块监测温度信号给发射端单片机,并通过发射端射频电路以无线射频的方式发射数据,接收节点包括串口通信电路、接收端单片机、接收端射频电路、接收端电源和接收端低电压报警电路,接收端射频电路通过无线射频与发射端射频电路进行通信,并将接收的数据通过接收端单片机和串口通信电路发送给上位机。

    GPS接收机射频前端和基带处理的反馈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96080B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010565656.X

    申请日:2010-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GPS接收机射频前端和基带处理的反馈控制装置及方法。在将射频前端中频数字信号送入基带处理的前向通路上,设置一个根据捕获结果和载噪比估计值调节射频前端采样频率的反馈回路;捕获结果、载噪比估计模块将通过基带处理部分得到的捕获卫星数量,以及捕获载噪比信息,送入到协调控制装置,同时计算合适的采样频率,频率生成装置则应用FPGA和其它可编程控制平台中编写的倍频和分频程序生成所需要的采样频率,将该频率送入射频前端。通过从基带处理部分得到的卫星信号捕获结果和载噪比估计值,调整射频前端ADC的采样频率,进而影响输入到基带处理部分的中频数字信号的数据率和载噪比。

    一种基于频率可调的GPS接收机信号捕获反馈回路及捕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80986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49953.5

    申请日:2012-05-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根据信噪比结果协调控制输入信号频率的GPS接收机信号捕获反馈回路,还涉及该反馈回路使用的信号捕获方法。本发明包括:输入数据预处理装置将信号进行输入捕获预处理后传送给信号捕获装置进行捕获,捕获结果、载噪比估计装置计算信号的载噪比,输入数据预处理装置根据捕获结果、载噪比估计装置计算的结果调整信号频率并重新传递给输入数据预处理装置进行输入捕获预处理。本发明能够根据输出的信号载噪比情况实时地制定预处理策略,使其满足捕获性能的基本要求,进而最大化地降低捕获流程所耗费的资源,减轻系统运算负担。

    一种卫星导航应用终端多重故障激励完好性测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022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30148.8

    申请日:2025-0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星导航应用终端多重故障激励完好性测评方法,包括:依据风险源故障模式发生概率确定所需激励的风险源故障模式;将完好性风险指标转换成等效漏检率指标,确定在测试样本中的每个故障模式发生概率;基于最差故障准则确定最差故障幅值;依据所述等效漏检率指标构建I/II类错误概率评估模型来量化评估置信度;依据I/II类错误概率评估模型确定所需采集的测试样本数量以及评估检验门限,在全球范围随机选取多个测试地点,确定每个测试站点的测试样本数量,在每个测试地点使用的测试样本中注入最差故障;收集卫星导航应用终端产生的测试样本并评估卫星导航应用终端完好性风险是否符合预期。

    一种接收机矢量跟踪的反馈实现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82817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343206.4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收机矢量跟踪的反馈实现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首先在ARM端进行EKF处理和提取参与计算NCO调整量数据;在ARM端进行数据编码;进行ARM与FPGA的数据通信;在FPGA端完成任意时刻的卫星位置速度计算和码/载波NCO调整量计算;在FPGA端利用NCO调整量生成新的测距码和载波参与跟踪运算。如果新生成的测距码和载波不能使卫星跟踪成功,则将跟踪运算结果传递给ARM端,进行新一轮的EKF,完成新一轮数据的更新迭代,重复执行步骤以上步骤,完成反馈闭环;如果新生成的测距码和载波能使卫星跟踪成功,则可以停止迭代,输出结果。本发明可以进行矢量跟踪的并行高精度计算和对硬件设计矢量跟踪环路反馈调整,增加执行效率,提高处理速度。

    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Massive MIMO信道容量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77553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0947706.2

    申请日:2024-07-16

    Abstract: 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Massive MIMO信道容量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用以解决传统的信道容量优化方法无法最大化提升信道容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包括:首先建立基于智能反射面的Massive MIMO信道容量模型,然后将使得信道容量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利用量子水黾算法对所述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获得最优量子位置。本发明通过使用量子水黾算法这种全新的设计算法,凭借更高的搜索精度和搜索速度的显著优势,实现了对信道容量的智能联合配置,极大地提升了基于智能反射面的Massive MIMO信道容量。

    基于GNSS服务信息增强的导航信息解构重编码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50886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211115177.7

    申请日:2022-09-14

    Abstract: 基于GNSS服务信息增强的导航信息解构重编码方法及装置,涉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于与生命安全相关的导航应用,需要系统端提供增强数据的完好性信息;且目前为止,尚无开放的、行业公认的标准支持PPP‑RTK应用所需的最低带宽需求,同时为与生命安全相关的导航应用提供完好性信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基于GNSS服务信息增强的导航信息解构重编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对所述导航信息的GNSS服务信息数据进行增强;步骤2:对增强后的GNSS服务信息进行格式压缩以及宽带优化;步骤3:输出步骤2的处理结果,作为重编码结果。适合应用于生命安全相关的导航的研究中,还可应用于海上导航的信息的处理中。

    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无线携能通信能效提升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775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47704.3

    申请日:2024-07-16

    Abstract: 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无线携能通信能效提升方法及系统,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用以解决传统的接收功率优化方法无法最大化提升接收总功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包括:建立基于智能反射面的无线携能通信能量收集接收器接收总功率模型;将使得能量收集接收器接收总功率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利用量子蜜獾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具体包括:初始化量子蜜獾算法参数;更新量子蜜獾种群中的最优量子位置;确定量子蜜獾饥饿率;对目标适应度函数评估寻找更优量子位置;当迭代次数大于等于预设最大迭代次数时停止迭代,输出量子蜜獾全局最优量子位置,根据映射规则得到位置并返回最优适应度值。本发明实现了对能量收集接收器的智能联合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