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组垂直磁化空间永磁阵列的大型精密隔微振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1926748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28381.0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基于多组垂直磁化空间永磁阵列的大型精密隔微振阻尼器属于精密隔振技术领域,内磁阵列与外磁阵列利用四列由多层阵列排布、相邻层间垂直磁化的等横截面立方永磁体在导体板周围形成了高磁密励磁磁场,当导体板相对内磁阵列、外磁阵列运动时,激发出强涡流效应从而产生高阻尼特性。垂直磁化空间永磁阵列的设计增强了磁通变化量与涡流密度,大幅提升了阻尼力,加速了振动能量的衰减效率,为大型超精密制造、尖端科研实验等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确保了高端装备的稳定性。

    一种偏置式冗余空间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0718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75137.3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一种偏置式冗余空间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方法,涉及一种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方法。首先在共形空间中建立冗余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根据连续路径跟踪运动中某一路径点的末端位姿信息和上一路径点对应的逆运动学求解过程求取冗余参数,进而求解该路径点下的各关节位置信息,最后将关节点依次连线得到臂杆信息,根据臂杆变化情况计算关节旋转角。在执行连续路径跟踪的任务时能够充分利用冗余特性,有助于在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的无数解中结合实际任务选取合适构型,具有良好的快速性和鲁棒性。

    一种用于空间大范围作业可再生机器人的机电快换接口

    公开(公告)号:CN11498654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393978.3

    申请日:2022-04-14

    Abstract: 一种用于空间大范围作业可再生机器人的机电快换接口,属于空间在轨建造机器人技术领域。大程度提升了空间机器人的环境适应能力、硬件容错能力、大范围精准移动能力、功能多样性。该接口,包括对接机构、锁紧机构及电气模块;所述对接机构为分体式对接结构,对接机构的两分体通过锁紧机构锁定为一体或者分离为两部分,电气模块安装在对接机构上。本发明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大容差、高连接精度、高连接强度的优点,并且结构简单、功能可靠,大程度提升了空间机器人的环境适应能力、硬件容错能力、大范围精准移动能力、功能多样性。

    一种面向在轨操作的机器人末端执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4939876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471340.7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一种面向在轨操作的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涉及一种末端执行器。基座底部固定安装座,内部同轴固定空间凸轮,空间凸轮侧壁加工三条轨道槽,包括一体连通的底端滚子收放槽、中间曲线导向槽及顶端倾斜滑移槽,内环套装在空间凸轮外部,内环内壁底部固定三个滑动滚子并分别伸入三条轨道槽内,内环外壁顶部设置四个凸缘一,外环套装在内环外部,外环内壁沿设置四条竖向滑槽,内环外壁底部设置四个滑块分别与四条竖向滑槽滑动配合,容差环固定在基座槽口顶部,容差环顶端设置四个插接凸块,顶部中间位置为尖端而两侧为竖直配合面,驱动机构驱动外环进行旋转。操作过程稳定,结构更加简化,有助于提高操作精度和控制整体质量。

    基于混合信息输入网络模型的未知物体抓取位姿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80856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810139292.5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基于混合信息输入网络模型的未知物体抓取位姿估计方法,属于机器人自主抓取领域。本发明为了实现机器人对未知物体的快速、有效抓取。对训练图像数据集中的图像混合信息进行预处理;构建基于混合信息输入的信息融合机制,并搭建神经网络模型;对包含混合信息融合机制的网络模型参数进行训练,获得优化后的混合信息输入网络模型;利用基于RGB‑D图像的物体分割技术实现对传感器采集到的场景图像进行可抓取物体分割;利用基于反馈信息的候选区域生成机制,搜索获得物体上的最佳抓取区域;利用深度信息估计机器人在最佳抓取区域的抓取位置和抓取姿态,进而获得抓取物体时的抓取位姿。该方法有利于机器人快速、准确地实现对未知物体的自主抓取。

    基于激光投影的肌电实时操作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315479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549624.2

    申请日:2017-07-06

    Abstract: 基于激光投影的肌电实时操作装置,属于肌电人机交互领域,解决了现有肌电实时操作设备不具备建立人体肌电信号与关节姿态信息之间的匹配关系的功能的问题。所述装置:关节姿态信息转换单元将操作者腕关节的姿态信息转换为激光光标在屏幕上的位置信息。关节姿态分析子单元根据图像采集子单元发来的屏幕图像,得到该图像中的激光光标对应的关节姿态信息,当该信息正确时,将其发送至肌电信号与关节姿态匹配子单元。肌电信号采集单元在操作者腕关节的活动过程中,采集其前臂的表面肌电信号,在对该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将其发送至肌电信号与关节姿态匹配子单元。肌电信号与关节姿态匹配子单元保存其接收到肌电信号与关节姿态信息的匹配关系。

    一种基于加速度动态配置的空间机器人抖动抑制轨迹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70019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213614.8

    申请日:2014-05-20

    Abstract: 一种基于加速度动态配置的空间机器人抖动抑制轨迹规划方法,属于机器人抖动抑制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机器人系统容易产生残余抖动,跟踪精度不高,导致机器人无法精确定位;机器人运行不平稳;时延造成的机器人执行任务时间的延长;计算量大,对机器人控制器运算能力要求高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根据输入的期望位移及最大加速度限幅预估轨迹段的最小执行周期;根据计算的最小执行周期及给定的轨迹周期确定最终的轨迹周期;根据机器人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和机器人关节刚度参数计算在初始关节角度确定的构型下的机器人系统最低阶的抖动周期;根据轨迹周期,加速时间及抖动周期选择相应的轨迹规划方式。本发明适用于机器人的抖动抑制领域。

    具有二次驱动功能的主动式锚固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174137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10108199.5

    申请日:2013-03-29

    Abstract: 具有二次驱动功能的主动式锚固机构,它涉及一种主动式锚固机构。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锚固机构中锚尖不可变形导致打入介质后锚固力较小的问题。阶梯推杆的大端与活塞固接,倒锥设置在锚尖内且与阶梯推杆的小端相邻设置,锚固爪固定在阶梯推杆的小端上,每个张开翼通过一个张开翼销安装在锚尖的大端上,多个张开翼呈星形设置;止推端盖螺纹连接在膨胀缸的下端,减振垫设置在止推端盖的上端面上,活塞体位于膨胀缸内且与其滑动连接,活塞体上沿活塞体径向均布加工有多个盲孔,火工接头上设置有火工装置,膨胀缸上端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限位环;锚固单元的燃烧室外壁与膨胀缸端盖内壁滑动连接。本发明用于微重力环境下着陆器及仪器设备锚固。

    一种基于加速度动态配置的空间机器人抖动抑制轨迹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70019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13614.8

    申请日:2014-05-20

    Abstract: 一种基于加速度动态配置的空间机器人抖动抑制轨迹规划方法,属于机器人抖动抑制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机器人系统容易产生残余抖动,跟踪精度不高,导致机器人无法精确定位;机器人运行不平稳;时延造成的机器人执行任务时间的延长;计算量大,对机器人控制器运算能力要求高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根据输入的期望位移及最大加速度限幅预估轨迹段的最小执行周期;根据计算的最小执行周期及给定的轨迹周期确定最终的轨迹周期;根据机器人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和机器人关节刚度参数计算在初始关节角度确定的构型下的机器人系统最低阶的抖动周期;根据轨迹周期,加速时间及抖动周期选择相应的轨迹规划方式。本发明适用于机器人的抖动抑制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