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23076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510422051.8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8 , G01N3/068 , G01N3/20 , G01N3/22 , G01N3/42 , G01N2203/0026 , G01N2203/0226 , G01N2203/0441 , G01N2203/0641 , G01N2203/06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载荷多物理场耦合服役条件下材料原位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精密科学仪器领域。由精密六自由度复合载荷加载模块、精密扭转模块、精密压痕模块、夹具模块、控制模块组成,共同作用完成复合载荷多物理场耦合实验,并集成了数字散斑应变测量及红外热成像模块、显微镜观测模块,对复合载荷多物理场加载过程中材料变形行为、损伤机制现象进行原位观测及定量表征。优点在于:可实现复合载荷的加载,开展如“悬臂式纯弯曲、悬臂式拉伸/压缩‑扭转、悬臂式弯曲‑扭转”等新型加载方式。利用氮化硅陶瓷加热片、帕尔贴片、电流加载实现冷/热‑电等多物理场的模拟,为接近服役条件下材料微观力学性能测试提供重要的革新的试验测试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913974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238751.1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材料微观力学性能双轴拉伸‑疲劳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属于精密科学仪器领域。测试方法通过对试件施加正交的拉伸载荷,使试件在一个平面上存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应力,同时在拉伸载荷的基础上还可以对试件施加疲劳载荷,用于研究不同载荷形式及载荷大小情况下材料的微观力学性能。系统由精密加载‑传动单元、疲劳单元、力学和变形信号检测单元、试件夹持单元等部分组成。优点在于:测试系统结构新颖紧凑,可以分别实现单轴拉伸测试、双轴拉伸测试、单轴拉伸‑疲劳测试、双轴拉伸‑疲劳测试,与光学显微镜有良好的兼容性,可动态研究拉伸‑疲劳载荷作用情况下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与变形损伤机制的相关性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4697872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510012892.1
申请日:2015-01-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3/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调温式高真空低温微纳米压痕测试方法与装置,属于精密科学仪器领域。X向精密调整模块用以调整压入点的位置,通过Z向精密压入驱动模块实现精密压入,通过位移信号和力信号精密检测模块对压入位移信号和力信号进行精密检测;变温载物平台与低温恒温器相连,以实现对样品的接触调温。与定制真空箱集成,可实现真空环境下样品温度在77K~500K连续变化时的微纳米压痕测试,解决了低温微纳米压痕测试中的精确变温、隔热、精密检测等问题,填补了传统微纳米压痕仪在低温环境下的改变环境温度的压痕测试技术的空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体积小、响应快、定位精确,能够实现精确变温控温、位移载荷信号的精密检测、微观精密压入。
-
公开(公告)号:CN10489746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53407.X
申请日:2015-05-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载荷耦合加载的试件夹具及其多物理场耦合加载方法,属于材料微观力学性能测试领域。通过在夹具上加工凹槽,试件置入凹槽后通过压板压紧,实现夹具向试件施加拉伸、弯曲、扭转等机械载荷。通过氮化硅加热片与试件接触进行传导加热,并通过热电偶实现温度反馈,实现对被测样品施加热场加载。通过向试件通入可控电流实现对试件样品的电场加载。通过两个磁感应线圈,实现对被测样品的磁场加载。结构简单紧凑、方法科学合理、性能稳定可靠,可实现对被测样品材料的大范围温度加载、精确的电流加载以及可控的磁场加载,能够为材料试验提供更接近服役条件下的复合载荷加载及热场、电场和磁场的模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320015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42000.4
申请日:2014-10-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2N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多自由度精密压电驱动装置,属于精密加工领域。由转子和定子组成。定子分为一、二、三层并通过柔性铰链形成整体式结构,内封装有薄壁柔性铰链、旋转驱动机构和直线驱动机构。基于尺蠖运动原理,该装置通过压电叠堆的正向推理作用、柔性铰链的反向弹力作用以及柔性铰链的箝位作用,实现转子的步进正、反双向360°连续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该压电驱动装置的优点在于:结构紧凑,小巧、位移控制精度高、响应快、驱动功率低、工作频率宽、效益高等。本发明可应用于超精密加工机床、微机电系统、精密光学、航空航天和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794007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87117.3
申请日:2012-08-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3B69/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动式搏击健身器,其包括机械部分;机械部分由右臂、左臂、右腿、左腿、身体与支架总成组成。身体包括身体骨架、2号传感器、3号传感器与显示屏。显示屏安装在身体骨架中的铁板上,2号传感器与3号传感器安装在身体骨架的1号横梁上;右臂通过右臂齿条轨道、3号电动推杆与右臂支架安装在身体骨架的右肩部分,左臂通过左臂齿条轨道、2号电动推杆与左臂齿轮轴安装在身体骨架的左肩部分,右腿通过5号电动推杆与右腿轴安装在身体骨架底层铁板的右端,左腿通过左腿轴承、左腿齿条轨道与7号电动推杆安装在身体骨架底层铁板的左端。身体通过身体骨架底层铁板上的腰轴通孔与支架总成中的身体转动机构和支架总成中的支架转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29123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31555.2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的载货汽车外廓尺寸测量方法,属于车辆检测技术领域,采用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的方式,获取原始目标车辆点云,通过统计滤波及主成分分析等点云处理算法获得完成目标车辆点云,实现对车辆外廓尺寸的自动检测。本发明通过采用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的方式进行车辆外廓尺寸测量,具备便携性、灵活性等特点,有效解决了传统检测方法检测地点不灵活、占用场地成本较高、无法实现流动检测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71621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1111930.3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S17/931 , G01S7/481 , G06K9/62 , G06T7/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障碍物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智能车环感系统技术领域。该路面障碍物检测方法根据第一CCD相机的脉冲序列控制第一激光器第二激光器的开启与关闭,提高有效探测距离,降低结构光光源的平均输出功耗;对来自第一CCD相机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帧数据进行差运算后得到第一黑白图像;对来自第二CCD相机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帧数据进行差运算后得到第二黑白图像;对第一黑白图像和第二黑白图像进行差运算后得到结构光条图像,克服交通行驶中环境光对结构光光条提取的干扰,提高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05820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293838.4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3B21/008 , A63B2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孕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产科护理用产妇体能恢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杆,所述传动齿杆的侧面啮合连接有承接齿轮,所述承接齿轮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充气杆,所述阻挡斜块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承接板,所述变形气囊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承接气管,所述弧形杆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集气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堵气块。该产科护理用产妇体能恢复训练装置,通过传动齿杆与挤压板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在孕妇锻炼时,精准控制孕妇运动量在达到锻炼效果的同时不会出现运动过渡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64160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110001689.X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H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骨科助行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方便骨科患者助行使用的骨科护理助行器,包括助行机构所述助行机构顶部的外侧设有握把,握把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柱,活动柱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夹接板,夹接板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铰接板。该方便骨科患者助行使用的骨科护理助行器,通过触头和半圆套分离的运动,会使触头和半圆套推动连杆向外侧运动,从而使连杆推动中环以及横杆向外侧运动,使控制活塞在活动仓的内部进行上下往复运动,进而使空气被灌入吸压器和挤压块的内部,进而使挤压块膨胀对底柱进行固定,从而使助行机构的偏倒运动被缓冲,进而使患者的使用状态更加地稳定,从而减少了患者的二次偏倒伤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