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二甲酸-乳酸-二元醇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0468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10246872.6

    申请日:2014-0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呋喃二甲酸-乳酸-二元醇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采用乳酸聚合制备低聚乳酸,然后采用呋喃二甲酸与二元醇制备呋喃二甲酸二元醇酯,最后将低聚乳酸与呋喃二甲酸二元醇酯进行共聚,获得目标产物呋喃二甲酸-乳酸-二元醇共聚物。该系列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为10-90℃,重均分子量为5000-150000。使用该方法获得的共聚物可以完全降解,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良好,在可降解塑料、可降解纤维、农用地膜、药物可控释放载体等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氨基硅烷化磁性纳米粒子共固定化漆酶和介体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11175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80214.0

    申请日:2015-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硅烷化磁性纳米粒子共固定化漆酶和介体系统及其制备方法,该系统是将漆酶和介体共同固定化在氨基硅烷化磁性纳米粒子上。在Fe2+和Fe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制得Fe3O4纳米粒子;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其进行修饰获得表面氨基化的磁性纳米粒子;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将磁性纳米粒子表面的部分氨基接枝4-NH2-TEMPO,得到接枝了介体TEMPO的纳米粒子;最后加入到漆酶溶液中,经戊二醛交联固定化漆酶得到。本发明首次将漆酶与介体共固定于磁性载体上,通过外部磁场可将酶与介体便捷的回收并重复使用,从而提高了酶的利用率,降低成本。

    一种微通道反应器连续合成N-氨甲酰谷氨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0163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10244413.4

    申请日:2014-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通道反应器连续合成N-氨甲酰谷氨酸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谷氨酸钠溶液和尿素溶液,谷氨酸钠溶液的浓度为200~700g/L,尿素溶液的浓度为300~1000g/L;(2)将谷氨酸钠溶液和尿素溶液按照体积流量比1∶0.2~2.0分别泵入微通道反应器中,依次经过微通道反应器内串联的反应器I和反应器II,反应器I和反应器II内停留总时间为10~95min,反应器I的温度为100~150℃,反应器II的温度为100~150℃;(3)微通道反应器出料通过盐析和精制后得到N-氨甲酰谷氨酸成品。本发明反应迅速,高效混合,转化率高,副产物少,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应用。

    利用模拟移动床分离提纯L-鸟氨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74935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0910264563.0

    申请日:2009-1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领域,公开了利用模拟移动床分离提纯L-鸟氨酸的方法。该方法是将L-鸟氨酸发酵液首先利用超滤法去除菌体及固形物;再将料液进入模拟移动床系统吸附、洗杂、洗脱L-鸟氨酸、收集洗脱液及柱子再生;收集的洗脱液经浓缩、脱色、盐酸调节pH4.5-5.0、结晶、干燥得到L-鸟氨酸盐酸盐晶体。采用本方法分离提纯的L-鸟氨酸得率高,纯度高,成本低,环保,适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立式厌氧反应器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81159B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810155164.6

    申请日:2008-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厌氧反应器,立式厌氧反应器主要由进料口(1)、反应器底板(2)、反应器筒体(3)、锥形挡流圈(4)、集气罩(5)、推流器(6)、溢流槽(7)、锥形集渣器(8)、导流筒(9)、导流筒锥形导流器(10)、底板锥形导流器(11)、加热保温层(12)、生物燃气出气口(13)、出料口(14)和排泥口(15)组成。本发明可解决高固物料在厌氧发酵过程中存在的浮渣、沉渣混合、破壳及物料体系混合等问题,可提高高固物料的产气率,具有节能、高效、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点。

    沼气发酵和自养型淡水微藻培养的耦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85075B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810024252.2

    申请日:2008-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和新技术能源领域,公开一种沼气发酵和自养型淡水微藻培养的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沼气发酵和自养型淡水微藻光合培养同时进行的方法,包括沼气的发酵、沼液的处理、自养型淡水微藻的接种和沼气的引入、自养型淡水微藻培养控制、自养型淡水微藻细胞的收获。本发明采用沼气发酵过程和光合自养型淡水微藻培养相偶联的方法,以沼液作为自养型淡水微藻培养的培养基,沼气中的CO2作为自养型淡水微藻培养所需的CO2来源,大大降低了自养型淡水微藻的生产成本,又解决了沼气的净化和沼液的后处理问题。

    一株海因酶和氨甲酰水解酶产生菌、双酶基因及制备L-氨基酸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215533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710191968.7

    申请日:2007-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同时产海因酶和L-N-氨甲酰水解酶的新微生物Bacillus fordii MH602菌株、该菌株所产的海因酶和L-N-氨甲酰水解酶基因、以及利用该菌株制备系列光学纯L-氨基酸的应用。Bacillus fordii MH602菌株产生的海因酶和L-N-氨甲酰水解酶能克服目前生物转化DL-5-取代海因或N-氨甲酰氨基酸制备L-氨基酸过程中海因酶和L-N-氨甲酰水解酶的活性和热稳定性较差的缺点,且均具有广泛的底物谱,可催化多种底物,且对芳香簇海因有较好的底物选择性,对于用发酵法或化学合成法难以生产的天然氨基酸和非蛋白氨基酸而言,而利用Bacillus fordii MH602在L-氨基酸制备的应用操作简单、稳定、重复性好,实现了L-氨基酸稳定、价廉地生产,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一种生产L-苯丙氨酸基因工程菌及构建方法和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757737A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200510040802.6

    申请日:2005-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L-苯丙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及构建方法和生产应用。该菌种由转氨酶基因与组成型启动子连接,插入载体而构建的组成型表达质粒,在合适的宿主菌中转化而得。采用表达高活性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基因工程菌转化苯丙酮酸制备L-苯丙氨酸,摩尔转化率可达65-85%。采用表达高活性天冬氨酸转氨酶和烯醇式磷酸丙酮酸羧激酶的基因工程菌转化苯丙酮酸制备L-苯丙氨酸,摩尔转化率可达80-95%。菌体培养条件简单,活性稳定,不需要诱导物IPTG及辅酶磷酸吡哆醛,利于产业化大规模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